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普视窗     
正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在贵州开建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并要求试验区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指导,围绕解决大数据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试验。试验区拟通过3~5年时间探索,有效打破数据资源壁垒、强化基础设施统筹,打造一批大数据先进产品,培育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大数据众创空间,培养一批大数据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04,(6):1
<正>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科技工作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新举措,这不但需要有适时的科技统计数据提供参考,而且更需要有基于这些数据的评估分析来提供支撑。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河南省科技统计工作重心的转移,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评估分析整体水平,河南省科技厅首次在全省范围开展科技统计论文招标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3月1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大赛在贵州举行。作为今年数博会最先启动的三大重要活动之一,该赛事发布了数据资源以及全球项目征集令,与大数据相关的企业、团队、创客等均可登录大赛官网http://contest.gzdata.com.cn/报名参赛。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曾经成功举办过“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痛客大赛、草根创新大赛等一系列大数据领域的专业赛事。  相似文献   

4.
正7月2日,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杭举行。会上,由杭州市科技局和浙江大学共建的杭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杭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是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创新载体,未来主要瞄准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主线,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创新发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让"智慧树"茁壮成长,让"钻石矿"流光溢彩,以大数据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推动贵州新跨越。2016年初夏,爽爽的贵阳掀起一阵热潮。5月25日至29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如期召开。这是一场国家级的大数据的"盛宴",在这里,展示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成果;搭建了大数据  相似文献   

6.
瑞丽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便利;而物流业不仅是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一个,也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因此,设计建设瑞丽试验区物流网络平台,将两大优势有机结合,不仅可以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举措,也可以实现物流网络高效流通,促使瑞丽物流业健康发展,推进瑞丽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攀西经济区"是全国唯一获准设立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对于建设世界级钒钛基地和国家级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建设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和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攀枝花应主动抢抓四川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抢抓国家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大投入机遇,牢牢把握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借力突破南向开放门户建设瓶颈,实现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和南向开放门户建设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攀枝花多点多极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高成长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相似文献   

9.
技术市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科技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河南自贸试验区自建立以来,陆续出台的相关技术创新及技术市场配套政策,完善了河南技术市场建立过程中相关政府主体的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随着自贸试验区的逐步推进,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统计分析2014年河南省科技成果的相关部分数据,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描述了技术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攀西试验区)是全国唯一设立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标志着攀西钒钛稀土战略资源综合开发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重大产业基地进行布局,这对于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为攀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1.
正7月2日,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召开。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重点,大力推动试验区建设,加快构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杭州高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讲话,许明、戴建平、柯吉欣参加。  相似文献   

12.
科技在线     
《安徽科技》2011,(3):30-31
合芜蚌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之一本刊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被写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示范区共同成为全国三大自主创新试验示范区。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专利授权量,引进高端人才数,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全省总量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13.
3月24日,芜湖市委、市政府召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推进工作暨科技奖励大会,全面启动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会议提出,要紧抓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力争实现"六大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安徽迈入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宏观发展环境背景和战略性发展机遇.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居于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重要地位.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主动与西部开发进行战略与政策对接,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中,在支持、参与、配合西部大开发中扩大发展空间,是21世纪安徽发展的重要选择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安徽迈入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宏观发展环境背景和战略性发展机遇。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居于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重要地位。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主动与西部开发进行战略与政策对接,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中,在支持、参与、配合西部大开发中扩大发展空间,是21世纪安徽发展的重要选择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财经剪贴     
<正>1粤津闽三大自贸区挂牌打造中国改革开放新高地4月21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福建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开启中国自贸区2.0时代。根据20日国务院印发的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的四大自贸区要当好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四大自贸区共用同一张负面清单,且负面清单由上海自贸区版的139条缩减至122条。四大自贸区在服务的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和改革举措上各有侧重。随着自贸区改革措施逐步落实,老百姓日常经济生活多个方面都将受益。  相似文献   

17.
财经剪贴     
正1中央决定在海南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对海南作出了新的四大战略定位: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二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三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四是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大数据产业的日趋活跃,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的加速发展,使各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大数据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公共服务,增进人民福祉,乃至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意义。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将大数据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近期,我国首次提出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部分省市纷纷出台行动计划,特别是贵州异军突起,推动大数据产业"弯道超车"。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广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什么是大数据产业"大数据"这一术语是2008年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应将大数据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要从国家层面上推进中长期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大数据是财富,是资源,是科研的战略高地。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研究方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行星地球的新钥匙。"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做出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正在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上,来自新华三集团、西湖大学以及杭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共聚一堂,围绕杭州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发表了真知灼见。本刊选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