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设施施肥现状系统调查和取样分析,明确了连续超量施肥,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土壤养分大量积累、养分失衡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设施蔬菜连作土壤养分供应障碍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连作设施番茄、黄瓜生育期N、P、K施肥数学模型,结合施肥技术参数的确定,明确了不同连作年限、土壤肥力、种植茬口和产量水平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建立了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多点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该技术较农户习惯施肥番茄增产5.4%~25.2‰减少化肥投入1551~9510元hm;较农户习惯施肥黄瓜增产7.6%~34.7%,减少化肥投入944~5946元hm^-2。设施番茄、黄瓜连作土壤平衡施肥技术增产、节本增收显著,并能明显提高蔬菜品质,有效缓解土壤养分积累和次生盐渍化,提高肥料利用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省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的元江县,设置了甜角不同培育措施试验林,研究了不同培育措施(整地方式、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林分结构、经营管理措施)对甜角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结构和经营管理措施甜角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果实产量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整地方式和造林方式甜角的树高、胸径、冠幅及果实产量的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经过40多年的发展,竹林面积由1973年的341万公顷增长到2018年的641万公顷,年产值近3,200亿元.竹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及质量的不断提升,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相似文献   

4.
我国竹资源居世界首位,现有竹林面积近720万公顷,年产竹材2000万吨。竹材加工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大力开展竹材精加工、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我国的林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耐寒地被竹的选育与容器育苗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1):28-28
本项目由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和南京林业大学共同承担,开展了以耐寒地被竹的筛选和容器育苗技术的创新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来的协作攻关,解决了北方耐寒地被竹竹种筛选问题,筛选出了适宜在北方寒冷干燥地区栽培的地被竹5种;容器育苗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人工竹林发展的种苗培育技术难题,为竹苗工厂化良种化培育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建立了年产500万盆的地被竹容器苗繁殖基地,示范推广了观赏和生态地被竹坪280亩;应用竹坪可明显减少养护用水量,对改善北方冬季的景观和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共发表论文8篇,培养硕士生8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省保护地蔬菜连作情况调查,发现不同栽培方式,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和危害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连作障碍影响较大。我们从测土配方施肥入手,按照等价格施肥,进行了调控肥(Adjust and control feitilizer,简称A)、生物有机肥(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简称B)和土壤调理剂(Conditioning soil agent,简称c)的配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芸豆等蔬菜,施用不同型号、不同含量的调控肥、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后,土壤连作障碍症状减轻,表现为盐分降低,土壤疏松,pH值升高,蔬菜生长势强,结果期延长,植株抗性增强,病虫害减轻,蔬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通过苗木分级、不同抚育方式及造林塘规格、不同施肥措施的多水平处理,研究思茅松丰产栽培模式.试验表明影响思茅松幼林生长的主要因素为苗木质量、幼林施肥措施.经各因素水平间的Q检验,选择了最优丰产组合模式,可供生产试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省保护地蔬菜连作情况调查,发现不同栽培方式,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和危害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连作障碍影响较大.我们从测土配方施肥入手,按照等价格施肥,进行了调控肥(Adjust and control feitilizer,简称A)、生物有机肥(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简称B)和土壤调理剂(Conditioning soil agent,简称C)的配合使用试验.结果表明,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芸豆等蔬菜,施用不同型号、不同含量的调控肥、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后,土壤连作障碍症状减轻,表现为盐分降低,土壤疏松,pH值升高,蔬菜生长势强,结果期延长,植株抗性增强,病虫害减轻,蔬菜产量提高、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9.
该项目是针对设施黄瓜养分管理技术展开研究,形成了设施黄瓜安全施肥技术。设施黄瓜产量在现有水平上平均提高20.1%,肥料投入成本平均下降22%,每茬最高可增收1.58万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了8.4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了8.9个百分点,钾肥的利用率提高了12.7个百分点。设施黄瓜种植过程硝态氮淋溶量较大,采用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同时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硝态氮的淋溶.  相似文献   

