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古老的鎏金工艺,自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塑造国之重器的独门绝技,在青铜器鼎盛的春秋战国时期,富丽堂皇、金光闪闪的鎏金器物只有盛大的祭祀活动才能见到,直至明清两代鎏金工艺达到顶峰时期,成为权力与神圣的象征,深藏宫墙之内。肖岗说,鎏金器物在普通人看来是很高大上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肖岗意识到如果不突破传统的题材,祖传的鎏金手艺早晚会消失。他想把鎏金技艺真正地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古代的技艺装点现代生活,这样普通老百姓在家里也能欣赏到这种工艺。  相似文献   

2.
正鎏金工艺的传承人历代以制作鎏金铜佛像为生。鎏金佛像是佛像艺术种类的一种,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一种。在我国古代,佛像多见于石雕石刻,其中最为罕见的是鎏金佛像,它是利用水银加黄金,使其熔化,并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还原,水银蒸发后得出带金质的佛像。因为极品鎏金原料稀少且珍贵,同时对于工艺要求十分高,容不得有一丝的错误,所以古往今来,鎏金佛像极为珍贵,被誉为佛教至宝,具有极高的价值。朔州地处山西北部,与河北、内蒙接壤。  相似文献   

3.
正鎏金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的工艺。是传承两千多年的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主要是将金和水银混合成"金汞剂",涂抹在铜或银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面不脱,用于提高器物的光亮性和色泽度,从而增强金银铜器的观赏效果,谓之"鎏金"。始于战国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璜,用七块玉石和两枚鎏金的铜兽制成,是已发现的最早的鎏金器物。  相似文献   

4.
<正>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精湛,它年代长、影响大、价值高,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浑源铸钟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据中科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鉴别和认定,浑源铸钟技艺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古代塔基遗址是一脉相承、同出一辙的,源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1 000年左右。浑源铸钟不仅是中国古老冶炼铸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  相似文献   

5.
正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古代埃及将其称为神物,而它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巨大。如今想买一个纯铁的东西都很难,因为有了各种材质的替代品,而承传老技艺,应时出现的古泽州铁器铸造工艺却满足了人们对日用铁具的所有幻想。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泽州铁货是指晋城市的传统铁货铸造手工技艺。晋城,古称泽州府,因煤、铁矿资源丰富,有"铸铁之都"的美誉,至今已有3 000多年冶铸历史。天赋灵犀的自然条件,使历朝历代都有在此设官冶铁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人就开始使用煤炭了,当时的人们主要是使用露天煤冶铁。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医用药特点.有关炮制药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但是古代对炮制工艺的记载文字简短,使复原传统技艺、实现"遵古炮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古代炮制药物的考古发现将为中药炮制的起源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证.西汉海昏侯墓园主墓(M1)中出土了由木质漆盒盛装的样品,通过核磁及三维重建、显微分析,发现该样品是由外部辅料层和内部植物层构成.结合显微特征、质谱分析,推测该样品中为玄参科地黄属Rehmannia植物的根,且可能经过了热水等处理.《神农本草经》记载地黄具有"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等功效,这与古代文史资料记载墓主生前患有严重的风湿病相符.样品的辅料层内含有淀粉粒与蔗糖,这可能与炮制"矫味矫臭、利于服用"的作用有关. M1木质漆盒内遗存样品是迄今报道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中药辅料炮制品,其发现和鉴定为深入了解我国古代药物炮制与应用历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的"非遗"名录中,技艺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山西民居砖雕——清徐砖雕更是榜上有名。它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手工技艺,制作集烧窑、绘图、雕刻于一体。真正的清徐砖雕制作技艺,几千年来仍旧基本依靠师徒、父子之间的言传身教,并且需要凭借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它的工艺特征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相似文献   

