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ε物质、B物质与"编外"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和焦一宫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的相互联系,推广了ε物质、B物质的概念。它们实际上是亚夸克模型和preon模型中“编外”玻色子。进而对电子衰变,味荷破坏电荷不变的轻子转换,轻子-夸克对称,超对称以及质子衰变的物理机制给出了自然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亚夸克模型,轻子型夸克和一种简单的夸克-轻子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最简洁的rishon亚夸克模型,讨论了由此可以组成的各种玻色子和费米子。这可以导出轻子型夸克及一些新粒子,进而提出一种简单的夸克-轻子复合结构的动力学模,如此可以不引入色,并与已知的粒子质量关系,衰变道一致,最后,简单探讨了中微子有质量的某些总是春与相对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Dirac大数D,Planck大数A唯象地计算了电磁相互作用常数α值,结果与惯用值很好相符.在轻子的亚夸克结构动态模型中,因亚夸克运动使轻子发生等体积表面形变产生电磁作用对称破缺,从而产生“反常质量”,“反常电荷”,则α值将不再是常数,是可变的.由Δme反>可计算ΔQe反反的值,由Δme反>和ΔQe反反算出的“反常磁矩”,与实验值相近.最后也讨论了Planck尺度的量子条件.  相似文献   

4.
用Dirac大数D、Planck大数A计算了电子的反常质量Δme、反常电荷ΔQe、反常磁矩Δμe,据此算出电子的半径re≈10-16cm与实验很好相符.中微子也有反常,反常量是轻子亚夸克结构动态模型的必然结果.且反常Δme、ΔQe间存在相互关联,满足质-荷联合守恒律,据此亦可定出ΔQe的结果.若把电子视为可压缩性极小的量子液滴,其内的亚夸克在平衡位置附近作谐振动导致了电子等体积表面形变,产生的电、磁对称破缺是出现反常量的根源.电子可视为谐振子系统,可估计出(Δre)/(re)的相对量值非常微小.  相似文献   

5.
长期受实验支持的标准模型,它的某些基本原理最近已受到实验事实的责难.如:EMC组发现的EMC效应;CLEO组发现的味变中性流夸克转换过程;CDF组发现夸克有结构的迹象及HERA的HI和ZEUS机发现的〖AKl-〗-q共振预示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物理;超神冈实验指出中微子有质量、混合和振荡;多家实验发现光子的夸克/胶子结构,轻子有“反常磁矩”等.这些实验事实都背离了标准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其重新审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实验显示精细结构常数α=e2/c是可变的,e,,c 3个量中哪一个改变而导致α改变是当前难题之一.在电子取静质量的情况下,由Dirac大数D、Planck质量mPl和Planck大数A算得α≈1/137.313,与惯用值α≈1/137.036符合很好.在动态情况下,电子的电量e将随电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则精细结构常数α是可变的.据轻子结构的亚夸克动态模型,轻子将出现“反常质量”、“反常电荷”、“反常磁矩”等效应,计算得到的与“反常电荷”相关的“反常磁矩”和实验值相符,可以认为电子电荷改变是由电子的“反常电荷”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宇宙早期粒子与现时粒子的质量、半径和电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入宇宙早期核子概念,讨论了它与现时核子的质量、半径间存在的差别,多成份宇宙中的其它粒子e、vc、γ,也同样存在这种差别,据此计算了三代轻子的“反常质量”与“反常磁矩”,现时轻子的“反常磁矩”反映了轻子存在亚结构的可观测效应,宇宙早期轻子的“反常磁矩”被大削弱,可视为类点粒子。  相似文献   

