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县自愿咨询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自愿咨询/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930名自愿咨询者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我县自愿咨询人群在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均有一定的了解,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也越高;职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大。结论:针对广大人群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可降低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总结2015年第八师石河子市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为今后项目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按照《2015年第八师石河子市包虫病防治项目方案》中的内容和要求,开展项目工作.第八师石河子市6个项目单位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重点人群B超法检查4513人,无阳性;儿童血清379人,阳性1人,阳性率0.26%;对7例普查以外发现的包虫病病人进行药物治疗;采集并检测犬粪723份,无阳性;家犬驱虫管理4326只;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627人,知晓率82.5%.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顺利完成,但仍存一些问题,需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沟通,须加强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及家犬驱虫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探索在不同人群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对医务人员、中学生、劳教人员、戒毒人员等四类人群进行艾滋病问卷调查。结果 :各人群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了解不一致 ,对明确的传播途径、致病原因、对艾滋病的恐惧感有显著差异(p<0 01) ;愿意接受艾滋病知识是一致的(p>0 05)。结论 :对这几类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提高对艾滋病危险性及现状的认识 ,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资料,更好地发挥VCT在AIDS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初筛血清HIV抗体,了解咨询者中HIV阳性检出率,同时动态观察HI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为科学治疗AID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SPSS15.0软件分析求询者的个人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求询者血清中HIV抗体,阳性者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及时检测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结果:三年间,有843例自愿提供个人信息并检测了血清HIV-抗体。共检出27例HIV-抗体阳性者,阳性率为3.2%,有AIDS症状者6例,CD+4小于200个/ul者5例。结论:VCT已成为高危人群获取关于AIDS防治的准确信息的可靠渠道。同时也是HIV感染者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和病程进展最便利的求诊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卧龙区实施5年来的宣传干预效果.[方法]对卧龙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底按照统一调查方案进行的中学生、村民、女性性服务者(FSW)、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PLWHA)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项目执行,卧龙区中学生、城乡居民、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PLWHA)和女性性服务者(FSW)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5年底的77.00%,63.00%,68.23%和30.33%上升到2008年底的90.14%,85.00%,83.33%和80.59%(X2=38.275、61.837、12.232、179.054,P<0.05).PLWHA的安全套使用率从2005年的88.73%上升到2008年的100.00%,FSW的安全套使用率维持在80.00%以上水平.[结论]通过项目实施,卧龙区各人群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高危人群的行为得到改变;但在很高的服务覆盖下,各人群仍有15%以上的人不了解艾滋病经性传播知识,重点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针对人群特点调整宣传干预方法及策略以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6.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1.重视不够,措施缺失.2.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学习及生活压力大,涉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继续巩固三级疫情检测系统:实施坚实的防控措施.全方位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加强血液管理.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合格率要达100%;认真开展母婴阻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实施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对艾滋病现症病人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认真落实对艾滋病困难人群的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吉安县中小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选择吉安县辖区内中小学教师898名,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艾滋病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相关基础知识及生活行为方式与艾滋病关系方面了解不足,对艾滋病人态度尚有欠缺。提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科学正确地认识艾滋病,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的吸毒特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理州劳教所350名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结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39份,被调查者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平均(33.34±7.34)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31.6%和51.0%;吸毒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43年,平均为(8.94±6.42)年;吸毒方式主要以单纯口服吸毒为主,占总人数的56.3%,26.8%的戒毒者曾经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戒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渠道为劳教所入所健康教育培训,在通过电视媒体、网络、朋友/家人和展览宣传渠道获取艾滋病知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者中76%的戒毒人员知晓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结论:强制戒毒所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不高,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遏制其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
了解南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1 145名,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平均为68.3%,远低于国家水平;绝大多数同学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是只有76.07%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使用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只有38.78%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今后高校应该以讲座、视频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让其正确面对艾滋病,真正远离艾滋病。  相似文献   

12.
徐建华 《甘肃科技》2013,29(11):146-147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娱乐场所高危女性性工作者(FSW)艾滋病综合干预,了解干预对其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以及安全套使用率的变化情况,评估干预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总结积累适合该人群的干预方法,探讨了该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是预防。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的高发区,大中专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凉山州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在凉山州大中专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吉林市高危人群性病特别是艾滋病感染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降低发病率。方法 针对不同职业设计相应的调查表,分别调查及受静脉血,进行RPR和抗-HIV抗体检测,其中性罪错人员进行妇科检查和采取宫颈分泌物做淋球菌培养。结果 共调查1386人,RPR检测阳性率2.96%,抗-HIV抗体检测阳性率0.07%,仅有59.52%的被调查者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其中性罪错人员56.31%有性病,淋球菌培养鉴定阳性率11.56%。结论 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低,但其它性病检出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董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228-228
该文从艾滋病的流行过程中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发挥的作用阐明了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制工作中的意义所在,根据在艾滋病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艾滋病防制健康教育的要点,给出了开展艾滋病防制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①要有明确的目标人群,以需求为基础;②要有足够的强度;③教育过程中应禁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庆  何朝阳  朵林  和丽梅  陈莹  王耶盈 《科技信息》2011,(11):I0030-I0031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H1V感染者的态度;方法:在该省抽取5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1-2个社区进行整群抽样,每地抽取800-1000人用面对面问卷方式调查;结果:共调查4873人,(1)调查对象对共用针具、性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0.0%、86.2%和84.9%,调查对象对蚊虫叮咬、纹身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60.4%和53.9%,(2)调查对象有41.2%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与得了艾滋病的朋友愿意来往,42.5%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继续工作或学习;结论:云南省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较高,但普遍存在对HIV感染者的歧视,需广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消除恐惧,减少歧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杭州科技》2001,(6):42-42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12月1日,我们喊着新的口号迎来了第十三个全球艾滋病日。这一时刻,更多的目光注视在了一个可怕的字眼“艾滋病”上。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设立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到现在,十三年的光阴积累,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的重要。在开始艾滋病病情的了解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数据: 2001年最新统计,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和实际艾滋病人数正在迅猛增加。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截止2001年9月底,全国共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 浙江省2001年查出艾滋病…  相似文献   

20.
为检测HIV-1感染相关基因CCR5Δ32在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中基因突变频率,探讨CCR5Δ32基因突变与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关系.以470名维族HIV高危人群(经Western印迹法确诊HIV阳性246人,HIV阴性224人)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多重PCR扩增,多重LDR反应,用测序仪检测CCR5Δ32的突变频率.结果:本研究在维族HIV高危人群中检测出CCR5Δ32纯合子突变2例(其中HIV阳性1例,HIV阴性1例),CCR5Δ32杂合子突变38例(HIV阳性24例,HIV阴性14例).维族HIV高危人群中CCR5Δ32基因突变频率为4.47%,其基因突变在维族HIV高危人群中,HIV阳性和HIV阴性人群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的维族HIV高危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Δ32的突变频率在不同接触类型的高危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中CCR5Δ32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中国其他民族人群,高暴露环境是艾滋病在新疆地区的高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