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來,使得美國十分苦惱和礟牡囊粋€問題是:由於美國‘禁运’政策而大吃苦頭的西歐國家愈來愈强烈地要求扩展东西方貿易了。以蘇聯為首的和平民主陣營促進东西方貿易的重大努力,在西歐國家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些國家都急於擺脫美國强加在他們身上的‘禁运’的枷鎖,以免它們的經濟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機。美聯社在三月四日說:关于增加东西方貿易的說法已經在西歐引起了很大的波動,特別是英國⒎▏推渌S多國家的工業家代表團在最近几个月中都拿着他們的訂货本擁到莫斯科去?畵绹  相似文献   

2.
在未爲正文以前,我想應當來個帽子。幾天前,本刊编者先生來訪,他說:“世界知識每期對於當時的國際問題,總要加以分析或介紹,使讀者可以得到清晰的認識,现在澳洲總理萊昂斯在英帝國會議中,居然提出了太平洋各國互不侵犯公約的建議,這是值得注意的,因此,下斯的世界知識將有幾篇關於這個問題的文字,打算請你寫一篇蘇聯對於太平洋集體安全制度的態度”這對於我是很清楚的,編者先生所以給我出了這個题目,就因爲我才從蘇聯回來。但是,無論我從蘇聯回來的久暫,现在總算是不在蘇聯了。若在蘇聯,這篇文章是很容易寫的,只要讀讀蘇聯報紙的社論或是看看蘇聯外交當局所發表的意見,再不然,訪晤蘇聯人士,提詢幾個問題,那末蘇聯對此問题的具體態度,便不難一把捉住。然而我已經離開蘇聯而回到中國了,此刻沒有现成的材料足資應用,因此,寫這個题目,不論是否新從蘇聯回来的,同檬要免不掉去推測。但,我的推测是有根據的推測,而不是向壁虚構,因而我雖不敢說是‘言必有中,’可是總希望是‘雖不中不遠矣。’以上算是引言,现在言歸正傳。  相似文献   

3.
這一張漫画内人物,都是今天美国共和黨內的重要角兒,他們對今天美国的内外政策,有着極大的影響。聰明的读者们,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來嗎?  相似文献   

4.
第四個五年計劃史太林在他的競選演說裏,曾舉出一些材料,來說明以往蘇聯的生產發展情形。同時,他又縣起了今後的五年計劃的鵠的。根據史太林所說,一九一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年——俄羅斯的生産數字如下:  相似文献   

5.
對於支配着千百萬日人的少數美国人說來,那困難的工作,更因這先前的敌人的欺騙心理學而弄得更加為難了。日本人心理最诡谲的一面,表現於他們俯首降服,表現於他們現在對征服者的態度——這種態度,用例子来說是比分析更容易明白的。下面的故事,是美国‘新聞周刊’東京分社社長潘庚汉(Compton Pakenham)君實地觀察的報道。  相似文献   

6.
在‘鐵幕’發明家戈培爾博士死後,邱吉爾很快便檢他的牙慧,一再搬用‘鐵幕’這個名詞,以表示爵士們、財閥們、原子戰略家們對於蘇聯的猜疑。各國以反蘇為處世哲學的人們也很樂於沿用。似乎說,在封蘇聯和對東歐諸國的戒备线以至封鎖線之外,真有那麽一重看不透的鐵幕一般。然而美國的記者們竞把‘鐵幕’和美國自己的外交政策聯結地放在一道,這實在是嚴肅性的幽默。原來這兒產生了名記者皮爾遜所說明‘美國政治上的劃時代事件!’  相似文献   

7.
圖說 戰後歐洲局勢演變中,美英與蘇聯最後發生碰擊的一個問題,是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控制權的問題。这一問題,与南斯拉夫、希臘、伊朗等问題,同樣具有爆炸性。 這問題背後的一個基本動向,是:英国,現在加工美国,歷來的基本政策,是要把俄国封鎖在一塊大陸之内,不給它以出海口。而舊俄以至現在蘇聯的要求,則是需要適當的不凍港口和出海通道。蘇聯另有一個重要的考慮:  相似文献   

8.
顧名思义,冰島似乎是一片冰天雪地,气候非常寒泠。事实並不是这样。剧团在11月底逗留在雷克雅未克的一週中,温度經常在零上二、三度。当地人說他們終年也很少見雪。据冰島人告訴我們,原來冰島的名称还有一段有趣的來源:約在八、九世紀冰島被發現的时候,最初的殖民者不希望別人也來对这个海島發生兴趣,因此替它取个名字叫冰島,以使人望名  相似文献   

9.
米高揚在苏联共產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發言中,有一段話說:“让那些以他們今天的財富、以他們的‘美国生活方式’而誇耀,而自負的美國人也知道这一点(指苏联人民在第六个五年計划时期將如何在通向共產主义道路上迈進一步——作者),讓他們來同我們在这一方面進行比賽吧,要叫他們相信:什么地方为人民的福利做的工作更多,什么地方的生活方式更好。”这是多么入情入理的、扣人心弦的、勇敢、豪迈而又誘人的詩句啊!  相似文献   

10.
六第二天,當墨索裏尼和他的部長们被捕的消息傳出時,與他的被捕有關的故事,有附近的鄉間、科摩、和米蘭等地流行開來。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不真實的。報紙上的報告也與實際相去很遠——甚至把他被捕的地方都弄錯。少數眼見各種情形的人留在當地,他們大致不肯說實在的情形和他們自己所執行的任務。 傳說之一,雖有多人相信,但並不正確,據說,墨索裏尼一在德國護送隊中被發现,便被人脚踢,受種種虐待。經過在墨索和唐果澈底的調查,與幾個參加逮捕工作的人坦白而親切地說過話,才知道,事實上遊擊隊  相似文献   

