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取精现象 ,即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藏规模逐渐减小这一规律 ,通过已发现油藏规模的对数值和发现序数呈一负斜率的直线关系 ,可以外推未来待发现油藏的规模分布。对前人提出的油藏大小对数值符合变方差正态分布的观点提出了改进方案 ,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斜坡八面河探区油气潜力和勘探效益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从模拟的勘探效益变化趋势可知 ,未来 1口探井的勘探量平均将低于 30×10 4 t,且处于一种低效且稳定下降的阶段。预计再钻探井 16 0口 ,将发现 48个油藏 ,资源潜量均值为 2 7× 10 6t。这种预测方法最适宜应用在勘探程度较高、产量比较稳定的探区。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取精现象,即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藏规模逐渐减小这一规律,通过已发现油藏规模的对数值和发现序数呈一负斜率的直线关系,可以外推未来待发现油藏的规模分布.对前人提出的油藏大小对数值符合变方差正态分布的观点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斜坡八面河探区油气潜力和勘探效益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从模拟的勘探效益变化趋势可知,未来1口探井的勘探量平均将低于30×10+4 t,且处于一种低效且稳定下降的阶段.预计再钻探井160口,将发现48个油藏,资源潜量均值为27×10+6 t.这种预测方法最适宜应用在勘探程度较高、产量比较稳定的探区.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资源量预测3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3种油气资源量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根据同样的资料,应用3种方法计算一个地区的资源量。结果油田规模序列法适合预测一个油气体系中大油田的规模序列;发现过程模型法使用到了尽可能多的油田勘探数据,算法严谨,预测效果较好;分阶段的油田序列模型法所需的数据少、弹性大,不同的评价人预测的资源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由于基于模型的不同,不同方法计算出的资源量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未发现的剩余油气资源越来越少。如何准确预测高勘探程度即成熟探区的剩余油气资源,成为石油投资者和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详细探讨了油藏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剩余可探明储量约为17.03×108t,仍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并且主要集中在东营中央背斜带和东营凹陷北坡两个油气成藏体系内。实践证明,由于油藏规模序列法合理回避了油气成因机理问题,减少了资源评价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5.
应用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对XH凹陷下第三系勘探目的层的三个勘探层烃资源量作出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凹陷内各勘探层,尤其是渐新统勘探层,烃资源量相当可观。提出在渐新统内的地层圈闭中可进一步作详细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6.
呼和湖凹陷煤层气储量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勘探程度较低的特点,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的解释与反演,评价和预测了呼和湖凹陷煤层的空间分布规律、煤层厚度及煤的地质储量,结合煤层含气量参数,预测了凹陷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7.43×1011m3,占整个海拉尔盆地煤层气资源量的68.83%.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埋深适中,预测煤层气资源量较大,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层段;南二段煤层埋深多在2000m左右,但预测煤层气资源量最大,值得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常用的油藏资源量预测模型发现过程法模型在其理论上存在着缺陷 ,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因经验性和随意性进而产生的多解性。利用油藏发现序列的Bayes分析方法预测区带资源量 ,克服了传统的发现过程法的缺点。应用两个计算实例充分证实了Bayes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1.大面积低渗透岩油藏它是未来储量增长的主体 ,重点地区是松辽盆地长垣两侧岩性油藏、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大型三角洲砂体岩性油藏与川西北天然气勘探。根据最新预测 ,松辽盆地中浅层岩性油藏具有 31× 1 0 8~ 40× 1 0 8t石油规模 ,目前已探明 1 2× 1 0 8t。2 .老区复杂断块与复杂岩性油气藏随着科技进步仍可发现新断块、新类型、新层系的所谓“三新 "勘探领域。断块油藏是渤海湾盆地主要的油藏类型 ,其地质储量和产量均占主导地位。3.前陆盆地前缘高陡构造油气藏除正在集中勘探的地区外 ,准噶尔南缘、塔里木西南缘、准噶尔西北缘、柴西…  相似文献   

9.
目前常用的油藏资源量预测模型-发现过程法模型在其理论上存在着缺陷;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因经验性和随意性进而产生的多解性。利用油藏发现序列的Bayes分析方法预测区带资源量,克服了传统的发现过程法的缺点。应用两个计算实例充分证实了Bayes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车莫古隆起对古油藏及油气调整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次生油藏受古油藏位置及规模控制,为揭示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对古油藏、油气调整及次生油藏的控制作用。从井、震、油气水资料入手,利用流体包裹体GOI 值,确定古油藏油水界面,在古构造恢复基础上,按背斜油藏类型确定古油藏范围;根据古构造范围内砂体展布和厚度,参考已探明油藏参数,确定古油藏规模。准噶尔盆地由南向北掀斜后形成单斜背景,古油藏遭受破坏,综合考虑构造、断裂、不整合、砂体等因素,从古油藏出发确定油气运聚方向、路径和次生油藏发育区,提出腹部中浅层岩性地层油藏是主要勘探对象,由以前“沿梁”勘探走向斜坡带,改变了以寻找岩性–构造油藏为主的勘探思路,指导了莫17 等井发现。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常用的油藏资源量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发现过程模型没有给出求解某些未知数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只凭经验或主观猜测会使预测结果产生误差 ,而且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利用MonteCarlo法模拟生成油藏发现序列进而预测区带的资源量 ,可以克服传统的发现过程法在理论上的欠缺和在应用上的主观随意性。利用两个计算实例证实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利用率 ,使算法更加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常用的油藏资源量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发现过程模型没有给出求解某些未知数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只凭经验或主观猜测会使预测结果产生误差,而且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利用MonteCarlo法模拟生成油藏发现序列进而预测区带的资源量,可以克服传统的发现过程法在理论上的欠缺和应用上的主观随意性。利用两个计算实例产了本方法的可靠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利用率,使算法更加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3.
