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兰明 《山西科技》2008,(3):170-172
作为利用低温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技术,热泵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热泵技术近期的发展和在利用各种低温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为节能研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青 《吉林工学院学报》2007,28(Z1):146-149
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的融合构建,替代传统石化燃料,实现节能减排。采用最新传热技术,创新装备,融合地能、太阳能、余热资源和蓄能技术等多能源形式,构建新型复合能源与建筑集成供热供冷系统,达到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3.
玉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云帆  王蓓 《甘肃科技》2010,26(5):88-89
介绍了玉门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阐述了玉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类型,分析了节能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得出了玉门市可再生能源应用具有示范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山东科学》2014,(4):F0003-F0003
山东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于2002年通过验收并对外开放。实验室以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生物质能转化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先进清洁燃料、工业节能及相关环境保护、工业过程控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及优势的研究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5.
地源热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即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太阳能技术也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量大,资源丰富,绿色环保。如果两种能源能够联合使用,这样能互相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被动式建筑是当今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主流。本文针对新疆严寒地区气候特征和地域特点,基于被动式技术设计对新疆石河子地区农宅进行节能设计,得到节能农宅的设计方案从而达到节约传统能源的目的。本文提出的节能农宅设计方案主要结合被动式太阳能空调系统的优点,利用被动式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并设置地下室被动地利用地热能;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建设场地、住宅平面布局、太阳能光热和地热资源利用以及外窗的被动式设计,提出2种节能农宅被动式设计方案。节能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案的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贡献率均已超过50%,被动式太阳房节能率均能达到60%以上。这2种设计方案推广应用性强,能为新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绿色节能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和碳足迹分析法,提出了碳值的概念,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碳值分析方法,并建立相关系统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如CO2回收期、产出投入能值率、CO2减排能值转换率,这些指标可以全面的评价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在节能和减排方面的能力,并应用此方法对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减碳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光伏利用潜力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风能是一种没有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发电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措施,也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介绍了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应用的必要性及油田风网互补智能控制技术、工作原理、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对奥地利首个绿色生态示范办公建筑一维也纳ENERGYbase大楼设计理念、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生态技术设计手段进行了介绍,以使国内建筑师对欧洲生态节能建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黄文 《科技资讯》2010,(8):75-75,77
地源热泵技术凭借节能环保的功能造福于民,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是良好的地源热泵载体,为发展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根据地源热泵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和市场规模小的问题,借鉴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探讨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1.
综述国内外近海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以单一的近海可再生能源为对象的开发利用中存在能源利用率低、装置可靠性差等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近海风电、波浪能发电和潮流能发电,研究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的新思路。在综合发电系统的构建、系统建模以及含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场电网的网源协调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并讨论了具体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开采,能源危机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而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采用的是洁净的可再生的地热能及太阳能,是一项以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任冬法 《科技信息》2008,(1):122-123
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开发新能源,研究新的节能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也给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电力行业的能耗变化,分析了节能的效果。研究表明,电力行业节能途径可分发电电网两方面。关停小火电机组减少供电能耗和线损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是提高节能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电网是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等有机结合并接入到电网中的技术。微电网一般接入到配电系统中,既可与电网联网运行,也可在电网故障或需要时与主网断开单独运行。为适应节能减排、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更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针对直流微电网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我国电网国情以及政策导向,研究提出了具有简单易用、可操作性强的直流微电网解决方案。从而将直流微电网技术在更广阔使用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利用粉煤灰,生产出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产品,减少粉煤灰污染环境,根据对粉煤灰研究由原是一种废弃物,可改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如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理过程还可以成为一种商品,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应用过程表明: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可实现对大用灰量项目的推广应用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相结合,为逐步实现了工程化、产业化发展的格局提供了依据,既节能降耗,又节约土地,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量输出随机性的问题,开展其集成利用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空间梯度分布特征、工程利用因素与多能互补发电装备多样性,分析了太阳能、风能、波浪能及潮流能利用原理,提出了由能量获取、能量合成、电能转换以及储存方式组成的四阶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通过能量获取技术、能量合成技术、能量稳态控制技术与电能储存技术4个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多能互补集成利用系统的稳态高效电能输出.研究结果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新技术和新装置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可再生能源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分布广泛,永续、洁净而且几乎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发展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不仅孕育着巨大的潜在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而且是维持技术优势、抢先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深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节能产业实力强,市场优势突出,发展可再生能源独具优势,可以从法律、管理、融资、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出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启示持续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是世界整体趋势,这是战略问题。当前,各国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列为21世纪能源发展的基本选择。世界能源委…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越来越清楚认识能源危机对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提出了提高用能效率,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业的节能受到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探索高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完成相关政策的定量评价,基于陕西省统计年鉴,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建立了包含终端能源需求、能源加工转换、资源供应及温室气体排放4模块的陕西省LEAP模型。在对陕西省未来人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政策情景下未来陕西省的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做出了预测,完成了相关政策的定量评价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陕西省的能源消耗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有所降低,在所建立的节能减排综合情景下,2030年陕西省一次能源消耗量与基准情景相比可望降低20.35%,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降低27.29%;从节能减排技术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从用能部门来看,工业、交通及发电部门贡献水平最高。总体来说,陕西省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