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词典上将"意志力"解释成"控制人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是"控制"和"力量"这两个词。"力量"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控制"它。美国罗得艾兰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普罗斯提出了下面几点办法,它将有助于增强你的意志力。一、积极主动。不要把意志力与自我否定相混淆,当它应用于积极向上的目标时,将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主动的意志力能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想象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你就能坚持到底。美国东海岸有一位商人知道自己喝酒太多,然而他从事的是一种很烦人的工作,进餐前喝几杯葡萄酒似乎能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可是酒和繁重的工作使得他昏昏欲睡。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是  相似文献   

2.
对于欧洲人来说,人参是一种神秘虚幻的东两对东方人来说它是一种现实作在的宝贵药物。几千年来人参被称作是野生植物之于,据传说,人参这一植物中长在闪电击过的地方.只有“天国之火”的力量。这种植物的宝贵之处集中在根部,它根部的形状就像人的形状。人们相信人参植物的根部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作用,能使人永葆青春因此被誉为“生命之根”、“长生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相信人曼得拉草参是神创造的。他们认为圣灵在升天归去时,在地下留下像人的植物根部,把他的血液给予人类,使人类健康和长寿,当然.人参不可能是神所创造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1883年3月18日,在马克思的葬仪上,恩格斯说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4.
太空     
离子推进从从容容
  “黎明号”之所以能完成了不起的太空飞行任务,是因为它的具有创新性的离子推进系统。这个系统加速氙离子从“黎明号”尾部喷出。这一过程只产生很小的推力“,黎明号”要花4天才能把飞行速度从0加速至每小时97千米。然而,“黎明号”的离子驱动器比传统化学推动系统的有效性高10倍,因此离子引擎能持续燃烧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从而把“黎明号”加速至极高速度。尽管“黎明号”的机载氙推进剂只有425千克,它却已经实现了超过每小时3.8千米的变速。正是由于离子推进,“黎明号”才得以缓慢地逐渐“爬升”到谷神星。当它轻松进入环绕谷神星的第一个轨道时,根本无须惊心动魄、不成则败的入轨机动。  相似文献   

5.
在下一个世纪,房屋“插翅”、城市“吊顶”、触动按扭便使建筑物改变形状了。 明天的建筑是由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包括对技术、经济、人口变化、环境等因素的关注,还有设计师本身的创造力。“未来的历史”将展示下一个100年里在大量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建筑风格发展的过程。 建筑的新太平盛世(2001~2013年) 在20世纪最后几年里,美国把新的一个世纪看作是一个机会。新的建筑艺术理论和方法,打破了社会的沉静。艺术中充满了巨大的新精神的活力。 “新太平盛世”,就2000年后最初几年里出现的建筑风格而言,是一个恰当的叫法,并且,设计师们相互挑战,富于勇气、差异及个性化。公众,在一种被刺激的兴奋情绪中,要求建筑更充满想像、甚至于野性化。  相似文献   

6.
峻岭 《科学之友》2004,(6):27-27
人们最不愿意在自己的工厂、卡车或者办公室中看到漂浮的灰尘,但有一种灰尘则另当别论,它就是“智能灰尘”。不过“智能灰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灰尘,实际上它是一个有无数超微型传感器组成的监测系统,人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一个传感器都缩小到1mm3大小甚至更小,这就是“智能灰  相似文献   

7.
说到黏菌,若不是生物专业的读者也许会觉得很生疏,但近年来北国南疆陆续发现的一种“太岁”让我们认识了它的家族的来龙去脉。其实黏菌和“太岁”都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生质生物,它们具有真菌的特点,是有生命的黏菌类生物体。首次见诸报端的太岁曾引起人们诸多猜疑,也不乏迷信成分混杂其间,实际上它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异,只不过比较少见而已,《知识就是力量》2008年第11期的“中药肉灵芝”一文所简要介绍的就是这种太岁。而真正值得称奇的倒是它所隶属的黏菌,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了黏菌不为人知的神奇智能行为。  相似文献   

