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开发、区域协调发展和江西崛起中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必须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争取国家战略扶持,使之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江西崛起引擎区、区域协调发展枢纽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维护区。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破坏自然资源、侵占生态用地时有发生,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岌岌可危,已经到了非划定生态红线不可的地步。2011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的生态保护策略。生态红线是我国自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第二次被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红线"。划定生态红线,对于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相似文献   

3.
邓爱华 《科技潮》2007,(1):26-30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国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就被明确提出: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一样,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主导国家安全战略的领域主要是外交、国防、领土、军事。然而,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同样构成严重的威胁,进一步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因此,没有生态安全,国家的国防与军事安全也难以保障。目前,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中国生态与环境安全从总体上看不容乐观。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他长期关注中国的生态与环境安全,并深入到基层进行了实…  相似文献   

4.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现已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实施严格生态保护政策的决心,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阐释了生态红线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态势、优化国家生态格局、加速生态文明进程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生态红线划定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我国生态红线在划定中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生态红线的划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重要意义与迫切需求 1.1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意义重大 甘肃是西部地区生态地位突出、生态条件极端脆弱省份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条件决定了在生态安全方面,甘肃承担着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功能。国务院办公厅签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6.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在21世纪实施的重大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既包含过程又包含目标.如果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观点出发来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综合调控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结构的复合系统,以期实现世世代代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而且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范畴是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范畴是世世代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即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安全,这三大目标综合起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性、整体性、公平性和安全性,也是人类满足需求的一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依据,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模型、基本构成和调控架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架构,包括基本原则、转型方向、战略思路与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以及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编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案例和指引,为优化战略布局、把脉行业趋势、破解发展难题提供进一步支撑。科技将深刻改变金融发展的生态格局,让科技为金融服务赋能是提升金融业服务能级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桉树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生态营林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营林措施与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关系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桉树生态营林实践,建立起现代桉树生态营林理论体系。文中提出生态营林的定义、生态营林原则和生态营林的理论体系。6年的生态营林实践表明,采取"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的生态营林方式,获得"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率"的营林效果,实现长短结合、一般用材与珍贵用材结合、木材生产与生态服务协同提升的生态营林目标。该理论是解决当今桉树人工林木材生产和生态服务失衡以及生物安全、土壤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推动我国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文化独特但经济不发达的特殊区域。近30年来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但人口与经济增长加快,人地关系紧张、人兽矛盾凸显。通过对区域发展现状与可持续性研究,探讨了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提出了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中国及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历史悠久且文化多样的民族聚居区、高原特色鲜明的生态经济区。促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有生态文明引领战略、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生态严格保护战略、特色适度发展战略、农牧结合协同战略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金沙江流域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优势与特殊性,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生态安全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我国铀矿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安全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铀矿冶工业是核工业和核电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铀矿采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主要包括尾矿与废石、废水、辐射影响等.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结合从生态安全角度对我国铀矿冶工业受制约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生态安全理念对我国铀矿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我国铀矿冶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生态安全理念:树立生态安全管理观;树立科学生态安全观;树立生态安全投入观;树立生态安全责任观.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是我国重大的生态安全问题,既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以嘉峪关市为例,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价提取生态源地;选取阻力因子构建阻力面,基于阻力阈值法进行生态安全分区;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GIS水文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判定生态廊道,识别生态战略节点,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嘉峪关市生态源地占市域总面积的14.6%,主要分布在嘉峪关市东北部和西南部;根据耗费阻力突变点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缓冲区、优化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各区所占比重分别为29.52%、29.94%、24.63%和15.91%;构建由7个重要生态源地、8条大型生态廊道、15个关键生态战略节点构成的“点-线-面”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优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更好地研讨和解决变化环境下中国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联合,拟定于2017年10月18—20日在南京举办第二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此次论坛将以"变化环境下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文,针对我国水安全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水科学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态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国勤  石庆华 《江西科学》2006,24(2):194-200
分析和研究了中国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的背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认为近几年来出现的黄河断流、洪涝灾害、沙尘暴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重要原因;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自然灾害、生物入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食物安全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的问题。为确保我国新世纪的生态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2)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3)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4)开展环境治理,提升环境质量;(5)建立预警系统,维护生态安全;(6)重视生态教育,提高生态素质。  相似文献   

17.
森林防火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碳减排增汇战略的实现,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已对我国的林火发生规律产生重要影响,要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国特色的森林防火之路,必须充分发挥林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林火进行科学、系统、动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章在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存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本着时序协调性、空间协调性、要素协调性等原则.探讨了实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生态优先战略、多元经济战略、城镇化战略和科教振兴战略.以期对西北地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婷婷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72-72,94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入侵种不仅造成了经济方面的巨额损失,还对生态安全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面临着艰巨的防治难题,任重而道远。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以期对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聊城东昌湖区湿地资源是聊城市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聊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在维护聊城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东昌湖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目前东昌湖湿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聊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阐明了东昌湖湿地保护与科学利用的意义,并对东昌湖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发展战略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