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康德的空间学说是整个理论哲学批判的奠基石。一般经验的可能性、综合先天命题学说的确立、知识构成的二分、现象和物自体的划界等,确切地表明了空间学说在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奠基作用。维也纳学派的领袖和理论奠基人莫里茨.石里克分别在"空间的观念性、嵌入和心理-物理问题"(1916)、"当代物理学中的空间与时间"(1917)两篇论文以及《自然哲学》、《普通认识论》、《论哲学的问题及其相互关联》等著作中,对康德的空间学说展开猛烈的批评,批评性的文字散布在从1910至1936年间的论文和著作中。石里克的这些批判性和建构性的论证,不仅瓦解了康德对空间-欧式几何、知识-直观的旧有教条,也提供了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新见解,是二十世纪知识理论研究和心灵哲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9):112-117
由于时间本身不能被单独知觉到,康德就将时间的无限绵延形象地类比于空间中一条无限延伸的线,但这种处理对于理解时间的全部意义是不充分的。真正能够呈现其多重含义的是时间中的现象,根据时间中现象的主观或客观的秩序,以及现象系统联结的整体,康德的时间观表现为三个维度:直观领会中的主观维度、知性立法下的客观维度、理性系统理念中的合目的性历史维度。这三种维度体现的分别是时间本身、知性、理性对进入内感官的空间现象不同程度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的自然科学观,特别关注的是他对牛顿的见解.我论证的是,黑格尔的科学观是康德建构主义的一种后期形式.我进一步论证的是,黑格尔的建构主义对意识经验的内容采纳了一种实验进路的形式,其中理论得到阐述,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熟悉的试错法而得到重新阐述.我最后论证的是,黑格尔对牛顿的批判开始于他的博士论文并贯穿于包括《自然哲学》在内的后期作品,黑格尔批评了牛顿从数学演绎出物理定律的努力尝试,从而正确地拒斥了牛顿不做形而上学的主张.尽管黑格尔式的自然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无根据的与不重要的,但是,经过仔细审视,它就显得是有根据的与重要的.对科学家在哲学上的不成熟见解而言,这种自然哲学在当今与在黑格尔活跃之时一样有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的自然科学观,特别关注的是他对牛顿的见解。我论证的是,黑格尔的科学观是康德建构主义的一种后期形式。我进一步论证的是,黑格尔的建构主义对意识经验的内容采纳了一种实验进路的形式,其中理论得到阐述,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熟悉的试错法而得到重新阐述。我最后论证的是,黑格尔对牛顿的批判开始于他的博士论文并贯穿于包括《自然哲学》在内的后期作品,黑格尔批评了牛顿从数学演绎出物理定律的努力尝试,从而正确地拒斥了牛顿不做形而上学的主张。尽管黑格尔式的自然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无根据的与不重要的,但是,经过仔细审视,它就显得是有根据的与重要的。对科学家在哲学上的不成熟见解而言,这种自然哲学在当今与在黑格尔活跃之时一样有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问题是哲学追问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类的一切思想活动和实践活动都立足于其在世界中的存在.康德改变了提问方式,追问世界是如何对我们显现的,追问对于我们而言"世界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认为感性世界的可能性在于先天纯直观形式与物自体刺激相结合,知性世界的可能性在于范畴对于感性知识的加工.前者是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合法性所在,而后者是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合法性所在.  相似文献   

6.
间接实在论是哲学的语言转向后,主流的感觉理论本体论,传统语言哲学家们多以非概念论的立场,规避了非话语的感觉可以包含逻辑内容的可能性,这背后的信念是话语式表征对逻辑内容的垄断,然而概念论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根据康德直观理论和现代概念论,在对语言哲学中的主流感觉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视觉具有某种感觉的认识论特质,即视觉影像作为一种在场的、细腻的、私人性的感觉内容,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概念能力,分享它背后更深层面的理性能力,从而使视觉影像成为感官刺激和理性逻辑的综合体。来自视觉感觉的影像不仅可以承载逻辑内容,而且本身也是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图像逻辑形式。这样一来,感觉不再是语言或科学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一起搭建了一个互相构建对方的动态知识系统,这在防止感觉陷入所予神话的同时,还使经验知识可以保留来自实在世界的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盲的直观’是否是概念性的"这一问题,康德学界形成了概念论和非概念论两大阵营。非概念论在分析哲学界分为内容非概念论和状态非概念论,这一区分也被康德学界广泛接受。然而这种区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该原则在康德哲学中是否适用?从分析哲学到康德哲学,"非概念论"的含义是否发生了转变?在康德哲学语境中界定"非概念论"的确切含义不仅使得当前概念论与非概念论的争论明晰化,更重要的是借此深化了康德的直观理论。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德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诞生340周年和逝世270周年。在哲学上,莱布尼茨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齐名,是欧洲三大哲学泰斗之一。在数学上,他与牛顿相互独立地创建了微积分,并且是数理逻辑这一重要学科的开创人。莱布尼茨以自己对人类科学文化做出的不朽贡献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赢得各国学术界的敬重和纪念。  相似文献   

9.
反个体主义是当今美美心灵哲学中围绕意向性或心理内容的个体化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奇的理论.它强调:思想内容不是个体头脑之内的局域性属性,而是由外在自然和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弥散于主客体之间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种反传统的心灵观,认为心灵不是封闭于头脑之内的单子性的实在或属性,而是以分布性形式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渗透性、扩散性的特殊实在.这些既在意向性研究中引发了轩然大波,又从一个侧面推动着反怀疑论、自知的权威性和同一论等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生活中的情景定义与主体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生活是人们借助互联网所营造的超时空情境而实现的以符号传递为表征的社会活动.这种经过媒介技术为中介的人-机行为在时空情境、符号形式和意义赋予、主体特征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的日常活动.它形成了一种依赖于情境定义的存在空间,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有限意义域,并因此而表现出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