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文化教会人们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海洋文化知识的科普,对于贵州人民同样重要。"贵州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让时间回到4.5亿年前,地点遵义市娄山关脚下的红花园村,这个如今海拔1600多米的地方,谁能想到过它曾是汪洋一片。如今,它土地里埋藏了丰富的笔石和腕足类古生物化石,更重要的是它地层序列上处于奥陶纪的最顶部和志留纪的最底部,不仅记录了距今约5亿年前全球生物群灭绝事件,还记录了从奥陶纪到志留纪的年代过渡中的地层结构、地理环境、生物规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     
正贵州地质历史时期不同的海洋古地理格局形成独特优势矿产资源。古生物化石瓮安生物群:震旦纪陡山沱期(距今约6~5.8亿年),瓮安地区出现目前世界最早的多门类宏体生物群。凯里动物群:中寒武世早期(距今约5.2亿年),凯里地区出现11大门类、120多属动物群。为生命起源与演化、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次……被誉为古生物王国的贵州,一群在地下沉睡了五亿多年的古生物化石,被贵州工学院地质系教授赵云龙、副教授黄友庄、龚显英等10余年孜孜不倦的发掘、采集、整理及研究,终于重见天日!这一重大发现即是当今国际生命科学界和她球科学关注的前沿课题——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已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荒漠。距今32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仅有单细胞的菌类、藻类等极低等的生物,并处于持续缓慢的发展中。距今5.3亿年的寒武早期,地球生命存在的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列多样性的飞跃,而这次革命性的飞跃,被古生物学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正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新元古代研究组在贵州江口县翁会村一山坡上,发现了大约58亿年前的伊迪卡拉纪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螺旋辐射动物宾体化石。科学家将这一新属、新种定名为“八臂仙母虫”,由于具有辐射对称的属性,科学家认为其可能为腔肠动物和螺旋动物的共同祖先。八辐射螺旋动物实雄化石在相当于“庙河生物群”的层位首次发现,不仅重新确认了“庙河生物群”中的八旋痕迹化石为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的真宾属性,  相似文献   

5.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贵州省西南部,隶属于安顺市,境内山脉属于乌蒙山系,山体起伏绵延。这里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地貌千姿百态。就在这片崇山峻岭中,蕴藏着一个精美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群一关岭生物群。它包含了晚三叠世(2亿2千万年前)的许多重要生物,如个体巨大的鱼龙和海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密密匝匝倒悬在海洋中浮木上的海百合,以及大量的双壳类、腕足类和菊石类等无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6.
文芠 《大自然》2013,(4):12-15
2008年8月,在举国上下都为北京奥运会而期待和欢呼的时候,时间却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2.4亿年前三叠纪海洋的奇幻之门。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罗平生物群。罗平生物群的生物生活在距今2.4亿年前,当时正是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之后,地球生命从复苏到辐射的关键时期。它不仅记载了一段古代生命的复苏史和辐射史,也见证了远古海洋的沧桑变迁,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范围内,"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是为数不多的三叠纪化石群产地之一。该生物群是海生爬行动物类、海百合类、脊椎动物类、无脊椎动物类、鱼类、植物类等为一体的生物群,世界罕见。为探究该化石群具有的潜在遗产价值,以对比的思想为指导,从化石群的古地理与古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与世界范围内有关三叠纪生物群的世界遗产地或重要的、具有可比性的三叠纪生物群进行对比,探究其潜在的世界遗产价值和全球唯一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古地理上位于特提斯洋的东段,属于西特提斯古地理构架与东太平洋古地理构架的过渡地区,具有特殊性。同时,记录了三叠纪安尼期—卡尼期的连续完整的地质演化史与生物演化过程,代表着中生代古生物演化的重要阶段,在世界自然遗产提名中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8.
贵州以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被地质、古生物学专家称为“古生物王国”,而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广泛出露的晚三叠纪地层中于1998年初发现海百合化石的过程中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的化石,以种类丰富,保存完好,引起了广大古生物爱好者的极大关注,被誉为“古生物王国的明珠”。海生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2.4—2.6亿年的晚三叠纪早期。在漫长的进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发表了关于中国贵州瓮安生物群的最新科研成果——“新元古代动物胚胎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这项成果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手段,特别是利用了X射线断层扫描摄影(X-ray computed tomography)这一最新技术,对产自中国贵州瓮安距今约5.51亿年前的磷酸盐化动物胚胎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胚胎细胞中的肾形亚细胞结构可能代表了细胞核、纺锤体或其他细胞器,而胚胎细胞中分散的球状体结构可能代表了一些有膜包裹的细胞质泡、脂质或卵黄粒.同时,利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我们不可能数清超过8个细胞阶段的胚胎化石的细胞个数,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这项工作变得非常简单.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项成果是由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中国和瑞士6个国家的15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是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国际合作的又一结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尹崇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周传明、袁训来研究员参加了该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改写了一段史前的历史。公元1995年,沉睡于贵州二亿四千万年的贵州龙,被古生物学家的小锤惊醒了,在那远远早于恐龙的时代,曾雄踞八荒、独步宇内的贵州龙是恐龙的前身。贵州是一个古生物的王国,是龙的故乡,其地下埋藏巨大的谜团。《贵州龙、二亿四千万年前的辉煌》将向你完整地揭开这个史前之谜。  相似文献   