11.
近年來,世界人士地於蘇聯的注意,主要是它的和平外交的發展。但是自從去年底紀德發表了從蘇聯歸來一書之後,蘇聯內政上的一切設施,也受到世界的廣泛注意了。從去年十二月起,蘇聯已有了一個世界最民主化的憲法。在最近,蘇聯又把第二屆五年計劃提早完成了;今年更是蘇聯革命成功的第二十週年。這樣,對於蘇聯内部的建設與文化上的發展,是值得我们特別注意一下了。這裏刊载兩篇文字:一篇是講一個偉大的運河工事的完成,另一篇是講一個民众教師對於工人教育的試驗:其中全是實際材料,没有空論,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最近蘇聯在建設戰线與文化戰线上的發展。——編者  相似文献   

12.
最近日本與蘇聯的关系,顯呈一種滑稽可笑的矛盾現象:一方面,日方統治層竭力宣傳兩國日趨親善;别方面,事實證明不但这些宣傳全是夢想,兩國间紧張局勢且反有增强的趨勢。首先,三月十日合衆社從巴黎發出了由上海轉來的“東京權威方面”消息,據說日本與苏联“正在談判互不侵犯協定”,並儼然若有其事,舉出一些“雙方提出的條件”。日本的是:(一)蘇聯中止援助中國国民政府;(二)中止援助中國共產黨軍隊;(三)承認满洲国;如果蘇聯答應,日本願以承認“蘇聯在新疆的勢力”來交換。這些正是日本片面夢想的自白,猶不足異。最荒謬絕伦的是據传蘇联“提出的條件”:“(一)要求承認外蒙獨立;(二)要求承認瓜分波蘭;(三)劃北滿为非武裝區域;(四)管理自滿邊至哈爾濱的鐵路!”它們荒謬到什程度,我們暂时且不討論它,只要指明完全是造谣生事者的夢囈。  相似文献   

13.
誇耀今年七月七日,是美利堅合衆國宣佈獨立的一百七十週年紀念日,杜魯門總統特地選擇這一天,作為給與菲律濱獨立的日子,其目的自然是企圖藉美國獨立的光榮意義來點綴菲律濱的‘獨立’。意思就是說:一百七十年前,美利堅合衆國掙脫了英國的束縛,獲得了完全的獨立自由:而在一百七十年後的今天,美國更發揮了其爭取獨立自由的光輝傳統,‘自動’給與菲律濱以‘獨立’民美國‘新聞週刊’對於菲島獨立的誇耀,甚至要以此來向英國和蘇聯示威了。它說: ‘一個國家自動將獨立許給一個種族不同資源豐富的殖民地民族,在近代歷史上還是一個創  相似文献   

14.
讀者與編者     
奇松先生(益都): 來信態度很坦白,我們很欽佩。討論問題,見仁見智,各有不同,大家儘可發揮,這就是民主精神。來信所說,‘所謂民主,所謂法西斯,不是拿空言就可以騙騙老百姓,還是要拿事實出來表现,才能夠說服人心哩  相似文献   

15.
近幾個月來,蘇聯續把潛水艇送到海参崴。我们知道蘇聯的海上艦队數目很小,戰門力也較薄弱,那末,這個堅強的潛艇根據地的出现,實際上也就成爲蘇聯在太平洋的海軍力的骨幹了。潜水艇隧也許將成爲蘇聯在還東戰略上的最重大的武器。不過,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世界著名經濟學者瓦爾加(E.Varga)所作,原載本年三月十四日蘇聯Pravda报。大意是說目前资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極不平衡。英美的情形,比較良好,但兩國人士却不樂觀,憂慮着新恐慌的到來;法國瑞士荷蘭捷克等国,都還沒有醫好一九二九年所爆發的恐慌;德日意三個侵略國家,却都進入戰事經濟的狀态,日本年來工業生产,已經激减,德國食物,尤其缺乏,二国人民都過着極度困苦的生活。要知道現在世界經濟的趋勢,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资料。——譯者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一月七日,是蘇聯十月革命二十九週年紀念日。這一天蘇聯全國人民,在各地均舉行慶祝,莫斯科紅場上并有盛大的閱兵典礼,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团主席日丹諾夫,向全國民眾作了报告。日丹諾夫指出,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曾蒙受着最嚴重的损失,他說:‘在我們祖国的歷史上沒有一次戰爭像这一次战争那樣帶走了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新人的科学概念,开始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随着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辯証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共产主义学說的确立,他們同时也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出現和培养新人的問題。他們在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識形态》中,批判德国小資产阶級主观唯心主义者施蒂納的反动思想时說:施蒂納反对共产主义,“施蒂納在此认为,那些使社会革命化并把生产关系和交往形式置于新的基础之上即置于作为新人的他們自己、他們新的生活方式之上的共产主义无产者,依然是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著名記者約翰·根室說: 殖民主义者对待非洲人民分为三种态度:老派是“敲他們的脑袋”;新派是“同他們一道喝杯茶”;中間派是“牵着他們的手走”。派別虽多,都出自一个娘胎。  相似文献   

20.
蘇聯耗費了四年的光陰來擊潰德国的作戰機構,但是要使她重建德国在蘇聯境內所作的破壞,那又需要多少時间呢? 在這一代蘇聯人的生命之中,蘇聯的土地已經是第二次遭受到破壞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造成的损失,其程度尤遠過於第一次大战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国軍隊,澈底或者部份地焚燬破壞了一千七百十个蘇联的城镇,七萬座村莊,使二千五百萬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