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更引起了主观世界的思维革命。首先探究了从数到大数据的演变源流,以哲学方法分析了近些年来大数据热潮的成因,分别是:信息科学提供质料、新方法论作为形式、政产学研施以动力以及社会进步构成目标。进而从数据思维的应用局限、数据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以及技术的"双刃"效应与伦理问题等方面对大数据热潮作了审视。  相似文献   

2.
利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科学知识图谱,基于CSSCI(1998-2008)收录的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三大核心期刊数据,借助于改进的Bibexcel计量软件,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共被引等几个指标分别绘制了科学知识图谱。从图谱中快速了解到,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形成了以山西大学郭贵春等为代表的一些主要群体,以科学技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话题,以国外经典学术著作为学科研究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基础,其整个原理体系以探讨万物的本原为核心。一条路线从物质性方面展开;另一条路线从非物质性即形式方面展开。在古希腊独特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数学现念。为其自然哲学之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整个原理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4.
五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主旨是回顾500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并展望它的未来。16至17世纪是科学革命的时代。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环境下,通过复活古希腊科学传统,理论思维与工匠实践相结合新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被创立。这不仅为自然理论和技术原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为革准备了思想武器。18世纪是技术机械化和人类理性化的世纪。由于牛顿科学思想和洛克哲学思想的传播,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和德国的哲学革命相继发生。这些  相似文献   

5.
关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科学哲学家们大多是从科学史出发,讨论集中在科学史对科学哲学的意义上.本文立足于科学哲学,从科学哲学各个时期研究主题及问题的转换来分析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意义.逻辑经验主义对知识的结构学分析,为科学历史的动态研究奠定了基础.历史主义学派以科学进步问题为核心的研究,提出了科学活动和科学成就的发展单元,关注理论之间的关系,倡导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联合.科学合理性的研究,为科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了规范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布加耶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是莫斯科大学哲学与数学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数学研究中针对"分析学"中的连续函数思想,提出了一种"算术学"的间断函数思想,并形成他的"算术化"数学哲学和"进化单子论"哲学思想,为数学和力学后续发展中的稳定性理论、动力系统理论、分岔和突变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原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古希腊自然哲学为科学的产生提供哲学基础和前提以及思想资源着眼,深入全面探究它的哲学和科学底蕴。本文揭示,它为科学提供了一套奠基性的原理,以物质本原为出发点,实体为核心,展开成自然类,形式和还原。  相似文献   

8.
古代希腊自然哲学体系以"实体"为核心展开,同时也包含着"关系"思想的萌芽。它包括"始基"本原说、自然类观念、形式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等,呈现出严密的逻辑关系。无论是近代经典科学的"实体"问题,还是当今系统科学的"关系"问题,在古希腊就已经提出。它不仅为中世纪及近现代的哲学研究开辟了道路,而且为近代产生的——作为研究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第一届国际科学哲学史大会算起,科学哲学史的学科性质就备受关注。科学哲学史不是科学思想史,也不是科学哲学的流派史。与传统科学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相比,科学哲学史主张恢复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关联。这门新学科主要研究科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想演化,也就是科学与哲学的融合、冲突与新的融合的思想轮回。借鉴库恩的思想,我们把科学与哲学的这种融合称为科学-哲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哲学史也就是科学-哲学共同体因共识而形成、因科学革命而断裂、再因科学促进哲学变革的思想演化过程。从科学哲学史角度看,科学与哲学是连续知识谱系的两极,科学哲学应该是经验性与超验性的统一,知识与智慧的统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我们的结论是,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总有其哲学观念;任何一种哲学观念,总有其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莱布尼茨创立了与当时渐居主导地位的机械论相对立、以单子为基本范畴的有机论哲学。莱布尼茨的单子有机论并非是毫无根据的玄想,而是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显微生物学的发展是十七世纪生物学的突出成就,莱布尼茨正是在吸纳显微生物学新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单子有机论。单子哲学不仅有着显微生物学基础,而且还蕴涵着与后来生物学发展成果相契合的重要思想。从生物学角度透视单子哲学,不仅有助于理解这一玄奥的理论,而且对当代哲学乃至科学的发展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哲学的学科建设尚在起步、创设,但历史先于历史学,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哲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科学文化哲学的重要基础工作就是追溯科学文化、科学文化哲学的历史根源及其演变,厘清科学文化的哲学思想脉络,坚实科学文化哲学的历史根基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玻耳兹曼的生平、主要科学成就、科学思想及哲学思想;揭示了存在于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的内在张力;反映了科学家为捍卫和辩护科学信念而展开的哲学争论的深层本质。文章指出,玻耳兹曼是一位深受哲学困扰的物理学家,他毕生对原子论的辩护,对墒与几率等概念的理解,不仅奠定了统计力学的基础,推动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而且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既是他的量子力学哲学的核心,也是他的建构经验论的科学思想基础。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的一般解释理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模态解释的意义等四个层次较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伽利略通过消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不同质的对立进而从物理学的数学分析中达到他的原子论思想。伽利略的原子论消除了天上与地上物质性的差异,使天文学上的物理陈述与数学陈述达成一致,为哥白尼天文学革命的实现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同时,也为以数学和实验方法为特征的近代科学奠定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理学革命是哲人科学家的科学与哲学相互激荡的结果。一方面,哲人科学家的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层面上推动了物理学的范式转变。另一方面,现代物理学革命将哲学置于同时代的科学与思想的最高峰,确保哲学在科学与人文领域充分发挥助产士的作用,从而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新哲学范式。通过借鉴哲人科学家的经验,将为科学与哲学的积极互动开辟出一条颇具前景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6.
简单性作为科学家的信念,引起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思想不仅是他的科学信念,而且也是科学认识的指导原则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准则,并且体现在他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本文首先对爱因斯坦之前的简单性思想进行了梳理,为理解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独创性奠定基础;其次,探讨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他创立相对论的影响,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最后,分析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来源,特别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影响,为人们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二者的中介问题,长期以来被我国哲学界所忽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在其经典著作中是非常关注这些问题的。蕴涵在思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问题的哲学解便是将哲学和科学沟通起来的中介。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时代的科技知识背景条件下对某个科学问题不能从科学角度用科学方法作出准确的解答时,而从哲学的角度用哲学思维的方法解答的结果,其实质是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双向运动的结晶。这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成为可能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哲学通向科学的中介,使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使科学作为哲学的基础成为可能。该研究对于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深化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理论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朝向工程事实本身——再论工程的划界、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提出,为工程哲学的建立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界关于工程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等活动之间的划界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没有在工程与生产之间作出清晰的划界,甚至混为一谈,由此严重影响着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态度,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工程活动的划界问题,从而阐明符合事实的工程界定,并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视域中,揭示工程活动的本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与数据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使用更早且具有深度。作为网络社会质量可测量性的基础,大数据革命重构了科学的研究方式,产生了以数据密集型为研究方法的"第四范式"。通过对小数据时代与大数据时代分别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网络社会演进,同时探讨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的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数据技术与作为其前提的科学与技术基础互为因果。而作为大数据技术的更深层次应用,人工智能代表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程度,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对此的反应尚不明了,因此其对社会及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未可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长春市为例,对三维地籍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开发了动态加载、卸载功能,实现大数据量场景的稳定浏览,建立了围墙、栅栏等界标物自动建模功能,使地籍数据库中此类数据的更新更方便、快捷,通过实现分割登记信息自动查询功能使地籍信息管理更直观、容易。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最后建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