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汉中科技》2006,(3):1-1
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汉中地区唯一的柑桔产业龙头企业,成立于1997年,是同韩国汉城交易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自营出口权。公司主要从事“泛亚牌”柑桔生产、加工、经销,并从事食用菌、山野菜、野生植物橡籽仁淀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购销业务,主导产品有:“泛亚牌”柑桔、黑木耳、段木香菇、野生菌、山野菜等,主要出口韩国、俄罗斯和销售国内“三北”地区大中城市。公司注册资金37万美元,现有资产2168万元,固定资产1014万元。资产负债率59%,公司拥有5万亩绿色柑桔生产基地,500亩柑桔良种苗木繁肓基地,100亩有机柑桔示范园,500吨柑桔专用保鲜库,两条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1个杨树基地,2条橡籽仁淀粉加工、食用菌加工生产线和农资供应服务部。“泛亚牌”柑桔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公司被汉中市政府评为汉中市农业生产化重点龙头企业。2005年被陕西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农业生产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获得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和北京第三届世界农展会“畅销产品奖”。  相似文献   

2.
“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是汉中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提出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推动汉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符合汉中实际,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几年来,经过市、县(区)政府及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绿色农业产业在绿色主导产业的壮大、规范化种养基地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在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念文 《汉中科技》2007,(1):38-39,35
在省果业局支持下,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立足汉中,面向陕南,致力于柑桔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工程,投资890余万元,初步建成了1000亩陕南柑桔良种苗木脱毒繁育基地,对发展陕南柑桔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汉中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地处秦巴山区,生态条件优越,被专家认定为猕猴桃人工栽培最佳适生区,猕猴桃产业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随着陕西省“百万亩猕猴桃规划”的实施,更加推动了汉中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本文就目前汉中市狱猴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今后的发展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汉中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品种、技术、品质更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桔园循环农业发展,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市场销售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系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按照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的思路,分析汉中的产业条件,则汉中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走绿色产业的道路,着眼于西部大开发,抢抓机遇,应该把汉中建设成中国绿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粮食对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汉中的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大头,又是人们的主食品种。因此,发展绿色稻米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既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们的吃饭问题,也关乎到“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任务和目标,更关乎到广大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何钊  王艳 《汉中科技》2011,(2):56-58
本文从建设生态汉中入手,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理论为导向,提出要实现汉中在陕南的率先突破发展,必须走“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生态经济之路。客观阐述了汉中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从推进生态工作机制、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方面,提出了建设和保护生态汉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芬  赵强  杨霄  常俊 《汉中科技》2011,(4):1-2,13
阐述了汉中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时在主栽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品牌资源、实施名牌战略;继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全市水稻产业化步伐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汉中柑桔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王朝辉  王春辉  许凯 《汉中科技》2014,(1):15-16,14
通过从汉中柑桔生产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其生长发育各阶段的气象条件,并提出合理化生产建议,为促进汉中市柑桔产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汉中科技》2006,(5):6-8
1、关于实施名牌战略,做大做强汉中优质米产业的建议 汉中水稻生产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稻谷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一半以上,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水稻的60%和70%以上。发展汉中稻米产业,对促进本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意义重大,也对本省乃至西部大开发的粮食安全保障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郑县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古代巴蜀茶区的北缘,早在唐代就有“梁州出名茶”的历史记载。近些年来,按照省上发展陕南绿色产业基地的规划,汉中市作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战略决策,茶叶被确定为市、县绿色种养业支柱产业之一,更令人鼓舞的是200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了我县罗帐岭茶园,这为南郑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现就此做以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蔬菜是汉中的传统产业,由于有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汉中历史的成为西北地区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战略方针下,市委、市政府把蔬菜产业确定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充分肯定了蔬菜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我市的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是生产过程污染严重;二是设施栽培水平低;三是缺乏适宜加工出口的蔬菜种类和相应的大型蔬菜加工企业。其中以解决生产过程污染严重的问题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汉台区把柑桔产业作为农业三大产业之一,并根据“三带一群”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柑桔栽培,并给予大力扶持,本文通过对汉台区柑桔产业现状、困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以促进全区柑桔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城固为主体的汉中柑桔是我国北缘地区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柑桔绿色食品基地。截止目前,汉中全市柑桔已发展到21万亩左右,其中城固就占15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近2亿元人民币,所产柑桔以成熟早、色味佳俏销西北、东北、华北及国内四十多个大中城市和省内市场,出口韩国、俄罗斯,已成为区域农业经济最具活力和不可替代的强势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6.
《太原科技》2010,(11):109-109
2010年10月14日召开的太原市实施“绿色百强”工程、推进跨越发展动员大会提出,要通过实施“绿色百强”的培育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主要框架,实现全市GDP、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再造一个新太原的宏伟目标。太钢集团精密带钢、太重煤机成套制造基地、智波公司高速轮对等73个项目被授予太原市第一批“绿色百强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7.
绿色农业是汉中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处于产业成长初期。由于地方政府和农户经营绿色农业意识不强、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开发不够、政府财政的投入有限、社会化服务滞后等因素影响,发育较为缓慢。今后应着力提高地方政府与民众发展"绿色农业"意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基地建设为依托,走规模化之路;注重特色,加快绿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冻害问题严重制约柑桔的生产与发展。为了尽快将柑桔冻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本文阐述了汉中柑桔冻害的基本情况,重点调查分析了其影响冻害的气象因子和栽培因子,对今后柑桔防冻提出了几点建议,确保我市柑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绿色科技的概念出发,结合我国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论述了推进绿色科技的重要意义,针对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海实施绿色科技的5个具体方面:①社会消费观念;②产品质量;③都市型农业;④污染治理及其技术导向;⑤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20.
邓爱华 《科技潮》2011,(8):16-17
北京的绿色印刷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绿色印刷包装。是建设“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现实需求。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政府在推进绿色印刷产业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北束正全力打造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创新平台,使其成为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政产学研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