8.
Top夸克的质量为 mt=1 74.3± 3.2± 4.0 Ge V,它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基本粒子 ,其主要衰变道为 t→ W b,其中 W 玻色子可继续衰变为夸克反夸克对或轻子中微子 .最近的 CDF实验表明 ,top夸克衰变到轻子和中微子的分支比为 :Bexp(t→ e veb μ vμb) =0 .1 88± 0 .0 4 8,这一实验结果与标准模型的预言 0 .2 2是相符的 (以下用 Br代表 B(t→ e veb μ vμb) ) .Technicolor(TC)理论中不含基本的标量场 ,属于电弱动力学破缺理论 .Topcolor帮助的 Technicolor模型 (TC2 )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一种 TC模型 .TC2模型中 top夸克的质量主要来…  相似文献   

9.
文中引进右旋中微子单态,以使轻子与夸克完全对应,而与实验不相矛盾。同时,引入可能的轻子与夸克的第四“代”,以构成四“代”模型。从具有对称性的L出发,讨论了轻子与夸克的质量关系,并予言了上夸克的可能的质量。得出规范玻色子的质量公式及其与费米子的相互作用形式,理论结果包含了Weinberg-Salam模型的结果,保持了中微子无质量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反轻子-夸克共振态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HERA发现〖AKl-〗-q共振态可能是e+-d共振,该事例非标准模型(SM)所预期,与亚夸克层次有关.用价-海亚夸克混合模型和Preon模型给出的“编外”粒子研究〖AKl-〗-q共振态的物理机制,结果发现:产生〖AKl-〗-q共振的物理基础是由于“编外”玻色子中存在具有B+2/3物质性质的“反轻子型夸克”,在反轻子和夸克之间传递相互作用的是具有ε物质性质的“编外”玻色子,在ε物质的相互交换下〖AKe-〗-d共振与〖AKν-〗e-u共振可以相互转变,并与早前的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相符.反轻子-夸克共振;ε物质;B物质;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  相似文献   

11.
12.
据焦一宫提出的夸克、轻子的亚克三体结构模型和推广后的Preon模型,讨论了超对称性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分析了编内费米子和“编外”玻色子间具有的正、反两界粒子一一对应的超对称关系,且正、反两界粒子分别满足SUf(3)群和SUf(3)亚群对称,从而人为最近观测到的质量m^′>50mp的奇异粒子是“编外”轻子型夸克q^′及q^-′的复合态H′(q′,q^-′),发现l^--q共振是“编外”玻色子中存在“反轻子型夸克”Sc^ 2/3(bc,g^-)的必然结果,可能是对亚夸克物理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现时粒子的超对称伴子质量和轻子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两类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算得的3代粒子质量及宇宙早期核子与现实核子质量的关系式,计算了宇宙暴胀时产生的3代粒子的超对称伴子质量,它们填充了175~1014GeV的质标区.利用研究光子结构的类似方法,分析了轻子的夸克/胶子结构图象,其结果尚待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5.
τ-→μ-Ф(ω)衰变可用来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具有轻子味破缺(LFV)的新物理.在双黑格斯二重态模型Ⅲ(2HDMⅢ)下对这些衰变的企鹅图效应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企鹅图的贡献可将衰变分支比提高到目前的实验上限,其中光子企鹅图的贡献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并不是完美的,对大气中微子流和太阳中微子流的测量提供了中微子振荡的证据,证明中微子非简并的质量和混合.研究了Hung模型,并计算了muon衰变的振幅.  相似文献   

17.
我们建议;最近由L3蛆报告的60GeV新粒子是来轻子激发态的衰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支持这一建议。我们估计M_μ·78.8GeV,M_c·88GeV。还提出了些有待进一步实验检验的预言。  相似文献   

18.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虽然包含了CP破坏,但其不足以解释宇宙中观察到的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现象,因此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中的CP破坏机制、寻找CP破坏的新起源已经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LHC实验上构造CP-odd可观测量的困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CP-odd可观测量的构造方法,接着按照量子场论的基本原理,构造了τ轻子CP破坏的有效拉氏量,从而为研究与τ轻子相关的新物理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对粲夸克偶索性质的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QGP中粲夸克偶素产额压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