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皇城司名义上是皇帝的近卫组织,实际上却是中央秘密警察机构,是皇帝直接掌握的一支特殊侦缉队伍。皇城司的特务活动主要有秘密政治侦察、反间谍和其他情报治安行动。皇城司秘密警察是宋代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发展的产物,是宋代最高统治者镇压反抗、排斥异己的工具。在中国古代秘密警察发展史上,宋代皇城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古代秘密警察的历史应该是最久远的.先秦时期虽无具体职官,但秘密警察已实际存在,其特点是政治密探职能的分散化和兼职化.先秦时期秘密警察活动方式大致有三种:监视型、谍报型和离间型.建立特务网,设置秘密警察,是统治者“操术”的结果.秘密警察必然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秘密耳目、私人鹰犬和制裁异己的利刃.  相似文献   

3.
金朝时期,台谏监察宰执,宰执控制台谏。朝廷有台谏回避宰执的规定,但台谏依附宰执的现象仍然存在。皇帝既鼓励和支持台谏,又信任和袒护宰执。金朝台谏与宰执的对立和斗争,形成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最终集权于皇帝。  相似文献   

4.
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僚队伍最为庞杂,也最为腐化的一个朝代,为加强对整个官僚队伍的有效监督,北宋统治者试图通过加强台谏官员队伍,允许台谏职能,行事方式的互用,以确保政令通信,下情上达,由此也产生了台谏集团利益的一致性,这三种合力所形成的“台谏合一”的特有现象在影响北宋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开明清时期台谏彻底合一先河,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也正是从台谏职能对象合一,行事方式合一,集团利益合一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特殊历史现象的。  相似文献   

5.
御史台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重要监督机构。宋代御史官是皇帝的耳目,由皇帝亲自任命,其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御史对宰相百僚在重大活动、科举考试、司法过程、行政事务、日常着装、行为规范等方面实施有效的督察,更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赵宋王朝的统治,使宋代社会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这对社会生产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将群体传记学嵌入"数字人文"开展历史研究是一条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取径。以宋代处州家族为例,借助"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作为史料梳理工具,可以勾勒出宋代处州家族群体,继而发现处州流动人口较少,处州的发展具有"内生性"特点。此外,墓志作为地方史料,其中所承载的信息在区域史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可以借助"CBDB"对宋代区域人物墓志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以人物墓志资料为基础,将宋代区域史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驴从先秦时期渐渐传入中原,以魏晋时期"驴鸣"为转折点,作为外来动物的驴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的马的陪衬,到独立的富含多种象征意义的完整意象的变化过程,最终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宋代文人主观上有意识地将前人骑驴形象进行归纳,使驴形象在宋代达到了空前繁荣。驴在宋代诗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代步工具、运输工具以及农事劳动工具,而其形象内涵概括起来则主要有作为身份象征、作为诗思诗兴、作为宗教意象等。通过了解这些象征意义,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驴和文人的关系,了解宋代文人和宋代社会。  相似文献   

8.
风风雨雨中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栽,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昌盛.中国的成人教育也由创立初期的"补偿性、补充性"教育向"提高性、发展性"教育嬗变.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中,成人教育应是所有教育中最能发挥功能和体现价值的教育类型.因此,成人教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及其自身都应创新观念、高瞻远瞩.在嬗变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和演化在宋代就已进入成熟期,农具分支演化根据地域农业呈现多样化特征,其中耒耜类工具最具特色.从目前的图像样本中最早可见南宋楼璹《耕织图》元摹本,但缺乏元代王祯《农书》翔实的图谱注解.高平开化寺与太原六郎庙壁画详细描绘了北宋时期耕犁、铁锹、类工具的式样造型.通过农具溯源比较与工具的力学分析,经过多重论证将锹类工具在宋代、清代的高度应用原因及其演化情况详尽阐述,填补了这一时期《农具图谱》的空白,为了解古代北方农业提供了真实的图像样本.  相似文献   

10.
宋代画意论     
宋代是中国诗歌与绘画艺术高度繁盛并交融的时代,"尚意"的美学思潮决定了"意"被奉为诗歌与绘画创作的规范。通过宋代画论中的"画意与画形"、"诗画一律"等重要理论的考察,以期对宋代诗画理论的特点及其美学影响进行深入认识。宋代诗话多处提到"画意不画形",欧阳修、苏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以诗句入画也为宋代文人画家所重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当时诗画艺术的一种创作追求和审美理想。宋代诗话中揭示出的诗学观念深刻影响和渗透到了绘画当中,从而提升了宋代绘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元绍 《科技信息》2007,(23):248-248
一般言之,"父亲"在家族小说中是权威和传统的象征。然而在20世纪的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则经历了一个由"被告"、"败者"到"对话者"的嬗变过程。这一嬗变过程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亦具有其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女性话语的嬗变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从五四以来套在"黄金枷锁"中的曹七巧对失语的挣扎到80年代《方舟》中的"寡妇俱乐部"模仿"男人话语"的尴尬再到90年代的林白等力图用"躯体写作"创建"女性话语"的决绝,这一话语嬗变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宋代文人性喜剧谈,蔚然成风。座谈之时,多有故事传闻。剧谈之后,可将这些素材记录下来,自然成为"谈录"小说。本文对宋代的剧谈风气进行考察,并探析剧谈传播方式对宋代"谈录"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为了掩盖它在阿富汗的侵略罪行和阿富汗人民奋起反抗的事实,竭力实行新闻封锁。澳大利亚记者约翰·肖,不久前在喀布尔呆了一个星期,在秘密警察鼻子底下收集材料,写下了这篇报道。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分三大问题展开关于语言何以"是一种最平常而不保险的工具"的论述.首先,从"工具论"、"符号论"、"行为论"三方面揭示语言不同于其他工具、符号、行为的本质特征,以说明语言学习永无止境;接着,从语言的谱系分类角度,阐述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如英语)的特点;最后,提示如何掌握汉语这套特殊符号系统的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语助词体系的形成是近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标志,宋代是近代汉语助词体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宋代辛弃疾词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前后历史时期相关语料,可以初步探索助词"了"和"却"产生和使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宋代文化代表了古代中华文化的最高成就,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流变与特点。而对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式"词"中有关社会风俗的内容进行研究,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地观察宋代风俗的流播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信息正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也正是如此,一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然而,目前对医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仍然只注重计算机技能水平的学习,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缺乏手段。WIKI是一种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工具,它的出现为知识的共创分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协同作业平台。它遵循"客观"、"自由"、"开放"、"协作"等理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女词人。她早期的词作不乏描写甜蜜爱情、赞美美好自然之作,但以抒发闺怨闲愁、相思离别为主;后期的词作则更多地表达故乡之思、家国之痛。总之,"愁"是李清照《漱玉词》中表达的主要情绪。从个人、婚姻、社会三个层面对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作一探寻,发现这些愁绪都是由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缺失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主观化自然教育思想、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生长论自然教育思想五阶段的嬗变过程。纵观其历史嬗变,可以看出其嬗变特征:关于自然教育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探讨是从外部深入到内部的;崇尚用"自然"的方式表达自然和谐的教育;探讨教育与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关系是其研究主题;自然教育思想内部形成了不同学派,推动了西方自然教育思想和教育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