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亚军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5):22-28,,21,
普特南的“实用主义实在论”是他的新实用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普特南在此详细剖析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重大缺陷,重新以他的内部主义理论理论为出发点,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以“人”为底色的知识图景。在这样一幅图景中,实用主义概念框架相对性的主张占据了中心位置;事实与价值不可分以及科学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特权成了理所当然的结论。本文分析了普特南这一主张的运思逻辑,对他的实用主义实在论的理论内涵作了初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2.
为了打破传统二分法的禁锢,普特南提出了内在实在论的哲学立场,成为分析哲学反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重要发言人。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对形而上学实在论进行反驳,主要从三个要点展开:第一,内在实在论承认知识总是有经验的输入,以此反对形而上学实在论所认为的世界独立于心灵;第二,内在实在论提出以真理的融贯论代替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真理的符合论;第三,内在实在论以真理的多元性与模糊性反对形而上学实在论关于世界的唯一的、真实的描述理论。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考察,还将获得关于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富有教益的哲学洞察。  相似文献   

3.
与"普特南善变"的标准看法恰恰相反,普特南的实在论是连续的、整体的、一以贯之的。"语言如何连接世界"是贯穿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实在论初步确立了"语言"对"世界"的指称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树立起实在论的大旗;内在实在论不是科学实在论的反动,而是在科学实在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具体描述"语言"与"世界"的基于经验的指称关系,强调实在论内在于科学;自然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则把"语言如何连接世界"的问题追溯回"心灵如何连接世界",进而打破了笛卡尔心灵图画对现代哲学的钳制,肯定了"知觉"和"心灵"具有指称"世界"的能力,因而是比科学实在论和内在实在论更加"实在论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奎因、普特南等人以数学在自然科学的不可或缺性应用为基础,为数学实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辩护。他们的辩护引发了数学实在论与唯名论对此问题的争论,由此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并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哲学问题,这对数学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普特南的实在论的人本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普特南在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熏陶下,在80年代以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激烈争论的过程中,通过对以往的哲学和科学实在论的反思,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真理观等诸多问题上,从早先的科学实在论立场开始退让,从强实在论变为弱实在论,从外在实在论变为内在实在论,从而使其实在论哲学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斯马特、普特南等人提出奇迹论证为科学理论成功与真理的关系辩护,劳丹等人基于科学史案例提出悲观归纳论证加以反驳。围绕科学理论所设定的实体以及理论是否趋真等问题两个阵营争论不断,美国学者P.凯尔·斯坦福在悲观归纳论证基础上,提出科学史的新归纳以及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等新的论证,质疑科学实在论。悲观归纳和新归纳虽同为归纳,但侧重点不同。斯坦福的未被设想的替代者问题颇具深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传统实在论的理论问题,普特南建构了一种内在的实在论,并把真理定义为是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内在实在论却并不成功,往往被当做相对主义与反实在论的学说加以批判.但是若想确切地评价内在实在论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则应放在当代哲学发展趋势的广阔背景下考察.这样,内在实在论所追求的在二分世界中走出第三条道路的努力和意义才能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4):123-127
普特南的哲学思想素以"复杂多变"而闻名,但其不离之宗趋归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难题。中西学界的普特南研究多聚焦于其思想的跌宕起伏与繁复转折,鲜有探讨其变中之不变的本质内容。本文尝试论证,尽管普特南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反复曲折、乃至针锋相对,但其语义外在主义思想却统贯于其整个学术生涯。这种思想并不预设任何其他哲学立场,它正是普特南思想演进历程的"变中之不变"真谛。  相似文献   

9.
计算功能主义认为,精神状态和精神事件是一种依赖于特定的功能组织的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既可以在大脑的基础上实现,也可以根据具有生物学特征的输入和输出的参数和关系的计算过程来定义。普特南早期曾是这种理论的积极拥护者。他从心灵状态的可多重实现性出发批判了心脑同一论,并由此提出并论证了计算功能主义理论。然而,后来在思考意向内容的来源时,普特南发展出一种外在主义的意义理论,而这种外在主义很难和计算功能主义相调和。因此,普特南后期放弃了计算功能主义,并发展出了多种论证来反驳它。文章考察了普特南思想的转变过程及其对认知科学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实在论有如下两个核心命题,即认为:(1)自然科学理论中的专名是有指称的;(2)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定律是近似真理的。命题(1)涉及到“指称理论”,命题(2)涉及到“真理论”,而指称理论又是真理论的基础,因此,指称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有一种认识论上的奠基作用。指称理论一直是当代科学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弗雷格、罗素……,直到克里普克和普特南(H.Putnam),都对这个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试图对普特南的“内部因果指称理论”作一点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