8.
鎏金,即俗称的“火镀金”。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工艺技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采用的材料上推陈出新,操作技术上也有所革新。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饮食项目纷纷亮相.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一项中,就有"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聚春园"佛跳墙制作等近70余项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桥梁技术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而古桥造型是古桥技术最直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桥型划分,中国古代桥梁不外梁桥、拱桥、浮桥、索桥等类型,它展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桥梁技术。绍兴现存古桥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类全、造型美、功能多、技艺高,堪称绍兴一绝。中国古桥专家唐寰澄教授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一书中称:"绍兴古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绍兴现存古桥保存了中国古桥完整的发展体系,是保存中国古桥信息最丰富的地区,这在国内是十分少见的。"不久前,绍兴古桥以"石桥营造技艺"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式样的家具,行话曰"晋作"。晋作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其制作技艺起源于秦汉,宋元时渐趋成熟,明代中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晋作古典家具用料精纯,制作考究,形式、内容的完美结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用家具上的艺术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使其极具地域特色和工艺价值。本期传承,我们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运建的带领下,感受晋作文化传承的血脉之情,领略古典家具重获新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交城云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米鸿德16岁随父米承祖学习传统云香、线香手工制作技艺,经过几十年努力学习,在严父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下,掌握了云香制作技艺的精髓,灯火相传,子承父业,并创建了交城县鸿泽制香有限公司。在生产实践中,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提高工艺质量,逐渐脱离家庭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努力。在保护和传承这项古老技艺的征途中,米鸿德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13.
上刀山     
《科学之友》2014,(4):68-69
传统技艺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技艺,这些传统技艺神奇而绚烂,它们都曾盛极一时,但是时代变迁,在新世纪各种新兴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技艺已走向衰落,很多传统技艺都已失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技艺显得越发的珍贵和神秘。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6月,随着太原市中华老字号酿造特色小镇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的开工,以"品味酿造·鉴赏非遗·小窑头大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文旅小镇创建工作提上了小窑头村委的议事日程。如今,包括张浩的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清式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埙技艺、西华门舞狮、传统剪纸、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贾氏泥塑、面花(太原面塑)、武式绣法、传统美术刻瓷等多项非遗入驻小镇,既让传统非遗安家落户,又给村庄带来"灵魂"的太原市首个非遗文旅小镇在东山小窑头村崛起。  相似文献   

15.
清徐砖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两汉后,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清徐砖雕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历史上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随着晋商的崛起,清徐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处处林立,一条条用砖瓦建筑的大街次递出现,于是,清徐便被周边人群美称为"砖瓦圪洞"。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变革,传统民居建筑发生了深刻变化。坛、庙、寺、观基本停建,随之"一颗印"式的四合院晋居建筑也越来越少。20世纪初,清徐境内庙宇不断拆除,砖雕市场日见疲软,加上清朝时期砖雕市场需求量小,从事本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相伴着清徐砖雕传统手工技艺也越来越濒临危机。直到近代,随着经济利益的驱使,砖雕业才慢慢升温。但清徐砖雕传统的手工技艺因其本身的深度、广度、综合性与群集性,必然为合理传承造成极大难度,而由于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机器雕刻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砖雕日益缺乏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艺术审美。清徐砖雕正在逐渐丢失古老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秋慈 《科学之友》2022,(8):66-67
1972 年,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进行正式发掘,在这座屡经盗掘的王陵里,考古工作者无意间发现了一只牛角,从而带出了一只旷世罕见的鎏金铜牛。它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西夏鎏金珍品,真实地反映了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也为专家研究西夏社会的农业经济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  相似文献   

17.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并在工艺和造型上相互借鉴.中国砖雕历经千年演变,技艺炉火纯青,文化沉积厚重,风格流派众多.  相似文献   

18.
<正>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并在工艺和造型上相互借鉴。中国砖雕历经千年演变,技艺炉火纯青,文化沉积厚重,风格流派众多。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以阳泉市张文亮刻花瓷文化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和保护单位的"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填补了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陶瓷技艺类的空白。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山西省平定黑釉刻花瓷在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中,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艺在平定这块黄土地上,悄然隐匿。直到20世纪60年代,历经无数次磨难,在山西省古陶瓷研究专家水既生的带领下,才成功地将这一失传近千年的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艺重放光  相似文献   

20.
正缂丝是一种古老的丝织技艺,如同是在丝绸上雕刻出来,有镂雕之象,也被称为"刻丝"。缂丝在汉代从西亚传到中国,再从西域传到了宋代并达到缂丝工艺和技艺的顶峰,成为历代皇家御用之物宫廷之作,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炫耀标识。明清时期缂丝制作中心集于苏州,缂丝成品以其制作繁复、缂织精良、朴素高雅、端庄秀丽、慧中秀外、经久耐用,堪称织中之圣。且作品正反如一,与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