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利用蜡下油资源,开展了蜡下油异构脱蜡生产Ⅱ、Ⅲ类高档基础油的工艺研究。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PIC-802异构脱蜡催化剂对减二线蜡下油馏分进行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氢工艺试验。在加氢预处理单元体积空速1.0 h~(-1)、反应温度375℃,异构脱蜡单元体积空速1.0 h~(-1)、反应温度365℃的工艺条件下,蜡下油原料经过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工后可以得到6cStⅢ类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基础的倾点-18℃、黏度指数122、收率58.36ω%,为蜡下油原料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渤中19-6凝析气藏的成因类型,利用同位素、轻烃参数、金刚烷参数等方法,系统分析渤中19-6凝析气藏,深入研究其形成机理,认为:渤中19-6气田天然气干燥系数较低,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分布在1.50 %左右,综合判断属于偏腐殖型高熟气;渤中19-6气田凝析油双金刚烷含量较高,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较低,指示渤中19-6气田凝析油为高成熟原油,且计算原油裂解程度低于20 %,对天然气的贡献量有限,渤中19-6气田天然气主要为干酪根裂解形成。  相似文献   

3.
油气不同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及地层中岩石、矿物选择性吸附造成的色层效应使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其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为利用油气地化特征探讨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该原理对莺琼盆地崖 13 1气藏天然气甲烷δ13C1值及凝析油族组分 (烷烃、芳烃、胶质 )、C6化合物 (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 )等的相对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气藏中天然气甲烷及凝析油族组分的δ13C1值由西到东呈现逐渐变轻的趋势 ;凝析油中极性相对弱的组分含量逐渐增加 ,极性相对强的组分含量逐渐降低。这表明崖13 1气藏中的油气应主要来自一号断层西侧的莺歌海盆地 ,其运移方向是由西以东。对莺琼盆地东方 1 1气藏天然气甲烷δ13C1值的研究表明 ,该气藏主要是由下覆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向上运移到浅层形成的 ,气藏中大部分天然气的垂向运移距离在 2km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气不同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及地层中岩石、矿物选择性吸附造成的色层效应使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其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为利用油气地化特征探讨油气运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该原理对莺琼盆地崖13-1气藏天然气甲烷δ^13C1值及凝析油族组分(烷烃、芳烃、胶质)、C6化合物(正构烷烃、异构烷烃1、环烷烃、芳烃)等的相对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气藏中天然气甲烷及凝析油族组分的δ  相似文献   

5.
粉末冶金陶瓷模工艺是一种先进的过净形成形工艺.本文报道该工艺中一种新的脱蜡技术.采用快速加热、管径集中热量和定向导热传热综合方法,在陶瓷模和大部分蜡模材料处于较低温度下,使蜡模材料来不及发生显著的热膨胀而直接蒸发,得到脱蜡干净、外形完整的陶瓷模.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不同衰竭速度长岩心衰竭实验的基础之上,引入凝析油组分分析,研究不同衰竭速度对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凝析油中重质组分的质量分数随衰竭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开采速度对天然气的采收率影响不大,对凝析油采收率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非平衡相变的影响,使得衰竭速度越大,气、液分离的非稳定性越强,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越低,累积采出的凝析油就越多;因此,较大的衰竭速度有利于提高天然气和凝析油的采收率,降低凝析气藏在地层中的反凝析液饱和度,对缓解地层反凝析污染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氯酸-重铬酸钾无汞测铁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以高氯酸代替经典方法中的二氯化汞氧化过量的氯化亚锡,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2 的无汞盐测定铁矿石中全铁的新方法。用该法测定了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其相对偏差为0.09%,且测定结果与经典法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8.
应用Van Soest法和常规法测定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用凡氏法(VanSoest法)测定饲料试样,可分别测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NDF、ADF的真实含量,而常规法只能测出粗纤维含量,可消化成分未能体现,故凡氏法优于常规法,本文通过测试样品数据比较,初步认为凡氏法将可能代替常规法测定纤维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等手段,研究了南阳常三线、常四线、减一线、减二线蜡下油和减三线蜡下油经酮苯脱蜡、脱油得到的5种蜡(A、B、C、D、E)的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蜡A、B、C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在90%以上,蜡D、E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65%和30%左右。蜡B出现1个固-固转变,蜡A、C、D、E存在2个固-固转变。在常温下,蜡B为正交晶体,蜡A、D、E为六方晶体,蜡C为正交晶体与六方晶体两相共存。  相似文献   

