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到诚信,有一个故事读来让人感慨万千:1879年5月,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到天津会晤李鸿章时,携带一根名贵手杖,手柄处镶嵌着一个拇指大的钻石,小钻石环绕四周,璀璨夺目,华丽漂亮。李鸿章看到后非常喜欢,反复把玩,不忍释手。格兰特见此情景,知道李鸿章的心意,就通过翻译向李鸿章说:"中堂既然喜欢这根手杖,我本当奉赠。只是这根手杖是我卸任  相似文献   

2.
侯杰 《科学大观园》2011,(14):60-60
"老公"一词的早史"老公"一词在古时并不是女人对丈夫的称呼,而是在那个时候是对太监的称呼。老公"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是用来当作骂人的话。因为有些宫里的太监仍然残留花心喜欢逛妓院,钱虽也花了却没办法圆满。于是就折磨妓女以解心头之痒。京城妓女最怕碰到这种客人,于是私下里叫他们"老公",其实就是对太监的一种蔑视辱骂。当现今很多女人都是这样称呼自己丈夫的。女人  相似文献   

3.
在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像赵高、李辅国、魏忠贤、李莲英等人,都受到了皇上的宠爱而权贵无比,但是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洋人宦官、外国籍的太监吗?  相似文献   

4.
正1909年,晚清重臣张之洞的生命即将油尽灯枯,临终前,他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无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八年前的1901年某日,李鸿章自知不起,给慈禧和光绪皇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这实际上也是他的遗嘱。奏折里,李鸿章在叮嘱最高统治者要"举行新政,力图自强"的同时,也表白了自己的心迹,说自己"服官四十年,未尝因  相似文献   

5.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2,(22):64-64
科学家已经找到延长男性寿命的可靠方法,但是大部分身强体壮的男性将会发现,这种方法会让人非常痛苦,因为它需要阉割。韩国研究人员发现表明雄性激素会导致男性寿命缩短,他们指出,太监(生活在几个世纪前的阉割的男性)比其他男性更长寿。这是他们研究了朝鲜王朝皇家成员的宗谱记录后获得的发现。通过研究这些记录,韩国仁荷大学的闵京俊及高丽大学的同事李具哲发现,太监的寿命一般比其他  相似文献   

6.
<正>"三府分立"的前提是皇帝的英明决断,但明中后期,皇帝大多不理朝政,朝政被宦官把持,太监通过替皇帝照阁票批行操纵内阁从而掌握了行政权,由太监掌控的厂卫具有超越刑部和大理寺的司法审判权。明朝建立的前一年,史学界称之为吴元年,也就是1367年,虽然国家还未统一,政局尚动荡不安,朱元璋就已经开始考虑未来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分配问  相似文献   

7.
正明朝成化年间,西厂总督太监汪直得到皇帝的宠信,横行无忌,官员一提到他的名字则谈虎色变。汪直的原籍在广西浔州大藤峡,当地山高水深,形势险要,成化初年发生叛乱。朝廷派军队平定大藤峡叛乱后,年幼的汪直被带进宫中,阉割后在万贵妃的昭德宫充当小内使,颇得万贵妃的欢心,因而后来被提升为掌管御马监的太监。《明史纪事本末》说他"年少黠谲"。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06,(21):70-71
1895年甲午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熟悉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不得不听从岛国晚辈伊藤博文的摆布。李鸿章不想做“卖国贼”甲午海战后的1895年2月22日,李鸿章奉旨进京。此时,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他们不仅要清政府赔款和承认朝鲜独立,而且要求割地!此时,不管是慈禧、光绪还是满朝文武,谁都不愿意背上这个遗臭万年的罪名,李鸿章自然也不愿意。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  相似文献   

9.
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的蔡伦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最后归宿则更不为人所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东汉初期的汉章帝时代,如果谁家的孩子是个智商高的小帅哥,父母在欣慰满足之余,却有着深深的隐忧,因为当朝天子是个热爱艺术("章草"书体就因他而得名)的唯美主义者,喜欢派人到全国各地挑选秀外慧中的少年入宫为其服务,说得直接点,就是当太监。而出生于湖南耒阳农民家庭的蔡伦就不幸被选中了。  相似文献   

10.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被称北宋“六贼”之一。章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  相似文献   

11.
"太监义会碑"碑身通高2.64米,宽0.84米,厚0.23米,底座高0.84米,宽0.94米,厚0.42米。由于该碑长期俯倒于地面,且背面朝天,奇迹般地躲过历代战乱和"文革"浩劫,而且在多次文物普查中,它也是"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12.
大明门上换王旗 按照明朝人的理论,这座皇城一共有6座城门。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以国号为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20,(3):24-29
正从自行车到公交车地铁,这背后是北京从四环到五环六环的层层扩展,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座高楼耸立,是深圳地铁线上小渔村变为"翻身站"的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1890年的某一天,北京城阳光明媚,紫禁城御花园里传出了一阵阵惊呼声。刚成年没多久的光绪帝,摘掉了红缨结顶的常服冠,在几个太监的搀扶下,手扶车把脚踩车镫,左扭右晃地骑起了洋人进贡的自行车。大清皇上蹬着洋车,既惊奇又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0,(19):68-69
1896年8月28日,大清帝国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离开在欧洲考察访问的最后一站英国后,抵达美国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李鸿章在美国受到了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并和美国一些要员及群众见面,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当地时间9月2日上午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致信德国工业巨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商谈购买战船与火炮之事。信函的内容表明:李鸿章与阿尔弗雷德有直接的书信往来;克虏伯公司力图向北洋推销新式军火;李鸿章曾留意克虏伯所造的毕福脱快船,但是拒绝对方为原有火炮更换新式炮弹的要求;李凤苞和徐建寅被寄予厚望。李鸿章重视与克虏伯等西方军火制造商保持直接的交往,双方相互派员成为北洋引进军事装备和相关技术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朱文 《科学大观园》2012,(12):55-56
明朝太监魏忠贤,究竟是罪大恶极,还是影视作品中所演绎的那样感情丰富,有情义的人?其实真实的魏忠贤既不像电视剧中说得那样好,但也绝对不是很多人认定的罪大恶极,更非野史所说要颠覆大明王朝。魏忠贤自幼出自贫寒之家,这从魏忠贤进宫前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就可以看出来。由于贫穷,魏忠贤没上过一天学。不过,魏家也不算赤贫,起码还有几亩薄田,否则魏忠  相似文献   

17.
明永乐以后,对城墙的修缮加固工程始终未停,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元年十月,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正统三年正月辛亥,又拨五军、神机营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是中国晚清洋务运动的首领之一,他不但创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外交,而且开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不但通过大力办洋务,初步对中国工业、经济实施了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最早的基础,而且通过创办新式学校、开新科取士、倡导留洋等,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始作俑者之一。因此,称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之父,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6,(23):68-70
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的关键问题是关于在近现代时期“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魏源-李鸿章-郭嵩焘问题”.这个系统性问题包括了“是否需要学习”、“学习什么”、“学习谁”、“向西方学习是战略性的、长期的任务还是战术性的、短期的任务”等7个子问题.这个问题由魏源首先提出,经李鸿章深化,至郭嵩焘而达到了对这个问题分析和认识的最高潮.最后论及了这个问题和“李约瑟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