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大连市高校学生早操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操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 .因此 ,重视早操 ,组织好早操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大连市 6所高校早操情况的调查 ,掌握这些高校早操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及学生对开展早操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 ,找出适宜大学生早操的最佳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模式 .  相似文献   

2.
早操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体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延安大学早操情况的调查,掌握其早操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场地设施及学生参与早操的态度和出勤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试图找出适宜大学生早操的有效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早操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然而,现行的高校早操制度已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了。  相似文献   

4.
校园体育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有赖于群体的共建,同时又反馈到每个人,使个体把这种集体的行为风尚化为自我要求.在客观上早操对学生行为方式必然产生一种学校"规范"和"约束"的效果,从而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规范的约束作用.适宜的早操运动负荷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品质,提高课堂学习精力,有助于克服上午上课期间的疲劳现象,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对育人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早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以志 《科技信息》2013,(15):305-305,339
早操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操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随机调查法等方法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早操现状不容乐观,整体效果不理想。所以从早操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因素,解决提高早操有效性的途径和办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活动理念,提高参与早操锻炼的有效性,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苏北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不感兴趣,亟待进行改革早操和课间操活动内容主要是晨跑和广播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外体育活动大部分学校没有组织,部分学校组织了,因场地器材的短缺,课外体育活动以自由活动为主,仅小部分学校有计划的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和安排老师进行辅导。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加强体育课程改革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加大体育投入,改善场地、器材和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相似文献   

7.
早操作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全国高校中广泛推行。如何提高早操的效能是高校体育工作者颇为关注的问题。结合调查与工作实践,就此展开分析,试图为早操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合格的体育教师 ,而体育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锻炼身体的方法 ,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增强体质。要顺利完成学校体育任务 ,就必须使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学校体育竞赛这一相对活动的教学与组织活动 ,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这个实施过程就显得体育教师的能力、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就咸宁学院在校学生的早操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发现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早操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异同.通过对学生早操兴趣、动机、制约因素等的分析,找出影响学生早操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学生早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高职院校早操工作实践,对早操工作运行机制、积极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高职院校做好早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巩固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等方面,制约高职院校早操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认识水平、组织管理模式、宣传发动力度及场地设施条件。基于此,提出了促进早操工作开展的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完善机制,创新方法;(3)强化宣传,多元引导;(4)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旨在充分发挥早操应有的教育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耿建华  郭鹏 《科技信息》2014,(4):172-173
我国有句俗话:"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象征着美好,象征着希望,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学校教育从我们孩童时期到青年时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学校的早操也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无数岁月。各个学校的早操风格各异,有做操的,有跑步的,但是大体相同的一点就是各学校的早操都是比较"早",一般都会在清晨进行。可是,清晨进行锻炼真的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有好处吗?  相似文献   

12.
高校早操现状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晚出操、不出操、抵制出操是由于现行早操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需要,且管理方式不合理,对早操意义宣传不到位.针对结果,提出了改革高等学校早操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师范大学学生早操管理中体育场地、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早操内容和组织形式、学生参加早操积极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提高新疆师范大学学生早操质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索不同的学校体育模式,为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通过实验实施“234”含3+1体育作业.“234”体育模式:即每周2节体育活动,每天做3操:早操、大课间操(系列课间操、健力课间操、武术操)、眼保健操.3+1体育作业:学生每周自觉进行不少于3次晨炼,参加一次社区体育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新模式下的体育课、课间锻炼、课外活动等方面态度有明显变化.喜爱运动的学生参与率逐步提高.学生参与性的增加,促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发病率下降,上课时精神注意力更为集中,促进学生文化课学习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金昌、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地市54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应用统计法、逻辑法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河西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薄弱;天天做早操的学校占88.89%,天天做课间操率100%,天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为54.41%.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不同的学校体育模式,为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根据学校自身的紊件和特点,通过实验实施“234”含3+1体育作业.“234”体育模式;即每周2节体育活动,每天做3操:早操、大课间操(系列课间操、健力课阃操、武术搡)、眼保健操.3+1体育作业:学生每周自觉进行不少于3次晨炼,参加一次社区体育活动.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新模式下的体育课、课间锻炼.课外活动等方面态度有明显变化.喜爱运动的学生参与率避步提高.学生参与性的增加,促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发病率下降,上课时精神注意力更为集中,促进学生文化课学习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世芳  金鹏 《科技信息》2013,(7):15-15,45
通过对云南特殊教育学校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缺乏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教师根据各人的经验和喜好,有的是想起什么上什么,有的是借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或幼儿园的教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健美操、民族健身操和健身舞从内容到健身价值,对充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和矫正残疾学生的心理身体都很有好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健美操、民族健身操、健身舞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旨在加强和丰富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丰富残疾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早操在普通高校开展的重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安元 《科技信息》2010,(17):100-100
为早操在普通高校开展引起重视,通过早操对普通高校学生作用等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早操在普通高校开展的重要性,早操是普通高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育人为根本,以育体为己任,具有鲜明的教育性。一、学校体育的内涵学校体育有自己的独特性。传统的观念认为学校体育是教育内容之一,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承担着使人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任务,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目标。然而,教育寄托于体育的不光是锻炼学生的身体,…  相似文献   

20.
谢军 《科技信息》2007,(18):25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向体育教学的渗透,我们必须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从而开创体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