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郑、韩两国先后建都之处.郑、韩两国非常重视都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除了考虑到选址的地理因素外,郑国还采用了筑建高大的城墙、利用自然大川和修筑高台建筑等措施.韩国则变革了都城布局,如新筑城垣、增置马面和修城门等,以增强都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2.
建于13世纪中期海龙屯是中国军事防御城堡的杰出代表,是西南地区播州土司文化军事领域的重要遗迹.海龙屯城堡在军事防御思想、堡址选择、军事防御体系布防等方面体现了冷兵器时代“以弱御强”的战略防御思想.借自然天险筑军事城堡,设立远、中、近的军事防御体系,屯兵于民,建立自给自足的军事给养保障,是海龙屯军事城堡防御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河陇地区是唐朝经略西北的战略要地,一直受到唐廷的高度重视。文章采用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河陇地区在唐代京畿防御中的战略地位进行探讨。首先,指出河陇地区的山川形势和镇戍设置;其次,论证了唐朝中前期在西北战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军事、政治策略,重点对唐朝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如何有效地构建以河陇地区为中心的西北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研究,并且指出该区域对于唐朝抵抗异族入侵、屏藩长安有着非凡的战略地位;最后,通过唐朝后期河陇的沦陷对长安战略防御产生的消极影响来进一步说明河陇对于唐朝都城防御的重要性。纵观唐代历史,控制河陇则可巩固边疆,翼辅京畿,丧失河陇则西域沦陷、国都危迫。河陇犹如唐王朝的右臂,对王朝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兵学的角度看,齐长城是齐国兵家防御至上军事理论指导下兴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它的兴建有一个由局部性的战术工程到全局性的战略工程的转变的过程。齐长城的防御战略有两大特点,即:山地防御、济水防御、黄海防御三位一体的防御战略;积极的长城防御战略。齐长城在保障齐国国防安全方面发挥过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辽金元明清五代的都城,向有“五朝古都”之称。作为一个都城,它的形成受自然的和社会的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是由自然环境、经济、军事和社会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因素在都城形成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古都北京形成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军事地理等地理因素的分析,阐明了北京具备建都的优越地理条件,是古代帝王建都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6.
王孟莹 《科技信息》2007,(12):132-132
该文介绍了城市中心区天桥的选位、选型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不仅要满足其基本人行过街的需要,更要结合周边环境,注重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李久昌博士<国家、空间与社会一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一书,选定自夏以来至宋代洛阳多次作为中央王朝或地方政权都城及陪都的历史时期,以古代洛阳都城空间为核心,从"国家一空间一社会"的视角,对该时期洛阳都城空间形成演变状况及其机制进行的论述,为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增添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等为基本前提,使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水环境保护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平衡关系,进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水环境体系。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治水体污染,降低水资源消耗。海绵城市是指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内下垫面自身调节作用,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一种新型城市形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杭州市27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探究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以期能够有效提升给排水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将都城迁到栎阳,并设立栎阳县,从此栎阳成为秦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当秦国迁都咸阳后,栎阳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农业经济依然是秦国重要的战略要地和经济中心,在秦国的战略防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爬先秦文献资料,结合学界关于秦都城的研究成果,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论述了栎阳城在秦国崛起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形狭窄,岛国日本的防御纵深十分短浅。历史上日本一直努力建设超出其四个主岛的岛屿防御体系,来保障其海上和本土的安全。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这种通过夺岛来增强军事防御力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相似文献   

11.
沙俄的入侵使清政府认识到了加强东北边防建设的重要性,雅克萨战争之后在黑龙江地区建立的城镇发展成为军事重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军事城镇防御体系,设有副都统管辖地区事务。本文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研究黑龙江副都统衙门的职能,力求对这一机构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推动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科技研究的创新化和国际化,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合作设立了"发现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科技奖学金"。该奖学金由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设立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指定用于资助华语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学者,进行与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科技相关的研究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军事土木工程技术、城市攻防体系等,鼓励开展中外军事工程技术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藏宗堡建筑和庄园建筑的军事防御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宗堡建筑和庄园建筑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风格,文章对江孜宗、桑珠孜宗等宗堡建筑和囊赛林庄园、甲马赤康等庄园的防护墙、碉楼、望楼及护城濠(河)等防御设施进行分析,扼要地论述了西藏宗堡和庄园建筑的军事防御特色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企业信息平台的安全现状,对桌面、主机/服务器、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层次化安全防御”的理念.同时根据层次化安全防御体系的理念提出建设方案、实现企业信息平台安全等级的提高,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明代长城军事防御聚落生成Voronoi图,采用变异系数、最邻近点指数以及GIS的密度制图和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军事防御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证实其存在明确和复杂的层次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地理环境和战略地位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虽然宋朝与大理国之间未发生过战争,但宋朝还是对大理国作出了富于军事攻击性的人性假定。这种假定体现在一些边吏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宋朝通过密切与大理国周边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防御大理国的西南防御体系中。宋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定,一个原因是宋朝认为大理国就是南诏国的继续,而南诏国具有很强的军事攻击性;另一个原因是宋朝当时受到富于军事攻击性的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严重的威胁。虽然宋朝的假定与具体事实不符,但还是取得了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地铁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由于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变形量的预测及监控十分关键.厦门市地铁1号线某站施工场地紧邻城市主干道和景区建筑,车站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变形量.通过有限元计算以及现场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周边环境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对车站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考查桂林的城市形态演变和古建筑旅游资源认为桂林的历代城市建设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生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选择规律,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相交融是推动桂林由军事城镇演变为旅游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也是桂林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理论水平,依据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对当前我国古代都城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历史地理学在对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中所具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在古都、古城研究以及在推进古都、古城所在城镇之建设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面所特具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南宁城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现有的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行车流量,人们对更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充满了渴望与期待,人们在享受着这种新型交通设施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对周边环境与景观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