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首语     
本刊编辑部“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这是一句口号,更不只是一句口号。以此为指导,上海在“十二五”的开局上半年,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各区县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科技经济、产业以及科技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本期封面故事对2011年来各区县经济的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2.
华东视界     
《华东科技》2023,(2):6-7
<正>上海市SHANG HAI1.最高补贴800万元,徐汇区推出重磅政策促进科技创新近期,围绕数字化转型、“双碳”战略等对科技创新惠及民生提出的新要求,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构建从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打响“科创绣带”品牌,上海徐汇区推出《关于促进徐汇区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11,(2):48-49
2011年,上海市科委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等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的各项工作,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当好“排头兵”,这是本刊记者从2月16日“上海市科技系统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获悉的消息。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这一安排,科技创新工作将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海科技进入了“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上海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作用日益显著,高新技术不仅在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为“主角”,更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数据的攀升并不代表创新效率的提升。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首先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5.
2014今年以来,芜湖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省科技创新“1+6”政策出台之后,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六项措施,确保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11,(6):19-19
主编观点:当前,瓯海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破解难题,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助推打造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现代化新瓯海,将是“十二五”期间瓯海区科技发展的重点。要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做到三个“注重”。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06,(10):1-1
抓紧落实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深入研讨上海的科技使命与实现路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统筹,利用好“部市合作”平台,推动规划纲要顺利开局和起步;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抓紧释放区县的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推动创新的机制,通过  相似文献   

8.
信息     
《华东科技》2011,(12):78-79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更源于实践。通过上海黄浦“以‘技术创新领先模式’培育区域产业发展新增点”、卢湾“利用‘软性经济创新模式’探索经济转型”,和上海福莱特玻璃有限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运用‘分析型知识创新’策略,构筑核心竞争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1,(9):24-24
“十二五”时期是鄞州区力n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三城三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科技部门,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四大优化升级”战略部署,充分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杠杆,以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推动鄞州经济转型升级为核心抓手,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构建以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低碳节能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发展之区,新兴产业发展之区,为建设“创新型鄞州”、“品质鄞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杭州科技》2010,(6):39-40
上海、深圳、天津、南京四市在“十二五”期间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的眼光聚焦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大关键任务上,与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较为一致。未来五年,将成为城市之间竞争创新、竞争转型的五年。  相似文献   

11.
郭霞 《华东科技》2012,(5):64-65
"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线。而类似地面交通工具风洞平台这样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无疑是创新驱动的支撑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力量,推动这些重要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陈晨 《华东科技》2013,(8):66-67
"张江",高新世界的舞台,创新力量的热土,已成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发动机。近两年来,张江高新区青浦园充分利用"张江"品牌的各种创新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项目引进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推动自主创新高地建设,努力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淮北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育强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服务生态体系和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建议,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服”高效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太原科技》2012,(10):111-1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力推进科教兴晋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进一步提高全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团队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山西省科技厅决定从2012年起正式启动实施“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建设工程”。目前,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推荐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5.
自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立国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改革前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仅在口号上得以突出,更在发展路径上进一步以全球视野作为焦点。  相似文献   

16.
《太原科技》2010,194(3):1-4
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9年,太原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三大基地”和“八大功能区”建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以“创新成果惠及民生、自主创新关注民生、条件建设改善民生”三大科技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了一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科技项目.解决了一批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科技创新在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科技创新对转型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未来五年,福建科技发展战略导向必须有效服务于“加快转变、跨越发展”这一主线,在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和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等领域和环节彰显作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8.
<正>眼下,中以(上海)创新园的建设是普陀对科技创新"大刀阔斧"改革一个"跨步",而围绕着中以合作,普陀区正致力于将创新园所在地——桃浦打造成科技创新的核心节点。众所周知,"桃浦"是上海重点推进的整体转型升级的区域之一。上海市长应勇曾对桃浦的发展提出要求: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理念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产业。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沿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寻求突破,需要科技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支撑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宋忠伟 《安徽科技》2014,(12):33-33
2013年,双风经济开发区启动实施“百企升级”三年计划,即到2015年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机构1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新增规上企业100户。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双凤经济开发区正努力实现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资源配置由“土地集聚”向“核心技术集聚”“资金集聚”“产业集聚”转变,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