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正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3月3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4000人的血液样本,开发出一种新的验血方法,可在癌症症状出现之前准确鉴定出50多种癌症。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还能识别出12种特别危险的癌症,包括通常到晚期才能诊断出的胰腺癌。  相似文献   

2.
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日前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它的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低剂量的辐射线能抑制癌症发生。这一科研成果是科学家酒井一夫等就辐射线对人体的影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取得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23):12-12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癌症基金会主持,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出版的专家报告<食物、营养、身体健康与癌症预防>目前在中国发布.21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用5年的时间综合评估了17种癌症、肥胖和其他慢性病等系统危险,指出身体脂肪过多能够导致癌症.  相似文献   

5.
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癌细胞和健康细胞在外形上存在较大区别,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和识别标准,目前的癌症检测仍以生化方法为主。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在外观上具有更为显著的分形特征。初步实验显示,以此为依据的检测均获得了极高的准确度。新法有望使传统非侵入式癌症检测方法的精度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 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i-BET-762药物通过调整癌症基因C-Myc起效,显著延缓了乳腺癌和肺癌的发展。据最新一期《癌症预防研究》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家正在测试的一种新药,或会阻止与肥胖相关基因引发乳腺癌和肺癌,并阻止这些癌症的发展。密歇根州立大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系副教授凯伦·利比领导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显示,I-BET-762药物通过  相似文献   

7.
恬恬 《科学大观园》2009,(22):79-80
生育能力下降、癌症高发……各种与生殖系统有关的病症层出不穷。科学家将此归咎于日常生活中化工产品大量应用导致的化学污染。但在这一点被科学证明之前,是否应尽陕出台强制性的预防措施呢?  相似文献   

8.
残剑 《科学大观园》2012,(13):26-27
科学家利用分子基因学对部分中药成品进行了分析检验,发现部分中医疗法或对人体有害,其中有些药材成分并未写在产品说明项当中:有些药材成分甚至已被列为非法药物,如果患者服用,有可能会诱发癌症。德国纽伦堡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所的负责人弗里茨·索吉尔表示:“这两份研究十分清楚的表明。中药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地球磁场的逆转速度极快,整个过程可能不到100年。届时,所有指南针的指针将指向南方,而不是现在这样指北方。此外,磁场逆转还会破坏地球上的电网,同时提高癌症风险。科学家一度认为地球磁场需要数千年时间才能发生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3,(21):7-7
喝200米深的海底海水可能有助于消化并降低患癌症和胃溃疡的风险。在一项新试验中,科学家让患者喝下深海海水,他们认为海水或许有助于杀死幽门螺杆菌。在一生的某个阶段,多达十分之四的人感染幽门螺这种细菌。它是造成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尽管这种活在许多人体内的细菌是无害的,却令约15%感染它的人出现溃疡。有些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攻克癌症一直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然而,癌细胞以其复杂多样的代谢方式和生态微环境给癌症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常规的癌症化疗,在高毒性的药物作用于全身造成强烈毒副作用的同时,病灶的药效却随之大幅降低。事实上,很多患者最后死于药物毒副作用或耐药性及由此引起的转移。因此,开发无毒、安全和高效的癌症治疗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大部分人相信癌症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遗传因素有关,但研究显示大部分的癌症发病的原因跟人类基因在复制分裂时发生随机性错误或突变有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指出,我们目前还不能做什么事情去预防癌症的发生,也就是说如果不幸得了癌症,极大的可能真的就是运气不佳——不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多么健康,居住的环境多么干净,基因组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家从一种有闲人的“业余爱好”变成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是一种历史的过程。科学家的职业化伴随科学的体制化演进,科学家在社会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家”一词的来历、含义,科学家社会职业的历史演变,科学家在英、法、德、美等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当代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癌症致命的原因之一是癌细胞能避开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也因此得以肆意生长和扩散。为此科学家尝试利用免疫疗法,诱导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进攻并建立持续的免疫抵抗机制,其中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者们就展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是一种非手术注射的可编程生物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自发地组装成三维结构,对抗甚至帮助预防癌症和类似艾滋病的传染病。研究作者、维斯研究所核心成员、哈佛大学工程与应  相似文献   

15.
潜水可治癌症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日本科学技术厅重视研究潜水与癌症的关系。几年来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潜水深300米的条件下,人机体的需氧量明显减少。癌细胞增殖时需吸收大量的氧,而在潜水的过程中,癌细胞不能吸收这样大量的氧,便自动停止增殖。所以,利用某些潜水设备,使癌症患者入30至31个大气压的水中环境,并且坚持一定的时间,对癌症有可能做到“不用药而愈”。长跑防治关节炎坚持长距离跑的人可能会防治关节炎。这是美国科学家谢洛克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帮助下,观察  相似文献   

16.
“应该承认,在SARS面前,我们中国科学家整体打了败仗。”这是杨焕明针对SARS研究第一个时期,杨焕明几乎逢人便讲,逢会必说的一句话。面对前来视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他这样说,在中国科学院“紧急行动计划”的启动会议上他这样说,在接受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的任命时他还是这样说。 2003年5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登了两篇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研究论文,一篇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为主,并有美国、荷兰和德国科学家参与完成;另一篇则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署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为主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一项新研究指出,磁控微型机器人有朝一日或能帮助我们对抗癌症。在过去十年间,科学家证明了可以用磁力操控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如用磁场控制心脏导管、操控微型摄像头在肠道内穿梭等。此前的研究还能利用磁场同时操纵大量微型磁铁。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微型磁铁可用于解决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不过,如何单独控制一群微型设备中的某几个设备、让它们按照特定速度和方向运行,目前仍是一大挑  相似文献   

18.
癌症,被公认为是生命的终结者。它所引起的恐惧一直笼罩在人们的心里。作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陈敏华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和一根创造生命奇迹的射频针,拯救了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癌症患者,是名副其实的“生命英雄”,为众多癌症患者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7,(13):17
花椰菜被视为一种“超级食品”,能够对抗癌症、心脏病和中风,还有一大堆其他的健康好处。但现在,科学家们发出警告,用水煮了10分钟的花椰菜其中所含的对抗疾病的化合物减少了40/或更多。为此,他们正力劝国民停止煮蔬菜的烹调方法,提倡为了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关于现代物理学家眼中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科学家对待哲学的态度,本文认为,科学家对一种哲学的评价,取决于其运用该哲学解决科学问题的具体实践,而且科学家的哲学思考有明显的非体系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