10.
1课题介绍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小麦-玉米轮作是其主要的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分别为470万公顷和200万公顷以上,占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当前,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几个问题,包括:①缺乏对不同产量条件下作物需肥特性的了解和针对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实验选用三种不同方法生产的麦芽粉:即全麦芽粉(传统技术型)、脱根须麦茅粉(技术改进型1)、发酵麦芽粉(技术改进型2),分别按5%的添加量混和入精饲料中后饲喂三组奶牛,同时记录各组产奶量、测定乳成分和采集粪便测定饲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①全麦芽粉组有一定增奶效果,但未达到显著;②脱根须麦芽粉组产奶量比对照平均增加2.6%,达到显著;③发酵麦芽粉组产奶量比对照平均增加5.6%,达到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①传统制法生产的麦芽饲喂奶牛,由于麦芽根须中含有有害活性物质,增奶效果并不显著,使用量大甚至有减奶的反作用;②经工艺改进的发酵麦芽粉,具有了明显的、稳定的增奶效果,是奶牛用麦芽粉较好的生产技术改进办法;⑤发酵麦芽粉可通过改善瘤胃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增加产奶量,是有开发前景的中药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中华甲虫蒲螨防治钻蛀性害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寄生性天敌中华甲虫蒲螨对钻蛀性害虫——杨干象、光肩星天牛、国槐叶柄小蛾的幼虫寄生致死效果。田间采用淹没式释放方式,按照树胸径×22000头/cm计算得到的蒲螨数量释放,控制杨干象越冬幼虫,释放后21d调查,校正死亡率为91.74%;按照树胸径×19000头/cm释放蒲螨控制光肩星天牛初孵幼虫,对其控制效果达98.95%;按树胸径×40000头/cm释放蒲螨控制国槐叶柄小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94.2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寒阴湿区油菜膜侧沟播栽培技术体系,5a开展了不同保苗密度、播种期时期、土壤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效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寒阴湿区油菜膜侧沟播条件下的适宜播种时期为5月25~29日,最佳播种期为5月26日;适宜种植的保苗密度范围25.5~30.0万株/公顷,最佳种植密度为25.5万株/公顷;摸清了高寒阴湿区主要土壤——黑麻土的土壤理化性状及施肥特性,诊断出限制油菜产量的营养元素顺序,总结了适宜的氮肥适宜用量120~180kg/hm^2,最佳用量150kg/hm^2,经济用量120kg/hm^2,磷肥最佳用量90kg/hm^2;筛选出了防效在80%以上的防治油菜跳甲、茎象甲以及菌核病的高效低残留新型农药,提出了高效使用技术;同时筛选出了资源高效利用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5号、冠油杂812、益油杂1号。新技术经集成并示范推广1120hm^2,平均产量达4186.5kg/hm^2,较当地常规种植2922.Okg/hm^2,增产率41.3%,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推广不同地势大豆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主要技术要点:按照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农艺农机相结合的原则,大豆主推“一膜两密”栽培技术;秋起垄、秋施肥、秋施药技术;大豆健身防病促早熟技术;大豆根瘤茵接种技术;农业航化作业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零速投种精量点播技术。  相似文献   

15.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规程,于麦田、玉米田、花生田和果园采集土壤样品9859个,基本摸清了招远市的土壤养分状况。2009~2012年在招远市四个乡镇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小麦平均亩产400.5kg,亩增产25.6kg;玉米亩产562kg,亩增产26.9kg;花生亩产565.3kg,亩增产17.4kg;果树亩产2200kg,亩增产193kg。四年来,共增产小麦28343.5吨、玉米27294吨、花生13996吨、果品145600吨,增产增收效果相当显著,同时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土壤常规分析操作繁琐和测土配方施肥时效性强且分析量大这一特点,对振荡机摇床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有利于实现操作批量化和程序化,提高测试效率,降低化验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项目以2009年国审的高产、优质、抗病“克力玛猫尾草”新品种为核心,配套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防除杂草、应时刈割和科学干草调制等科学生产技术措施,率先在吉林省东部山区三个不同类型草地进行了5030亩的试验示范,平均亩产干草410.25公斤,总产干草263.29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62.23万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达到高度熟化,操作性强,为区域草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畜牧业发展,以及我国北方适宜气候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范式。具有高价属性的优质猫尾草草产品作为国内外奶牛、肉牛和赛马等的优质饲草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足存不影响菜籽产量的基础上增加收获一次菜薹做蔬菜食用,实现”一种两收”的技术。通过设计品种、播栽期、种植密度、摘薹高度、施肥方式等·系列的比较试验进行产业化技术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干旱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自然降水保蓄率高,这为水分的余缺调剂提供了可能。“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耕作技术”把降水保蓄率提高到50%~65%,冬小麦增产58%,春玉米增产72.6%,苹果增值500元。在农业增收的同时,该项技术还具有优化农田生态、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解决土壤肥力递减等功能。该技术现已解决了覆盖条件下品种选配、病虫杂草防治、施肥播种机具研制等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防旱抗旱耕作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精选品种:盆栽竹子应以秆形奇特、细且矮,叶子狭小,生长缓慢的小竹类为宜,如大佛肚竹、罗汉竹、四方竹、观音竹、紫竹、斑竹、米竹、金刚竹等。浅盆适栽:竹子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 0.2%的硫酸亚铁液。盆土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竹移植时,先置于普通泥盆中,经过30-40天的缓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