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湾战争到1月31日已进入15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出动各型飞机32600余架次,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30余枚,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袭击。其空军作战飞机主要由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和土耳其起飞从伊拉克南部和北部进入,  相似文献   

2.
海湾战争一开始,战俘问题就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1月21日,伊拉克方面宣布将20多名美国及其盟国的飞行员送往伊拉克城市居民区和经济设施等处关押,以阻止多国部队对这些地区的轰炸。多国部队方面则表示,伊拉克把战俘关押在军事和战略目标作为“人体盾牌”,  相似文献   

3.
海湾战争的第一枪是由美国战列舰打响的。在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的飞机发起攻击之前,“密苏里”号战列舰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向伊、科境内的目标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据美军宣称,命中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自1月17日开始的“沙漠风暴”行动进行到第5天时,美军和多国部队总共出动7000余架次的各种型号的飞机轮番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所有伊军事和战略目标进行狂轰滥炸。据外电报道,伊拉克空军、导弹基地和防空力量遭到重创,  相似文献   

5.
美军在海湾战场部署的50多万大军,80%是靠空中力量运送的。在42天的作战中,美军共出动飞机近11万架次。美军巨大的运输机群和大型运输舰,迅速完成了800多万吨作战物资器材和武器弹药的运输任务,保障了多国部队的作战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对此西方军事评论家指出:“如果没有‘西班牙航空母舰’(指美在西的军事基地)的有力支援,多国部队制定的海湾战争战略,不可能会于1月17日顺利实施,并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相似文献   

6.
空袭仍进行,地面未开战(详见本期《半月战况综述》) 2日经过36小时激战,多国部队收复沙特边境城镇海夫吉。美国副总统奎尔称,美国将不排除使用核武器。 2日、9日、11日、16日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 3日、11日、16日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袭击沙特阿拉伯。 3日多国部队轰炸了伊拉克化学武器设施,神经毒气泄漏到大气中,但浓度极低。  相似文献   

7.
7月上旬闭幕的北约首脑会议作出了一项颇有新意的决定:北约将放弃“前沿防御”战略,组建一支新的规模较小,但更为机动的多国部队。西方队”、“欧洲军”等。据报道,多国部队就其性质而言是北约范围内的多国部队。建立多国部队是改造北约组织和军事体制的重要一步。多国部队的组建规模将根据欧洲常规裁军谈判进程和苏联军事威胁下降的情况而定,设想第一步先组建由多国师一级部队参加的多国军级部队,第二步再组建多国师级部队。美国以核力量和后勤支援部队为主参加多国部队,英、法的核力量则作为特殊组成部份。后者不仅用于保护英、法本土,而且将其保卫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多国部队将主要部署在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情况看,多国部队仅靠空袭是不能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的,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已必不可免。为准备发动地面攻势,多国部队仍在继续向海湾地区增兵。至1月29日,美国集结的地面部队已达37万人,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9万人。  相似文献   

9.
云集海湾的多国部队主要由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精锐之师组成,它目前在海湾已形成对伊拉克的包围态势,并进行了多次以提高协同作战能力为宗旨的联合作战演习。表面上看这支由20多国组成的大军就等一声令下便要隆隆出击了。然而事情比人们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多国部队在协调行动和发挥整体力  相似文献   

10.
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设计了多种方案海湾开战后,多国部队方面曾大肆对轰炸伊拉克的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当时从新闻媒介中得到的印象是多国部队的初战大捷:伊拉克的空军几乎被全歼,通讯联络系统瘫痪了,导弹基地和生物、化学武器库被摧毁了,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也大部分被消灭了。然而,军事分析家们现在普遍认为多国部队方面过于乐观了。18日,当伊拉克连续向以色列和沙特  相似文献   

11.
“误伤”是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因相互协调不好而造成的自相残杀事件而提出的:“误炸”是由以美空军为主的北约部队空袭南联盟,介入科索沃危机,对国际列车、平民等进行狂轰滥炸,特别是轰炸我驻南使馆设施所采用的借口:“误航”是美军出动各种间谍侦察飞机,对别的国家领土主权进行公然侵犯,搜集情报时被对方发现或被驱逐或被击落,在夕卜交上采取的一种辩解词。三者之间主要区别在于,“误伤”是分不清敌我的无意行为,“误炸”是美军野蛮的故意行径,“误航”是美军搞霸权的”鬼把戏”。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兵家个常能匠心独运,因此制宜,就地取材,构筑野战筑城设施,给战争舞台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不久前降下帷幕的海湾战争,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了先进的高技术兵器,对伊拉克进行长达38天的空袭,其空袭时间之久,投弹密度之大实属空前,虽然,这场战争以伊拉克失败告终,但伊拉克的筑城设施特别是野战筑城,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对人们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前不久曾扬言说,如果伊拉克遭到多国部队的全面进攻,它将摧毀沙特和科威特的油田,使其淹没在“泛滥”的石油之中。伊拉克果真能做到这一步吗? 西方石油专家们认为,沙特的炼油厂、输油站、油井和其他一些地面石油设施是非常明显的地面固定目标,但它们始终处在十分严密的防护之中,伊拉克要打进沙特去破坏它们是很困难的。至于科威特的地面石油设施和采油设备则有可能被全面破坏。伊拉克可以利用其工兵部队将这些设施进行连环式爆破,致使科威特的油井在几个月乃至几年内无法使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用别人的钱打胜了海湾这一仗。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和西方世界的一员是一定要掏“腰包”的。海湾危机爆发不久,日本就答应拿20—30亿美元给多国部队,开战后,又承诺为多国部队及海湾战后的重建捐款9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郑达庸 《世界知识》2013,(17):50-52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2月,多国部队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2月28日,多国部队和巴格达宣布停火,海湾战争宣告结束.3月1日,国内给我指示:客居开罗的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的“五人留守小组”返回巴格达.指令一到,刻不容缓.我和中国驻约旦大使张德良通电话,得知伊拉克驻约旦大使已经约见他,提出希望中国大使尽快返回巴格达.伊方表示,将协助中国大使一行返回巴格达.  相似文献   

16.
海湾开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军几乎以每天7000多架次的频率大规模全面而猛烈地轰炸伊拉克,而伊拉克空军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抵抗,几乎未与多国部队空军进行正面交锋。这说明伊空军明显处于劣势和守势。  相似文献   

17.
在海湾,多国部队正对伊拉克进行急风暴雨般的空袭,双方导弹穿梭往来,这个战场吸引了世人的极大注意。与此同时,被称为有别于陆、空、海战的第四种作战形式,即心理战也在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事实上,美国的心理战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实施,并贯穿于战略指导和战役战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一山不能容二虎。”自从第一次海湾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关注着海湾,关注着多国部队两司令——一个是沙特任命的联军司令哈立德,另一个是美军司令施瓦茨科普夫。集结沙特的多国部队实际上有两个司令,几十万大军究竟由谁来指挥成为了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9.
2月24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格林尼治时间凌晨1时,海湾地面战爆发。海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在海空军火力支援下,对伊拉克军队发动了自二次大战以来规模最大之一的地面战争。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规模基本是这样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76万(?)(其  相似文献   

20.
1991年2月28日当地时间上午8点整,海湾战争宣告终结。由于空中力量的有力支持,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只用了不到100小时就成功地将伊军驱逐出科威特,并俘虏伊军数千人。但是多国部队似乎没能“完胜”,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就成功地从重重包围中脱身,撤回到巴格达,并重新集结,很快恢复了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