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煤层气与煤炭伴生,是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论述了山西省煤层气开采的现状及作为锅炉燃料的特点,分析了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开发煤层气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影响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来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符合我们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文章根据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开采利用的各方面问题,希望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真正提高其利用效率。发展和利用好煤层气资源,环保经济,打造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是近一二十年来世界上崛起的新型能源,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较早开展了勘测开采研究。但在我国,煤层气的真正商业化开发利用却是刚刚起步,对于该产业的综合效益及行之有效的推动措施等问题都亟待明确。  相似文献   

4.
煤层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其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瓦斯事故防范水平,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商业化开采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煤层气产业中国专利申请情况进行的检索与分析,可了解煤层气产业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为我国煤层气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煤层气地面开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刘家煤层气区块煤层气资源条件、煤层气地质条件、煤层气钻井工艺及排采工艺,研究了刘家区块开采取得成功的原因。阜新刘家煤层气藏埋藏适中、煤层多且厚;盖层和断层的封闭作用、岩浆岩的圈闭封阻作用以及变质作用使刘家区块形成了局部富集的小区块。刘家区块依据区内火成岩和断层布局建井,以及根据地质条件合理的进行煤层气钻井和排采工作,是刘家区地面开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家区块煤层气地面开采的成功为其他煤层气区块的地面开采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是钻井、压裂和排采,排采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作为开发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很长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煤层气的排采机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提出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型和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生产压差和排采速度,调整排采组合方式,采用定压排采和定产排采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或缓解。实现煤层气排采定量化和自动化,对合理开发煤层气、提高煤层气藏开采规模、降低成本和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煤层气产业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煤矿瓦斯抽采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煤层气资源地面开发的逐步商业化,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模式也以逐步完善。根据煤层气的存储状态及煤层所处的构造位置,煤层气可划分为自生自储吸附型、自生自储游离型和内生外储型3种成藏模式,不同成藏模式的富集高产机制不同[1]。而煤层气的成藏模式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矿井需要因地适宜地使用不同的开采方式。主要介绍了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制约问题及一些增大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凯 《科技信息》2010,(25):349-349
伴随着煤层的开采,应力卸除,煤层透气性急剧增大,瓦斯涌出量增加。合理的抽采方式既能保证安全开采,又能利用煤层气这一清洁能源。根据开采影响,探讨了本煤层和有保护层的煤层的抽采治理,以实现煤与瓦斯的安全有效共采。  相似文献   

9.
浅谈影响煤层气利用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世界煤层气以及我国煤层气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煤层气开采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利用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焦作煤田作为我国煤炭能源储备的主要富集区,是我国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的重要区域。本文从对焦作煤田煤层气地质特征的介绍谈起,然后系统的分析了焦作煤田煤层气勘探的注意事项及相应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紧接着就焦作煤田煤层的勘探开发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后对焦作煤田煤层勘探开发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准确的估算煤层气资源量是煤层气资源评价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收集和分析鸡西盆地500余个钻井资料、58个瓦斯解吸钻孔资料、多年矿井瓦斯涌出量及采集和测试大量样品的基础上,并根据不同的地质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含气量计算方法,将盆地分成六个区块计算含气量,从而较科学合理地评价了盆地的煤层气资源量,为鸡西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阜新煤田刘家区影响煤层气地质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家区具有丰冒的煤炭资源和较高的煤层气含量,因此被列为煤层气开发的重点靶区。根据刘家区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实际,论述了有关地质因素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认为在诸多的地质因素中,岩浆岩、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围岩是主要地质因素。对岩浆岩特征、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围岩特征以及对煤层气的影响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借助煤层气井开发的多年经验,初步探讨了煤层含气量测定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气含量测定、煤层气成分分析、煤质工业分析等三方面出发,阐述了探区煤层气开发前需进行的各项气含量分析工作,为煤层气大面积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数据,并可进行有利选区、优化井型设计。  相似文献   

14.
胶囊封孔技术在月矿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瓦斯压力是瓦斯涌出和突出的动力,也是煤层瓦斯含量多少的标志。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对有效而合理制定矿井防治瓦斯的措施,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开发新技术试验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煤气层超低渗透性、低压、低含水饱和度地质特征及煤层气吸附性较强的开发难点,提出把高能气体压裂用于煤层气开发的新技术试验研究与探索.研究思路是以高温高压气体促使煤气层产生和形成较长的多裂缝体系,并伴随较强的脉冲震荡、热作用于地层基质,提高煤气层空隙间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改善解吸环境,促进煤层气解吸和泄气,以提高煤层气井产量.重点论述了此项研究的研究思路、作用机理、工艺设计、可行性等.介绍了现场试验情况,并指出了煤层气开发新技术研究与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是一种洁净能源,山西省煤层气储量非常丰富。文章呼呈山西省应注重煤层气的大力开发与有效利用,特别提出应加强对外合作,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以此作为发展煤层气产业的主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煤流化床燃烧过程中大颗粒的碎裂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床燃烧中破碎特性影响了焦炭的燃烧.利用下行气流振动床代替流化床,研究了煤的碎裂特性.根据岩相的不同,把大同煤分为亮煤(C)和暗煤(D),以了解床温、停留时间和振动强度对碎裂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岩的碎裂不同;较高的温度、较长的停留时间、较大的振动强度可以强化碎裂.  相似文献   

18.
夏冰 《山西科技》2004,(2):46-47
煤炭开采业目前是以井工开采固体形态的原煤产品为主。近阶段世界各主要采煤国正在加大对煤层气开采的研究和试验 ,煤层气开采有望成为煤炭采掘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地下气化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如果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煤炭采掘业中 ,洁净的气体产品比重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因我国褐煤中煤层气赋存特征认知程度较低,影响了较低煤级煤层气的开发,褐煤中含气量的研究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文中对采自内蒙古海拉尔盆地4个褐煤H1,H2,H3,H4样品进行煤岩煤质分析,25℃平衡水等温吸附实验。计算埋深在400~2 000 m吸附气含量;模拟在储层温度、压力、矿化度、密度条件进行甲烷溶解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甲烷溶解度随压力、温度的同时增加而增大(低于80℃),基于实验结果,计算了不同埋深(温度、压力)下褐煤储层的水溶气含量;测定4个褐煤样品孔隙度,根据马略特定律计算游离气含量。由吸附气、水溶气及游离气含量计算褐煤含气量。结果表明,埋深小于1 000 m的褐煤含气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大;埋深大于1 000m随埋深增加而减少。H1含气量较低,H2,H3,H4含气量较高,400~2 000 m埋深的褐煤含气量介于2.57~6.99 m3/t之间,且均随埋深增加而增大。含气量中吸附气、水溶气、游离气含量比例分别为78.7%,9.3%,12.0%.  相似文献   

20.
结合沁水盆地东北部和顺区块煤层气井排采经验,分别从地质因素(构造位置、陷落柱、断层等)、工程因素(水力压裂的缝高控制、裂缝半长等)和排采因素(排液速度、套压控制、停电停抽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该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该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受构造位置的影响较大,与陡坡带的距离和煤层含气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区块高构造部位水力压裂易出现压开含水层及井间压窜现象;见气时套压的控制与产气量具有一定规律,套压小于0.5 MPa 开井产气,效果最差,套压0.51.0 MPa 开井产气,效果次之,套压大于1.0 MPa 开井产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