11.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F0002-F0002,F0003
由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同主办的"第17届国际寒武系内部再划分野外工作会议暨凯里生物群发现30周年国际会议"于6月10日在贵州大学拉开序幕,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瑞典、波兰、捷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及中国等12个国家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包括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Stan Finney教授、副主席彭善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  相似文献   

12.
莱阳古生物发现与研究具有辉煌的历史迄今为止,在莱阳地区已经发现3个著名的白垩纪生物群,即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晚白垩世莱阳恐龙动物群和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化石生物群都集中分布在莱阳五龙河流域,许多重要化石遗址都分布在城郊四周,如金刚口和将军顶等。1923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采集了恐  相似文献   

13.
贵州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这些资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但是目前的保护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对贵州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现实可行的保护建议,旨在实现贵州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资讯     
《青年科学》2013,(12):25-25
21日本科学家在中国云南澄江挖掘发现的5.2亿年前远古生物化石拥有最早的完整神经系统,并证实了该生物是螯肢动物的祖先。  相似文献   

15.
距今大约5亿年的寒武纪,生命个体发育发展的完全生命周期在当今的古生物研究者那里一直是缺失的。而今,北京大学的古生物专家从寒武纪的胚胎化石中发现了无脊椎动物蠕虫从受精卵到卵裂(孵化)整个胚胎发育全过程的化石。这一研究成果,离描述5亿年前完全生命周期的预言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6.
生态地层学是应用古生物群落来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学科,它是地层学中可以和年代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等相并列的一个新分支。群落是“在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在一起的生物群”,在一个群落中既包含了特定的生物群的概念,也包含了该生物群当时生存的环境的概念,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群落群则表示一些具有同源关系的群落,可以被设想为Petersen群落的时间应列。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2016,(2)
正2015年,我国科学家终于在瓮安生物群中找到了一枚6亿年前的贵州始杯海绵,虽然它只有米粒大小,却是目前毫无争议的原始动物中的老大。这一重大发现,将海绵在地球上出现的可能时间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对研究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意义深远。在生物演化史上,多细胞动物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生物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也意味着地球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原始多细胞动物究竟何时出现?最原始的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大自然》2013,(5):54-57
和政动物群是指我国甘肃省和政地区发现的新生代古生物化石所代表的动物群。和政县位于兰州市南偏西约100千米处,行政上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上常常把发现在同一地方、同一时代的各种古生物化石组合统称为一个动物群,并经常以发现地或其代表动物命名。比如,著名的热河动物群就是发现于辽宁西部及华北地区白垩纪早期的一个古动物群,其中包括中华龙鸟等带羽毛的恐龙、孔子鸟等中生代鸟类以及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等。后来,科学家在该地区的相同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包括被人们称为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等被子植物化石,于是科学家将热河动物群更名为热河生物群,即包括动物群和植物群的生物群。另外,三叠纪晚期的关岭生物群和中新世的山旺动物群等也是如此命名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科技》2009,8(8):67-67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为深入研究伊朗与中国二叠系及其生物群的对比关系,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专家沈树忠、王伟、张以春于日前赴伊朗,与该国USB(University of Sistan and Baluchestan)大学的专家Mohammad Gorgij小组开展合作,对伊朗中部地区的海相和陆相二叠系剖面进行了联合考察,并采集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至今已有46亿年的发展历史。在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生物由此开始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漫长演变历程。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演化的历史。然而在漫长的地壳变迁过程中,绝大多数古生物没有形成化石,形成化石的仅仅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据科学家们推测,大约每5千到1万个古生物遗体才能形成一件化石。古生物化石的组合艺术过去,古生物化石展示通常沿袭传统的古生物学分类,即按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用现在的眼光看,这种陈列形式显然已经比较落后了。如今,博物馆在展示内容上多采用“主题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