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氧对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影响的研究,得出氧在高温氧化物超导体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Ⅰ是影响起导体的晶体结构;Ⅱ是影响载流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高温超导体因其丰富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30余年来凝聚态物理学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之一.探索和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并以此建立非常规高温超导电性的物理机制是超导物理学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本文从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现状和瓶颈出发,介绍基于异质外延薄膜高温超导电性的原子尺度研究,阐述近年来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高温超导薄膜制备和量子调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在外延薄膜超导特性表征方面,着重介绍基于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对超导层的原子尺度研究.在新型高温超导体探索方面,主要介绍基于异质外延薄膜界面超导体系的构筑.本文侧重于展示实验设计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对高温超导电性微观机制的理解,力图以此启发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3.
高温超导电性与价层轨道平均能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各种类型的氧化铜的高温超导电性与原子价导轨道能的关系,发现在60种氧化铜超导体中,不能是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价导轨道平均能的平均值或阳离子的价层轨道平均能的平均值与阴离子的价导轨道平均能的平均值之差都集中的在一个狭窄的范围,显,然超导电性与原子价层轨道能之间的这种关系将有助于了解晶格上电子的静电作用与超导机理之间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掺Pb和不掺Pb的Bi-Ca-Sr-Cu-O体系中高温超导电性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体系组成、制备条件、物相与超导电性的关系。在合适的制备条件下,Bi-Pb-Ca-Sr-Cu-O体系中所形成的T_(ce)为103K的物相,除个别衍射峰外,几乎与纯铋系的4334相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徐涤  李晓贤 《江西科学》1992,10(3):143-146
报道了采用固态反应方法制备Sm-Ba-Cu-O和Eu-Ba-Cu-O体系超导体块状样品的工艺、高温超导电性测量、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金属氢     
本文主要介绍1935年以来对金属氢的相变、结构和高温超导电性的理论研究以及近年来采用静态法和动态法压缩氢的实验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7.
Bi(Ph,M)SrCaCuO体系的掺杂效应卢亚锋,辛绵荣,罗长勋(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西安n0062;第一作者,男,30岁,助教)元素掺杂是探索高温超导电性机理和材料物理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在Pb部分替换Bi的基础上,分别用Sb,Sn,In作...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作为一种重要的谱学研究手段,在高温超导体的机理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家族的发现以及基于强磁场下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相关高温超导方面的核磁共振研究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这些工作对高温超导电性的机理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就核磁共振技术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和铁基高温超导体这两大类高温超导材料中的若干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一个有针对性的概述和梳理,希望对后续高温超导电性的机理研究以及材料探索能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探讨了 YBa_2Cu_3O_(7-y)(y=0.19)正交相中CuO_3链的存在在对决定其高温超导电性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uO_3链的存在有助于增大晶格振动德拜频率 W_D、Fermi 面电子态密度 N(e)及电一声子相互作用能,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了造成正交相和四方相 YBa_2Cu_3O_(7-y)超导体超导电性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元素、合金和化合物,特别是高温氧化物超导材料的一些新的实验结果,重新分析了Matthias经验规律.发现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发生超导电性的峰值出现在平均价电子数为2,5和7处,A-15化合物、碳和氨化合物超导转变温度的峰值出现在5和7处.对于分析Chevrel硫化物和氧化物超导体的特性,合理的方法是计算其平均化合价,二者Tc的峰值在2附近,处于同一区.  相似文献   

11.
报导以低品位Er_2O_3(纯度91%)为原料,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Er-Ba-Cu-O体系超导体大块样品的工艺、高温超导电性测量、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超导体的双体结构模型、A15化合物超导体的结构特征,分析了A15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机理,肯定了A15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取决于构成超导体的1-ω部分的A元素和ω部分B元素的性质特征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双体结构中元素A、B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对超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73年以来,对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几乎停顿不前.Bednorz和Mulle在La—Ba—Cu—O系中高于30K超导电性的发现迅速改变了这种局面。以后的发展近乎日新月异。赵忠贤等首先报道了在Y—Ba—Cu—O体系中发现高于液氮温度(77K)的超导电性并公布了材料组分。接着C.W.Chu等在Y—Ba—Cu—O多相氧化物超导体中得到了高于90K的的超导电性。最近,更多的研究组在单相YBa_2Cu_3O_(9~-y)氧化物超导体中发现了高于90K超导电性。我们在研制单相YBa_2Cu_2O_(9~-y)超导材料过程中发现,制备条件对超导性质的影响很大。我们选用分析纯钇钡铜的氧化物或碳酸盐。阳离子配比为Y∶B∶Cu=1∶2∶3。在玛瑙研钵里充分研磨以后,在管式炉内900—1100℃通氧烧结12—24小时。冷却速率对超导性质的影响是显著的。缓慢(超过6小时)冷却到室温可得到零电阻温度高于90K的超导电性,如图1所示。快速冷却的零电阻温度低于77K,如图2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BW2型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装置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在仪器手动测试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处理等功能,不仅完善了该实验装置,而且提高了测试精度,通过该系统,学生不仅能动手操作了解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的全过程,而且能够再现实验过程,有利于高温超导电性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123相YBa2-xSrxCu3O7-δ(YBCO)和掺Sr的YBa2-xSrxCu3O7-δ系列超导样品.利用四端引线电阻法测量样品的电阻温度曲线,得到Sr元素替代Ba位时超导转变温度Tc降低且Tc随掺杂量单调变化,从实验上验证了CuO2面的耦合可能是维持高温超导电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BCS理论对于超导体电声耦合组成库珀对解释超导电性的基础上,从MgB2能带结构出发,通过紧束缚近似理论对其的详细计算和系统分析,比较合理的解释了MgB2的超导电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Tb的价态分析,我们认为Tb在Y1-xTbxBa2Cu3O7+σ中的价态是+4价,由Tb的价态和电子构型,讨论了Tb对YBCO超导电性的影响,找出了Tb对Y1-xTbxBa2Cu3O7+σ超导电性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电子间在有效排斥互作用下的超导电性.发现当能带宽度W>Ec,o()时,存在电子对;当W<Ec,o时,电子对消失.从而认为在电子对消失的区域,描写超导电性的应该是某种准粒子对,而不是电子对.  相似文献   

19.
超电导性研究,自发现掺杂碱金属的C60具有超导性后,又开拓出新领域,本从超导电性的发现,特性,微观BCS理论入手,讨论了C60掺杂物超导电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电声子机制能否形成高温超导电性,是超导理论和材料研究的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以Ginzburg原理、Eniashberg方程讨论了在不同的关联态下,电声子形成高的超导转变温度的特征,并以超导材料的本征结构特征讨论了高T_c铜氧化物超导体的结构对高T_c产生的特征。得出:传统电声子理论中对超导材料T_c的值的无特定的限制性,用超导材料的双体结构的物理模型讨论,得出了超导电性机理的电声子机制能形成高的超导转变温度。进一步对高T_c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的电声子的特性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