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夜深了,一轮明月悬在墨蓝色的夜幕中,她温柔地将几近透明的轻纱披在大地上、房屋上……似乎万物都笼罩在这一片清辉中。 我默默地站在窗口,望着那空中的明月,望着那清幽的月光,耳畔仿佛又响起那爽朗的笑声…… 记得也是一个月夜,爷爷猝然长逝,带着对亲人和人世间的留恋,去了一个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  相似文献   

2.
正寄托着人类无数的情感的月球!在科学家眼中也是写满宇宙信息的载体。"举头观明月,低头思故乡。"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就有着特殊的情感,她对我们来说,象征着团员和美好!每到中秋佳节,抬头看一眼天上的明月,忆起儿时老人口中讲述的与月亮有关的美丽传说:"嫦娥奔  相似文献   

3.
<正>如此多的创新,让大家对嫦娥四号在月背上即将开展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对中国接下来的探月工程与深空探测也充满了期待。皎皎明月,濯濯其光。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天上那一轮明月留下了太多的精神烙印,绵延传承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传统不胜枚举,甚至那古老的劳作历法也依照月亮运行的周期进行计算。而在2019年的新年里,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来说可谓捷报连连,皎月背面的倩影更是清  相似文献   

4.
皓月高悬,皎光如水。古往今来,天上那时亏时盈的月亮,引发人们浮想联翩。唐朝大诗人李白自称"月奴",写下了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吟月诗句。实际上,古今中外,有关月亮的美丽神话、奇特习俗和动人诗篇,洋洋大观。自从人类登上月球,采集到月岩标本,明月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但月亮与人依依不舍、左右常随的可亲情景,常常令人感到神秘。撩开上古的月神崇拜和星相学的迷信面纱,月亮与人体之间的许多复杂的联系,仍然是有待科学去揭示的未解之谜。月亮与生物繁衍人类对月神崇拜的古老传统,不仅和  相似文献   

5.
月亮为证     
由于月球的特殊位置,过去,“困在”地球上的人们每每仰望明月时,便生出许许多多的遐想。人们的心里话往往要在月明星稀的时候对着月亮倾诉一番,以月传情。最为典型的是,千百年来,月老一直见证着人类美好的爱情,以至于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传世不绝。  相似文献   

6.
<正>中秋夜,皓月当空,让人诗兴大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小土豆把苏轼、李白都"请来"了。土豆妈在一旁接上:"‘月宫一号’拟重霄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蟾宫乐悠悠。""老妈改写名句了。"小土豆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然后又奇怪地问,"嗯?‘月宫一号’,哪来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7.
李春玉 《科技信息》2011,(5):240-240,229
唐诗中有一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月"。此"月"字,从字面看特指"月亮",也不尽然,透过高空中的云层,寻找月亮的影子,我们总能感觉到古人通过写月亮想要诉说什么。为什么古人写诗喜用"月"烘托情感呢?透过月亮我们又可读到什么?细读之下,发现古人写诗喜用"月"烘托情感,透过月亮我们可以读到的那份浓浓乡情、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游子漂泊天涯时深深的孤独感,几千年来一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8.
<正> 天阶夜色如银白。忆嫦娥、寂寞孤洁。登铁塔、觉似游蟾宫,竟未见、伐桂声色。吴刚醒悟下天阙。誓还个、大干春色。洗青山,织绿被,扫纤尘,强胜是、长生九劫。 [点评:刘敬娟]诗人夜登大庆电视塔,望着眼底美丽的油城夜景,仿佛置身仙境,展开遐想的翅膀,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月宫。月宫虽美,也比不上人间的景色美。美丽  相似文献   