8.
抽水马桶水声之谜 这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寂静的冬日之夜。 突然,随着一阵紧张的敲门声,“咣当”一声门被撞开了。一群虎视眈眈的德国法西斯军人冲进了一间豪华的旅馆房间。与此同时,只听见旁边的洗手间内发出了“哗啦”一阵马桶冲水声。这两种声响仅仅相隔几秒钟。 房间里的人如释重负。德国人搜查了屋子里每一个角落,带走了几个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假设;长颈鹿之所以有那样长的脖子,是因为它要吃到别的动物所吃不到的叶子。这个答案其实有点简单。现在,纳米比亚野生动物保护局的一位高级官员罗宾·西门,发现了一种互补解释。即:长颈鹿的脖子是一种武器,用于雄鹿之间为寻求配偶而发生的冲突。当几个雄鹿共同追求一个雌鹿时,它们并肩站着并且粗暴地摇晃着脖子和脑袋敲打着对手,每一下的敲击都命中要害。尤其是当它们把力量集中到短角上时,就会去撞击对手的脖子和脊椎骨。以便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74,19(12):538-538
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一种新胶片。科研人员回想他们自力更生研制新胶片的日日夜夜,觉得应该给它起个扬眉吐气的名字,就把它叫做“争气片”。在我国科学技术战线上,常常听到用“争气”、“争光”给科研成果命名:“争气片”、“争气钢”、“争光计算机”、“争光霉素”……。每一个这样的名字,都有一段不平常的来历,都包含着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1.
人体乐器     
人体是一件乐器 从科学上说,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音乐声并可以控制的机器或物件。每一种乐器,它应该具有的必备条件是: 1.它必须能发出音乐声,包括乐音、音乐的噪声或在谐波中的超声,至少具备一种或两种;包括小到小石头,大到一个复杂的机器、合成器、管风琴等。 2.它是可以使用、可以控制的,也可以调节音量、音色等。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向以色列和沙特阿伯一共发射了80多枚改进型“飞毛腿”导弹,造成31人死亡,几百人受伤,并毁坏了一批建筑物。同导弹发明并用于战争以来的几次大规模导弹攻击相比,这些伤亡和毁坏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2月25日晚上“飞毛腿”击中宰赫兰的一个美军军营导致28名官兵死亡这一事件排除在外,“飞毛腿”的杀伤率则更是低得惊人。一些军事分析家一直把这归功于“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而宰赫兰的悲剧,也是由于“爱国者”导弹的电脑控制系统中定时误差积累所造成,但这一失  相似文献   

13.
唐錫華 《科学通报》1954,(10):95-95
1953年在上海郊区及福建尤溪县鸭墓乡两处,都发现了水稻“分枝”的现象。这种“分枝”水稻的情形和栽培环境,我们的观察与“科学通报”1954年4月号蔡以欣同志文章上所记载的相同。但是对于这种现象,我有几点与蔡以欣同志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们平时所称分枝小麦、分枝大麦的“分枝”两字,是指小麦或大麦的穗子而言。小麦与大麦的花序都是穗状花序,每一个穗有很多小穗,每一小穗又由若  相似文献   

14.
夕诚 《科学24小时》2010,(11):14-15
有一种现象,说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拍拍翅膀,便可以导致北美洲几个月后出现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世界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神人鬼     
我这篇评论用这个标题,自有道理。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感受颇深,书名叫《神之谜》。天地之间,到底有没有“神”和“鬼”呢?这本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如今却被《神之谜》的作者搅混了,因为作者的“研究”证明了“神”和“鬼”是“实在物”,也就是说,神与鬼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这就不能不议一议、评一评神与鬼了。 什么是神?“神也叫神仙、神灵、神道。它是宗教和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以及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改版后的《知识就是力量》与以前相比,在版式上,显得大气了;从内容上“版块”特征明显了;从印刷上看,显得更加精美了。我想每一个读过新旧两种版本的朋友们都会有同感的。 然而,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杂志中缺少一些时代性的文章,比如“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空前的改变,作为一种普及性的科技知识读物,应该刊登一些“网络”方面的,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文章。福建 郑慧清  相似文献   

17.
人们熟知,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微小的粒子即所谓分手和原子所组成。不久以前,人们还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原子这个词是由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就是“不可分割的”。这个名称应当意味着这样一种粒子,关于它的构造问题是没有什公意义的。当时认为我们周围的物质的无数种分子是由几十种不可变的、不可毁灭的和没有结构的“宇宙建筑的砖头”——原子所组成。但是,关于原子性质的这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已被科学所扬弃。首先是建立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问的联系——有名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系。这样一个系统的存在就表明了,在各种类型的原子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在某种形式上反映出这些原子的内在的本质。以后,又发现了基本电荷的粒子——电子,它的质量几乎比最轻的原子——氢原子的质量小二千倍。这时人们弄清楚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盲人电脑     
盲文书籍既笨重又昂贵,这就使盲人很难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与信息。至于图象材料,对盲人来说更是可及而不可望的东西。给盲人带来福音的是电子计算机。美国基金会为盲人专门开发了一种微型电脑,不仅能处理字母和盲文,也能处理图表、地图等图象材料。盲人电脑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终端装置,通常的CRT对盲人毫无用处。盲人电脑的“CRT”由多达16000个塑料“钉”构成,可在12英寸的“屏幕”上显示相当盲文书一页的资料。为了形成所要求的符号或格式,这些塑料“钉”可根据控制升起一些,犹如盲文一样供指读。控制机构是水平布置的几排锁止杆及竖直布置的数排升降杆。当把一根锁止杆拉下时,相应一排的显示“钉”便可由升降  相似文献   

19.
几个世纪以来 ,一种名为“鼻涕虫”的害虫一直对全球的蔬菜种植业构成极大威胁 ,并造成农业减产。现在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名为“SlugBot”的专用于捕捉“鼻涕虫”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每小时可以捕获 1 0 0只甚至更多的“鼻涕虫”。它每天在黄昏之后开始工作 ,因为那时是“鼻涕虫”最为活跃的时期。“SlugBot”的研制人员称 ,之所以选择“鼻涕虫”作为机器人的打击对象是因为“鼻涕虫”数量庞大 ,体积也较大 ,便于机器人搜寻 ,而且“鼻涕虫”自身可以发电 ,并可将捕获到的“鼻涕虫”转化为电能。这一高 2…  相似文献   

20.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