煤层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是国内天然气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勘探开发,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已经形成多了商业开发区块,获得了大量精确的储量数据;但中国煤层气分布广泛,勘探程度不一,储量认知程度严重不均衡。通过勘探程度较高的储量数据来预测所有区块的储量。为了正确预测和评价国内煤层气资源量。评价模型中选用VSD(variable shape distribution)模型,与常规分形分布模型相比,比如对数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具有精度高,拟合灵活准确的特点。在成熟度高的气田储量基础上,拟合出VS模型所需的参数,然后利用这套参数预测评价出国内81个煤层气区块的资源量,为煤层气的勘探部署和经济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区域,其剩余资源潜力较大。根据岩性-地层油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发育3套主力烃源岩、6种沉积体系,发育4类储层及多个高孔隙带,经历5期构造运动,形成6次沉积间断,在垂向上形成3套生储盖组合,为岩性-地层油藏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地质条件。按照圈闭成因及其几何形态,将其发育的岩性-地层油藏划分为岩性油藏、地层油藏和复合油藏3种类型油藏。油气主要沿不整合面及不同级次湖泛面上下分布,平面上围绕生油洼槽分布,不同的构造带上岩性-地层油藏类型特征不同。经钻探新发现3个整装规模储量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以岩性和地层油藏为主的低渗透油藏特点,以沉积储层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储层预测新技术的应用,识别出多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砂体,圈定了砂体范围,预测了有利储层部位。在3年的勘探实践中,先后钻探了10余口探井,全部获得成功,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是国内天然气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勘探开发,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已经形成多了商业开发区块,获得了大量精确的储量数据;但中国煤层气分布广泛,勘探程度不一,储量认知程度严重不均衡.通过勘探程度较高的储量数据来预测所有区块的储量.为了正确预测和评价国内煤层气资源量.评价模型中选用VSD(variable shape distribution)模型,与常规分形分布模型相比,比如对数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具有精度高,拟合灵活准确的特点.在成熟度高的气田储量基础上,拟合出VS模型所需的参数,然后利用这套参数预测评价出国内81个煤层气区块的资源量,为煤层气的勘探部署和经济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质综合分析,明确了陈家庄地区馆下段地层超覆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主要受古地貌、地层超覆边界、岩性变化及储盖组合的控制,而地层和储层空间分布的定量解释是制约地层超覆油藏勘探的关键。根据该区馆下段地层超覆油藏的地质特征,应用相适应的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分析,即应用残余厚度法、地震沿层切片等技术方法确定了古地貌特征及地层超覆线的位置;应用实际地质模型进行了正演计算,用来确定地层超覆上倾尖灭位置;在精细的测井资料校正基础上进行了测井波阻抗约束反演,用来确定储层厚度和预测孔隙度。应用上述技术方法最终完成了研究区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储层平面分布和储层孔隙度的预测,探明了馆陶组地层超覆油藏的规模,控制含油面积为33.2 km2,储量为4.740×107t;累积探明含油面积为20.6 km2,储量为2.807×107t,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油藏相控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的稀疏脉冲、基于模型的井约束地震以及地质岩性随机模拟等储层反演方法,在浊积水道砂体勘探中的储层预测效果不理想.利用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结合古地貌分析成果、已开发井区资料,以高精度地震资料为手段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斜构造背景及构造等值线、断层走向线、油水边界线"三线"平行或低角度斜交环境中,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是浊积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在同一水道砂体的不同位置,由于断层封堵性的差异,圈闭及成藏条件存在较大变化,可以形成"切香肠"式的构造岩性圈闭油藏.该类油藏高部位含水并不能说明低部位不含油,因此在该类油藏的勘探过程中还需对断层封闭性进行探讨.通过勘探实践,总结出了浊积水道油藏"定位"、"寻源"、"跟踪"、"比对"的勘探经验,同时证明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是高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地质综合分析,明确了陈家庄地区馆下段地层超覆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主要受古地貌、地层超覆边界、岩性变化及储盖组合的控制,而地层和储层空间分布的定量解释是制约地层超覆油藏勘探的关键.根据该区馆下段地层超覆油藏的地质特征,应用相适应的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分析,即应用残余厚度法、地震沿层切片等技术方法确定了古地貌特征及地层超覆线的位置;应用实际地质模型进行了正演计算,用来确定地层超覆上倾尖灭位置;在精细的测井资料校正基础上进行了测井波阻抗约束反演,用来确定储层厚度和预测孔隙度.应用上述技术方法最终完成了研究区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储层平面分布和储层孔隙度的预测,探明了馆陶组地层超覆油藏的规模,控制含油面积为33.2 km2,储量为4.740×107t;累积探明含油面积为20.6 km2,储量为2.807×107t,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常用的稀疏脉冲、基于模型的井约束地震以及地质岩性随机模拟等储层反演方法,在浊积水道砂体勘探中的储层预测效果不理想.利用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结合古地貌分析成果、已开发井区资料,以高精度地震资料为手段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斜构造背景及构造等值线、断层走向线、油水边界线"三线"平行或低角度斜交环境中,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是浊积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在同一水道砂体的不同位置,由于断层封堵性的差异,圈闭及成藏条件存在较大变化,可以形成"切香肠"式的构造岩性圈闭油藏.该类油藏高部位含水并不能说明低部位不含油,因此在该类油藏的勘探过程中还需对断层封闭性进行探讨.通过勘探实践,总结出了浊积水道油藏"定位"、"寻源"、"跟踪"、"比对"的勘探经验,同时证明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是高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