9.
中国早期的月神话主要集中在西母、嫦娥、蟾蜍等记载中,东汉时期开始出现"月宫"说。随着佛教影响的深入,许多释氏经典对月中宫殿的周详描述,促进了此传说的进一步丰富。"月宫"一词渗入文学,使得佛教净土思想与道家仙境说相结合,原本苍凉的月亮有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许多文体籍以演绎种种故事。可以说,佛教通过语汇介入与想象的注入,丰富了中国的月宫传说。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31日这天,朋友圈被月亮照片刷屏了。有人说这是百年不遇的超级蓝月亮,还奇怪为什么蓝月亮不是蓝色的。有的摄影师为了表示是蓝月亮,干脆在后期加工中让月亮带上一大片蓝色。也有人说这是百年不遇的血月,不吉利,预示着天下要大乱,说上一次发生血月还是清朝时,天下就乱了。这些说法都不准确。1月31日的月亮应该叫"超级蓝血月"。"超  相似文献   

11.
炸月行动     
什么?要摧毁月亮?……在毁月与留月之间,科学界分为两大派,日夜争吵,争论不休,但问题总得有个结果,让我们看看作为最高领导人的你,最终做出了怎样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写作题目] 在诸多星球中,月亮是最能够撩拨人们情怀的奇物天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千里寄相思”……千百年来,人们望月生情、以月传情,传着很多神话故事,也留下很多睿语佳句。请以“月亮”为话题,选择适合自己言情写志或记事明理的表达方式,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月31日这天,朋友圈被月亮照片刷屏了。有人说这是百年不遇的超级蓝月亮,还奇怪为什么蓝月亮不是蓝色的。有的摄影师为了表示是蓝月亮,干脆在后期加工中让月亮带上一大片蓝色。也有人说这是百年不遇的血月,不吉利,预示着天下要大乱,说上一次发生血月还是清朝时,天下就乱了。这些说法都不准确。1月31日的月亮应该叫"超级蓝血月"。"超级""蓝""血",这三者缺一不  相似文献   

14.
瘦驼 《青年科学》2008,(Z1):10-10
"嫦娥一号"终于发回了首张月面照片。当然,那张照片上并没有嫦娥,也并不像网友的PS之作那样,趴着一只"华南虎"。月亮上一片死寂,发现任何生物的机会几乎等于零。不过,其实在与之远隔38万千米的地球上,倒有一批生物实实在在地受着月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18日前后,中国的"嫦娥绕月探测工程"将令世界注目,满载着十几亿人希望和梦想的嫦娥一号卫星将发射升空……月亮,四月的月亮,因为有中国人的观望,会不会更加的明亮?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几千年前屈原对天的询问至今还在耳畔回想,月亮的魅力不光是撒向地球的那一片清辉,它给地球人一个圆,地球人就在这里面想像了几千年。古代的嫦娥离家出走奔向了它的怀抱,现在的"嫦娥"又要乘坐科学的飞船前往!  相似文献   

16.
正五月:"月宫一号"试验成功、发现禽流感重症化生物标志物、阿里巴巴提交IPO招股书、最小体积全自主计算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观察一:"月宫一号"试验成功二、主要内容5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综合舱内,走出3名科研人员,至此,他们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105天的科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全称为"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试验装置",它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  相似文献   

17.
正"请你连续说十遍‘太阳’。""太阳,太阳,太阳……""再连续说十遍‘月亮’。""月亮,月亮,月亮……""再说十遍‘月亮’吧!""后羿射的是什么?""月亮。"这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思维游戏,总是有些人在瞬间给出一个可笑的答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谁"动"了我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正"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这一首《把酒问月》道出了古人对天上这一轮明月的美好憧憬。只是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上不但没有宫殿楼阁,更没有嫦娥和玉兔。不过不要失望,如今,我国的航天科学家们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将"嫦娥"和"玉兔"送上月球,让皎洁的银月不再寂寞。  相似文献   

19.
<正>"我,爱祖国,爱航天,爱北航,爱团队,自愿作为'月宫365'舱内实验志愿者。"7月9日上午9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换班仪式上,即将入舱换班的第二组4名志愿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月宫365"实验共有8名舱内实验志愿者,他们分2组、3班轮  相似文献   

20.
《科技知识动漫》2010,(5):28-29
每当我们举头望明月之时,总不禁自问:这美丽的天体是哪里来的呢?尽管我们从小都听过许许多多有关月亮的传说,但我们心里清楚,神话终究不能取代科学。那么,月亮起源的科学解释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