10.
凝析油含量是凝析气藏评价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当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确定凝析油含量:利用生产数据、利用全组分分析数据.前种方法需要参数少、易获得且与生产实际比较符合,但计算的凝析油含量受分离器条件影响大;后种方法计算精度高但需要数据多且与生产实际有偏差.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敏感因素分析,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根据新项目评价时间短、资料有限的情况,给出了估算凝析油含量的思路,为凝析油含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废弃凝析气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凝析气田开发主要采用衰竭和注气两种开发方式.在我国除少数气田采用注气开采方式以外,衰竭式开采是主要开发方式.注气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广泛应用受到限制;而衰竭式开采凝析油采收率低,对于凝析油含量高的气藏开采效果不好.注水开发凝析气藏是一新的开发方式,在国内对此方面研究较少,值得探索.此次研究以大港板桥废弃凝析气藏室内岩心注水驱替实验为基础,对水驱的可行性及其机理进行探讨.实验表明: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收率最高可分别增加3.39%和10.11%;较高速度下注水效果好于在低速下水驱效果;存在一最佳注水量;在废弃压力条件下注水效果优于复压后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含凝析油凝析气田,开发过程中反凝析污染对气井产能的影响一直没有准确的定论。为了掌握反凝析污染的严重程度,需要对气藏流体相态进行准确研究。因为凝析气藏流体的取样方式对流体的代表性有很大的影响,故取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苏里格气田现场数据及测试情况,分析了三种凝析气藏取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准确测试了苏里格气田凝析油含量及其闪蒸测试条件,并通过室内全直径岩心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对苏里格气田凝析油污染程度做了测试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苏里格气田这类低渗低含凝析油气田来说,取样方法至关重要,建议采用井口取样的方法对井底无积液的高产井进行流体取样且应采用液氮深冷的方式保证凝析油含量测试的准确性。岩心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显示近井地带凝析油污染尤为突出,伤害程度最高可达50%。本研究中关于凝析油含量及其对地层污染的结论均高于以往研究,有一定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塔东英南2气藏气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南2凝析气藏天然气属富氮湿气,烃类气体体积分数一般为78.86%~87.67%;甲烷68.92%~76.67%,重烃气体为9.17%~14.01%,非烃气体氮气为13.89%~21.07%,甲烷和乙烷的碳同位素分别为-38.6‰~-36.2‰和-30.9‰~-34.7‰.根据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的特征,认为英南2凝析气藏的天然气来源于高过成熟的下古生界海相寒武系—下奥陶统腐泥型干酪根形成的原油裂解气,同时应用ln(C2/C3)-ln(C1/C2)及δ13C2-δ13C3与ln(C2/C3)判识模式也印证了英南2气藏气源为原油裂解气,气藏凝析油中存在高含量的金刚烷,指示原油经历了裂解,裂解程度为80%~9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天然气热值水流法测定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各实验测量参数对实验整体误差的影响情况。针对其中燃烧冷凝水量、进出水温差、燃气燃烧总量、燃气折算系数等4个参数对天然气低热值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降低,而燃烧冷凝水量的测量精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等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延长测试周期,提高实验测试过程中燃烧冷凝水量、进出水温差、燃气燃烧总量等参数的测试精度后,可有效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整体实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B·A依顿和R·H加柯比利用美国27个凝析气藏的PVT实验分析资料,以及我国大港板桥、前苏联卡拉达格等凝析气田完井测试的原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原始气油比和凝析油的相对密度等资料,提出了应用多元回归法推导出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的采收率预测新经验公式,公式特别针对我国凝析油含量在400 g/m3以下,废弃压力大约3.4 MPa的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根据C4~C7轻烃的成分指出四川盆地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中的油的来源,然后再与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相互印证,共同判断气源。这一方法特别对混源气的气源判断是很合理的。 四川盆地一些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以往都认为是自生自储的。然而用本方法判断气源后,我们发现,混源气是非常普遍的。从天然气的运移特征来看,盆地中下三叠统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的聚集往往都与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根据C4~C7轻烃的成分指出四川盆地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中的油的来源,然后再与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相互印证,共同判断气源。这一方法特别对混源气的气源判断是很合理的。 四川盆地一些含油(凝析油)的天然气藏以往都认为是自生自储的。然而用本方法判断气源后,我们发现,混源气是非常普遍的。从天然气的运移特征来看,盆地中下三叠统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的聚集往往都与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凝析气田开发主要采用衰竭和注气两种开发方式。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注气,应用受到限制;衰竭式开采凝析油采收率低,对于凝析油含量高的气藏开采效果不好。凝析气藏注水开发是一新的开发方式,国内对此方面研究较少,值得探索。以大港板桥废弃凝析气藏室内岩芯注水驱替实验为基础,对水驱的可行性及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收率最高可分别增加3.39%、10.11%;较高速度下注水效果好于在低速下水驱效果;存在一最佳注水量值;在废弃压力条件下注水效果优于复压后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港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属典型的异常高温凝析气藏,地层水高压物性是开发这类气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给出了一种实验测定异常高温凝析气藏地层水高压物性的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气藏中板深7井和板深8井地层水高压物性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板深7井和板深8井地层水中含气量和地层凝析气中饱和含水量较高,在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板深7井地层凝析气中含水量达到饱和,地层中可能存在游离水,板深8井地层凝析气中含水量未达到饱和,地层中不存在游离水。结论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在生产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地区在三叠纪、石炭纪和奥陶纪地层中已发现的 1 6个凝析气藏的凝析油含量变化范围大 ,其天然气组成具有过成熟干气的特征。通过 PR状态方程对过成熟干气与地层原油不同比例的混合体系 PVT相图模拟计算表明 ,晚期过成熟干气的大量混入 ,对油气的成藏相态有显著的影响。根据轮南低隆地区的地质特征 ,综合分析了凝析气藏形成机理、相态成因和过成熟干气富化为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