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可靠组播协议延迟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 RMTP)中的发送者、接收者、指定接收者平均等待时间定量分析 ,并由此推导出可靠组播传输协议传输总延迟 .除此之外 ,还考虑了可靠传输所有数据报的延迟和周转消息延迟并给出了定量分析 .在丢失概率、接收者数目、发送速率等条件变化的情况下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同其他两类可靠组播协议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可靠播传输协议的各类延迟相对较低并且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扩展性 .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中组播树的可靠性和提高组播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誉机制的组播协议.该协议在构建组播树时考虑了节点的声誉值,从而将自私性节点排除在组播树之外,使得构建的组播路径比较可靠.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可以用较低的代价有效地提高组播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4种典型的可靠组播协议XTP,SRM,RMTP和RMP进行了分析.这些协议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如RMTP协议基于树的拓扑结构,RMP基于环的拓扑结构,而XTP和SRM则没有拓扑的限制.本文对上述协议从可扩展性、可靠性、原子性和网络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协议模型进行了网络性能上的定量计算.可以看出,RMTP在可靠性方面高于其他协议,但同时也带来了最大的网络资源开销.而SRM和RMTP协议在可扩展性方面也远远好于XTP和RMP协议.最后,从容错角度对可靠组播协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差错控制是保证组播可靠性的最基本技术,合理的缓存管理可以提高差错控制的效率.在随机可靠组播协议(RRMP)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可靠组播协议(IRMP).IRMP使用短期缓存满足本地恢复需要,使用长期缓存满足远程恢复需要.在本地恢复时,利用组播发送重传请求,利用随机后退算法减少重复报文.在远程恢复时,使用指定修复节点(D...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IP组播的通信机制,根据网络广播通信的特点,利用组播减少屏幕共享所需带宽,针对组播的不可靠传输和屏幕数据的特点,给出一套有限质量保证协议.一方面将传输区域细分成小矩形后对各自数据独立压缩和传输以尽量减少丢包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融合丢失、更新区域,并作为新传输数据来调整数据的生存期,避免冗余重传.实验表明这种传输机制能明显地节省网络带宽,提供较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线自组织网络可靠组播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MAC层中更好地提供可靠组播,在尽量少修改IEEE 802.11协议的原则下提出了一个可靠组播MAC协议RMMP(reliable multicast MAC protocol).首先由源节点组播RRTS(reliable RTS)帧,各接收节点依次回复RCTS(reliable CTS)帧;源节点在收到所有RCTS后,组播N个RDATA(reliable DATA)帧,各接收节点收到第N个要求回复的RDATA帧后依次回复RACK(reliable ACK)帧,然后源节点重传丢失帧.RMMP协议提高了MAC层组播可靠性.最后运用NS-2仿真软件对该协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MMP在包投递率、吞吐量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实现了MAC层可靠组播,其代价是平均端到端时延略大.  相似文献   

7.
在嵌入式系统中,设备多且分散,使用传统传输协议不能满足实时及可靠性的要求.本文分析研究了一种更适合嵌入式可靠传输的协议——可靠用户数据报协议RUDP,着重将该协议与传统协议在传输速率及可靠性方面进行了测试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了可靠监控长输管道阴极保护设备的状态,基于线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立了远程辅助监控系统,并提出了适合线型无线传感网的低能耗、高可靠协议组.协议组包括数据上行时采用的分簇融合链式多跳协议(CMCH),以及数据下行或报警发布时采用的单步唤醒泛洪协议(SRWF).CMCH协议基于线型无线传感网的能耗特征,在可靠传输的同时控制功率、融合数据以实现节能;SRWF协议在不同频段上利用射频唤醒机制依次启动相关睡眠节点完成信息转发,保证控制或报警信息发布的实时性.在OMNet++仿真平台上模拟了CMCH协议,并且监控系统已部署在某石油长输管道运行了2个月.结果表明,协议关键参数的选择对低能耗实现有重要影响;现场运行的传输可靠性达到了99%;无线传感网节点簇能量消耗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9.
