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1-51
该课题针对上海城市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重点改善城郊地区水环境质量为突破,依托相应的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了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研究。依托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课题负责人:徐祖信;其他主要完成人:黄沈发、屈计宁、李怀正、李小平。课题编号:2003AA601020,2006年2月验收结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6):47-47
“大庆市黎明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2003AA601090)是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之一,依托单位为大庆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管理处,由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担。课题主要目标是:以源头控制和生态改善为基础,充分利用流域内的特有水文与地理条件,重点解决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含油水体净化、河道一湖泊水质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流域水系水质监控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技术关键,借助示范工程的合理配置,实现黎明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和水环境改善,为寒冷地区水环境的改善、湿地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可推广利用的技术与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4-54
本课题针对苏州河网城市特色和城市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城市河网区滞流水体的水动力改善为纽带,根据城市河网水体污染程度的空间差异性,考虑古城民居及园林独特风貌的景观要求,集成原位或异位的生物净化组合技术、水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及长效运营政策管理保障,形成的河网水体及园林水体的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的集成技术。课题依托单位:河海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参加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京河海南自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水文勘测局苏州分局;负责人:严以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0-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是依托于天津市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联合国家水中心、南开大学、天津环科院等单位参加研究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2003AA601030)。课题负责人:李健,其他主要完成人:陈双星、颜秀勤、唐运平、孙红文,于2006年1月验收结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2-52
由山东省淄博市孝妇河综合治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做技术负责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中“淄博市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课题(编号:2003AA601080)于2006年9月15日顺利通过了验收。课题主要参加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淄博市水利与渔业局;课题负责人:丁守森,课题技术负责人:胡洪营;子项课题负责人:刘翔、杜鹏飞、何苗、施国庆。  相似文献   

6.
2002年8月,武汉市以"科学的整体方案"和首创"水经济"的理念成为"水专项"中"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与示范"项目的首选城市,承担"武汉市汉阳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以下简称"武汉水专项")的实施.通过招投标,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联合北京大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和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联合体中标了"武汉水专项"子课题"受污染城市水体修复技术与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水体修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8-48
“北京城市北环水系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3AA601010)课题将特大型城市中心区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与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流景观用水有机结合,以河湖系统为整体,以强化处理为技术手段,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各组成因子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了城市水环境生态机制的恢复和重建,建立了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方法、城市河湖水体水质改善技术方法、城市中心区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城市河湖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法及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4):44-44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市污水量将愈来愈大,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城市污水处理的任务愈来愈重,国家面临的经济负担也愈来愈大。为了防止水环境污染,国家863计划“城市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与示范(2003AA601110)”课题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沌口污水处理厂内建立试验研究基地,针对开发区的城市污水,研发高效低耗、经济实用的污水生物/生态处理工艺技术,为开发区及其它地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撑。该课题的研究,对于经济有效地处理城市污水、提高水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高速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参加单位为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章北平教授为课题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研究工作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研究所呈现的"机制微观化"、"过程安全化"、"技术集成化"和"系统生态化"等基本特征,总结出污染物的去除与转化、化学物质能源化以及再生水循环过程的生态风险控制等在城市污水再生与循环利用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为促进我国城市水系统可持续发展而应重点开展的4个研究方向:(1)污水再生及循环的物质转化与能源转换机制;(2)再生水生态储存与多尺度循环利用原理;(3)城市水系统水质安全评价与生态风险控制方法;(4)基于"再生水+"的可持续城市水系统构建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7-28
该课题是“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课题之一,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针对湖荡具有低污染水处理功能的特征,可兼容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等有利的生态环境条件,提出太湖流域湖荡湿地重建、生态修复总体方案;以河湖相联典型的复杂湖荡滆湖为重点区域,研究出、入湖河口区水体污染强化净化技术、湖荡浅水区植被恢复与湿地重建技术、滆湖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技术,形成湖荡湿地生态修复与重建成套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改善滆湖水质及生态环境,为削减入太湖污染负荷、改善竺山湾及太湖水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以典型城市景观湖泊杭州西湖为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引水调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为太湖流域内类似湖泊的水质与景观改善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水平,统筹利用城乡污水处理资源,针对城郊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人口集中,生活污水易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城乡生活污水共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南方丘陵地区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分散式污水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特点,研发适合村落聚集区的生活污水节能处理和分质回用关键技术;针对东北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污染严重等特点,研发适合当地冬季低温条件的低成本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分别在上述典型区域进行技术集成和关键装备开发,并开展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4):55-55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深圳经济特区创立初期组建的环境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保新技术开发及推广、环境管理及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依托于该所的国家863计划“深圳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于2003年6月启动,2006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48-50
国家863重大专项“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2005AA601010)以入湖河流为主轴,首次针对河流与水环境密切相关的汇聚、输移、转化、沉积、冲刷、延展、流水生态等特性,从水力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相互交联的多个层面出发,在我国重富营养型湖泊滇池分别按主河道和旁路处理的布局实施了上连集水区,下贯受纳湖湾的污染河道和河一湖复合系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化技术研究,提供了成套、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中国的水环境仍然处在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过程中,“水少、水脏”仍是普遍情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客观的“水少”——中国人均水资源先天不足z,而目前的发展方式导致单位GDP增长的用水量较大,以致水资源被过度利用,难以使天然水体保证足够的生态用水量;二是主观的“水脏”——中国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治理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大量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是水专项中《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无害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术研究与工程示范》课题的子课题(2009ZX07317-003-04),课题针对我国各地对污水厂污泥减容减量、稳定化和无害化共性技术的需求,重点研究湿污泥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成套技术与设备,以及焚烧灰综合利用途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焚烧新技术.该项技术包括热灰直接干化-余热间接干化复合干化技术、污泥干化和焚烧耦合技术、热灰分配与控制技术、余热利用技术以及污泥一体化焚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利用研究成果建设了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100吨/ 日湿污泥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示范工程,子课题于2013 年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22,24
本课题总体目标是针对石羊河流域水环境破坏、生态严重退化的现状,衔接国家正在实施的多项石羊河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课题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难题,以民勤县为重点在石羊河流域综合集成沙漠化防治、生态恢复、节水和高效绿洲建设等技术,形成云-山-河-漠和谐共生的流域模式.有效遏制生态退化、根治风沙危害、确保流域水和生态安全,促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4-54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目前水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水危机。加强水污染控制和污水的再生利用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膜一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近年在国际国内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8.
1 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了天津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状况,跟踪国际水资源循环利用动态,研究了再生水灌溉与作物生长、对农业环境及农产品安全影响等问题,为规范再生水灌溉行为,对再生水水质、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等提出了要求,制定了《城市污水再生回灌农田安全技术规范》、《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两项国家标准和天津市地方标准《城市再生水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2008BAJ08800)的课题之一。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村镇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的开发集成,建立村镇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提出耕地质量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质量遥感监测与预警服务系统,形成有关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系列标准和监测技术,为科学编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村镇住宅建设用地、加强村镇土地利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村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8):32-33
该研究属“十一五”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之一,本课题将在“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流域污染控制理念指导下,从环境管理的两大技术支撑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人手,围绕当前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风险评价存在的种种问题,研究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与环境风险评价技术,为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从环境标准管理向环境风险管理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