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同样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也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可“直言批评”并非处处适用,事事可行,如在批评的时候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引起师生之间的隔阂。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是培养学生的尊严感,激发学生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同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的表扬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对于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尤为重要。这里,我想就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批评是老师用来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比起表扬来,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运用的难度要大多了。因为批评时如果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批评的方式欠妥或分寸掌握不当,非但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反会事与愿违,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与老师的对立情绪。这就要求批评必须讲究艺术性。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了解一点孔子的批评艺术,或许可以得到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既是思想品德教师要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也是值得探究的一门教学艺术.艺术的表扬使人愉悦,有激励作用;准确批评让学生明辨是非,艺术的批评让人豁然开朗;批评与表扬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神奇的方法;理性地教育使表扬和批评成为艺术.  相似文献   

4.
扬雪萍 《科技资讯》2010,(32):205-205
表扬和批评一直都是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进步和纠正学生错误的不可或缺的方法手段。本文从笔者十几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中,从对学生表扬和批评两个对立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其积极和消极的作用,主张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有时甚至化批评为"表扬"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常用的方法。表扬是教师对学生好的思想行为作出肯定性评价,用以巩固和发扬他们的优良行为;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使其克服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良行为。教师这种肯定或否定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因为他们常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看成是社会衡量自己的标尺,是对自己思想行为的正确与否的一种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讲,表扬与批评实质上是一种外部强化过程。表扬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一种正强化过程,让学生在良好行为与受表扬之间建立固定的神经联系,使外部强化变成一种内部动机,提高学生做好事的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批评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负强化过程,让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受批评之间建立固定的神经联系,从而自觉抑制错误行为的发生。实践证明,无论是刚步入学校大门的少年儿童,还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这种外部强化都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但是,这种外部强化能否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取决于教师实施表扬与批评时所掌握的心理策略。所谓心理策略,即是根据学生伴随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相应的心理活动,灵活实施的不同表扬批评方式,以诱导调动学生自身主观上的能动性,使之产生更好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屡屡犯错,而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能否接受教师,以及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博大胸怀——宽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特征和乐于被表扬的个性心理。因此教师对待犯错的学生,应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姿态,谅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宽容正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7.
初中教学,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心理氛围、课堂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郑建设 《奇闻怪事》2007,(11):15-16
要达到理想的批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深入研究和借鉴科学的批评教育方法,提高批评教育学生的技巧。下面几种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启发: 1.参与式挑评教育。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教师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去进行,学生常常会产生反感,如果教师参与其中,把自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被批评者,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情感叫爱心。丁有宽老师说:“爱心是根。”教育工作是一门爱的艺术,老师应该是创造爱的艺术的实践者。教育学生、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具有对学生深深的爱以及高超的爱的艺术。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艺术折射出这位万代师表者那高尚的职业情感;斯霞老师对学生的爱让教育事业熠熠生辉。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公正与赏识。“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是表扬与批评学生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姚鲁峰 《科技信息》2013,(15):321-321,414
批评是对学生的学业或品行进行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其在学生教育中的价值,远没有像表扬或奖励那样被人们认识到,实在是一种缺憾。爱学生,懂批评的艺术,才是批评学生的最佳方案。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仍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黄文 《科技资讯》2014,(9):188-189
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很多问题学生,他们被堪称为"麻烦的制造者",而在职业院校中班主任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他们身上,然而收效甚微,尤其是对待生理和心理缺陷的那些孩子,他们成了教师的"心病"……,其实我们无法用:批评、表扬、关爱、评比来得以改善,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解析问题的根本,这样才能让整个教育水平本质提高。  相似文献   

12.
表扬需要艺术,批评也需要艺术。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爱学,乐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批评方法。从某种意义来讲,批评艺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批评的效果。在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是常事,但有的班主任由于在批评学生时不分场合,不注意方式、方法,不注重批评的艺术性,结果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正确实施批评这一武器并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表扬与批评都是对人的行为表现进行的评价,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往往夸大了批评的副作用,忽略了表扬的副作用。表扬的副作用包括以下几点:导致学生内驱动力降低,产生表扬依赖,形成被动性人格,自我评价失真,打击未得到表扬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表扬的技巧,采取正确的表扬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曾湘峰 《科技信息》2011,(14):I0298-I0298
赏识教育是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但在课堂教学中尚处于基础层面。赏识教育主要是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被激起的状态,使教育效果趋于最好。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应避免对赏识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表扬的力量     
现代教育表明,积极的表扬和暗示,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从而激活大脑网络系统,产生行为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力量。这种方式对于转化学困生和提高中等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周国柱 《科技资讯》2006,(20):194-194
表扬与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口语类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判别真伪,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完成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逐步认识并树立高尚的人生观。恰到好处的表扬、批评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辱感,严以律己,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常见的就是赞美与批评:通过对学生的赞美或批评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事实并非真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发现被我们经常批评的孩子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而被表扬者又得意忘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于是我们学会了谨慎的赞美与加倍严厉的批评,可是事情还是在这样的消极应对中变本加厉。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难免没有错误和缺点,对于老师来说则少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很好地接受,起到教育和转化学生的效果。讲究批评艺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单云鑫 《奇闻怪事》2009,(10):34-35
一般说来,学生都乐意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表扬,的确能充分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果表扬不当,也会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就下列几种表扬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