基于IP可靠组播的多点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网络计算VNC(VirtualNetworkComputing)是AT&T剑桥研究所研究并发布的一种基于internet环境的远程控制软件包,能够在广域网上实现远端计算机的操作,控制安装在远程计算机上的仪器设备,并在控制的同时实时看到远端计算机的屏幕输出.但是VNC软件是建立在TCP协议上的,只能够实现点对点的操作.此文在兼容原有VNC软件基础上,提出了单播-组播代理UMX模型,使用可靠组播技术设计并且实现了VNC-Proxy,使得多个用户能够同时操作连接在远端计算机上的仪器,远端计算机的输出通过单播方式传给VNC-Proxy,再由VNC-Proxy使用可靠组播方式传给各个远端用户.与使用多个单播连接方式实现多点控制比较,基于可靠组播方式的UMX实现大大地减少了网络传输中的带宽占用.  相似文献   

10.
杨雷  吉磊  蒋文婷  安建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4(11):1191-1195,1201
针对目前深空文件传输协议可靠传输服务中存在的文件传输时延较长或带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利用CCSDS文件传输协议(CCSDS file delivery protocol,CFDP)在延迟NAK模式下(deferred NAK)的文件传输时延随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长度减小而递减的函数关系,通过优化文件重传阶段的PDU长度,实现高带宽利用率下的文件快速传输.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地球-火星通信场景下,本文提出的文件传输协议与CFDP协议相比可以以小于1%的通信带宽为代价缩短文件传输时延约12%,与RSFDP协议相比可以在文件传输时延增加约15%的条件下将通信带宽降低约3%.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IP网上可靠组播传输协议(RMSA)。RMSA协议设计方案中,首次使用了通过组播发送方驱动、动态为各个接收节点选择重传请求处理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RMSA协议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较好地适应大规模组播应用中组播树的拓扑结构和网络传输状况发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仿真实验表明,RMSA具有差错修复时延较小和重复修复数据较少的优点。同时对现有IP网上路由器组播功能的改动量较现有的方案LMS(lightweight multicast service)和PGM(pragmatic general multicast)少,因此更加接近实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多跳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组播算法,节点在数据恢复阶段存在冗余的控制开销和编码包的冗余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高效可靠组播路由算法(high-efficiency reliable multicast routing algonthm based on network coding,HMNC).该算法通过采取在数据恢复阶段用组播树上游节点的反馈信息替代下游节点的冗余反馈信息以及新增节点缓存机制等措施达到减小网络控制开销和降低数据的平均恢复时延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组播(network coding reliable multicast,NCRM)算法相比,HMNC算法在节点数据的平均恢复时延、网络控制开销等方面的性能均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3.
FEC编码在可靠Multicast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Internet差错恢复技术及前向纠错(FEC)编码的基础上,分析了可靠组播(Multicast)应用中采用FEC进行差错恢复的性能,并提出一种基于FEC的自适应可靠Multicast协议.结果表明,在通常的网络环境中,采用结合FEC编码的混合ARQ差错恢复方式,能够降低可靠Multicast通信的平均分组传送次数,减小分组重传时间,从而提高数据吞吐量,而且在通信过程中根据网络状况动态地改变预发送纠错分组数,可以使得协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的盲目性问题,通过对泛洪协议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双路径可靠路由协议(Double Parents And Reliable Protocol,简称DPRP)。该协议定义了父节点和级别值概念,利用节点的级别数和自身ID来限制数据报文在网络中的广播范围,以此减少网络路由能量消耗,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DPRP协议消除了基本泛洪协议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盲目性,极大提高了网络的能量利用率,节点自身的能量消耗降到了最低,极大地延长了节点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ZigBee网络需要将信息以多播的方式进行传递,部分节点多次传输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节点死亡,为缓解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邻居表查询的ZigBee多播路由算法.该算法结合邻居表查询和ZigBee分布式地址分配特性,对ZigBee网络多播转发节点选择进行优化,使一个节点能给多个目的节点转发信息.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减少了路由开销,节约了网络的能量,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IP网络的主要特点,重点从网络带宽、压缩技术、多播技术、传输协议、QOS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