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掌握核心信息技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带动工业化的制造业,尽快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这种跨越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跨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时空,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合二为一,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而加速工业化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第二,跨越大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后发优势理论,强调超常规和非平衡发展,整个经济发展过程通过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技术,跨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时空,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一起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发达国家工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深刻改变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企业创新制度 ,并推动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对发达国家而言 ,推进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完成后进行的 ,是循序渐进的渐进式发展选择。对我国而言 ,推进信息化则是选择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因为 ,我国的工业化远未完成 ,企业的技术、制度体系尚处于较低水平 ,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世界性发展潮流 ,推进信息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已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制度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信息化 ,要立足于以信息化的制度模式推进企业制度创新。1 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企业制度信息化创新技术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 ,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制度 ,是企业创新的大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 ,信息化过程 ,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一次全面的体制创新的过程。要想在工业化过程中比较充...  相似文献   

5.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世界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中部地区发展中的安徽,要加快经济发展,加速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就必须从大力推进信息化入手,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工业化的总体质量,在互动和加速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在信息化氛围下跨越式推进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6.
《上海信息化》2000,(4):24-25
江泽民书记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又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安筱鹏 《天津科技》2002,29(6):8-10
分析了在信息时代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与可能性,并提出现阶段推进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决策,积极吸引全世界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我们认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信息化浪潮不可阻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已成为我们的国策.企业作为实现工业化,建设现代化的主体,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现代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0.
国外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开始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技术对其高端工业的渗透、提升,是一个渐进“搭接”过程。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遭遇信息化革命,没有选择先工业化再信息化,而是创造性地选择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将信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实现了工业化、信启、化的合理并行。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上海信息化》2008,(10):88-88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浙江)国际信息技术交易会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峰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一坛二会”组成,即“2008中国(浙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峰论坛”、“2008浙江省信息技术成果交易会”、“2008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会议以“两化融合”、“创新创业”为主题,就如何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借助信息化先进技术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实现“两创”;如何进一步巩固浙江网络经济强省地位,打响“浙江网商”品牌等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化成为工业化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场革命。党的十六大报告就强调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建设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党中央在全国总结我国工业化历史经验,深刻洞察世界信息革命发展趋势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积极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表明了信息化将从我们的生活领域渗透到生产领域,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现代化程度以及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在全面推进“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下,吉林省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信息化建设关系发展全局,我们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一个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三化”的概念,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在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如何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多次提到,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中,我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孟洁 《科技信息》2011,(36):I0035-I0035
一、项目背景 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资信息化是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重大工程之一。大力推进国资信息化建设,既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客观需要,能否做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植与实现程度。如何衡量或检验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否协调发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尺度.也没有标准或规章可循。当前,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主要  相似文献   

20.
会议点击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讨会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研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