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打歌”这种古老而纯朴的歌舞形式,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形式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采,但对它的称谓,各民族叫法不一。“打歌”是汉语翻译时笼而统之的“他称”。对“打歌”的起源,族属,流传等问题,近年来也有一些同志作了有益的探索,有彝族说,认为“打歌”为彝族所特有,其他民族是从彝族学来,或所流行的是与“打歌”相异趣的另一种歌舞。也有白族说,认为“打歌”是存在于白族中的一种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古老歌舞形式。本文拟就笔者近年  相似文献   

2.
打歌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时代。打歌是古代舞蹈文化的活化石,本文通过巍山松下踏歌壁 画及彝族打歌舞蹈之间的联系,评述了踏歌艺术特有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打歌”是云南境内广为流传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文章就“打歌”的历史形式、内容、社会功能以及音乐特点对云南的“打歌”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论“打歌”     
“打歌”一名是白语称谓的音译。“打歌”是民间歌舞群体艺术活动形式,它与只歌不舞的白曲并存,同为白族群众性歌唱艺术的两大门类。从它的歌舞风格、歌唱内容、流传地区、应用领域等方面看,它是一种早于白曲的古老艺术,当今还保留在一些边远地方,仍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久传不衰。  相似文献   

5.
彝族少女换童裙时穿的童裙称为“红裙”。穿上“红裙”,是彝族少女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认为穿上“红裙”会为自己将来带来幸福。本就彝族少女换童裙时所举行的仪式作了细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举奢哲是我国彝族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他善于吸取彝族先辈史家的史学成就,总结出治史的六大原则与方法:“史事”的时间要弄准,世系要分清;“史事”的鉴别要审慎;写出各部的“繁荣昌盛史”;撰写“真史”;使用“真正的史笔”;牢记“韵律”。举奢哲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并对彝族后代史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解析了以“小裤脚”(所地)、“中裤脚”(圣乍)、“大裤脚”(依诺)为代表的凉山彝族三大服饰的不同款式及纹样特色,认为这种服饰表现是彝族文化象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绍明 《凉山大学学报》2002,4(4):149-153,148
近来美国学者郝瑞(Stevan Harrell)以四川攀枝花几个彝族支系为例,为中国彝族的认同提出质疑,认为这不符合“族群”的概念,因此彝族的“聚扰”带有任意性,他还从“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出发,认为中国并无“族群”概念,本文认为,彝族虽然支系众多,但历来即有认同,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还是加强了彝族整体的认同性,“民族”与“族群”的概念确有差别。我国以往在翻译和使用上曾将其混用,这一问题现已不存在,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民族志资料构建族体理论。  相似文献   

9.
彝族文献《宇宙人文论》记载了彝族历法中的日月食理论。文章考证和分析表明,彝族的日月食理论抛弃了“虎吃太阳”“天狗吃月”等神话说法而运用阴阳宇宙观来解释,是重要的进步,与汉族的日月食理论相当。分析作为日月食成因的“红眼星”和“豹子星”的含义,与来自印度的“罗睺”“计都”比较,提出彝族日月食理论可能受到了印度天文学的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楚雄地处“彝族文化大走廊”的中心部位,是滇西旅游黄金线上的门户,具有“一州连三市”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州的彝族有50多个支系,其文化灿烂,物产丰盈,旅游资源丰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该文探讨了楚雄彝人古镇的人文景观,包括建筑文化、装饰文化和行为艺术,是笔者在人文地理研究基础上结合云南楚雄彝人的案例研究,相信对从事旅游人文地理研究的同行恩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理无量山、哀牢山民间的彝民,有一种独特的集传统饮食文化、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跳菜舞”,彝语称之为“吾多哈”也就是彝族的伴餐舞“跳菜”,它是彝族在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中,活跃气氛敬重宾客的一种民族风俗舞蹈。近年来,各领域对南涧彝族“跳菜”的研究都趋于完善,但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甚少。基于此,希望通过对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溯源、演进、种类、身体特征及组合进行研究,探求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功能价值,以便人们更加了解南涧彝族“跳菜”,积极参与和传承这一项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2.
“毕摩”作为彝族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阶层,是彝族社会中“智慧”的化身,在彝族传统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曾与“兹、莫”同处于凉山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统治阶层,占据着彝族传统社会关系中的特殊位置.社会资本作为20世纪7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赋予了“毕摩”独特的研究视角,社会学领域的“嵌入性”理论,更为研究“毕摩”这一社会阶层时诠释出其独特的运作规则、文化视野及社会效应,对于理解其在彝族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彝族字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长斗争、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几百代人的艰辛努力,逐渐创制而成的。因为有了这种字,几千年来,彝民族的哲学、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彝族社会才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章通过彝古籍、民族字学家马达仁先生手孤本《阿诺史色与彝族字》一书,以及汉古籍上和彝族民间有关彝族字起源问题的记载与传说,进行反复对比研究,最新彝学界有关彝族字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彝族字的创制时间应是“阿诺史色”时代,即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距今约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4.
潘妍娜 《科技信息》2008,(16):188-188
在云南南部,红河北岸,居住着彝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尼苏支系。石屏地区的“三道红”就属于这个支系。三道红的传统音乐“海菜腔”随着彝族姐弟李怀秀李怀福在青歌赛上的获奖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根据自己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发现“海菜腔”是一种有着庞大结构的歌曲形式,一首“海菜腔”由“拘腔”、“四六句”、“正曲子”、“白话”几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彝族骨卜是彝族的一种特殊占卜化,彝族骨卜有羊骨卜、鸡骨卜和猪骨卜,其中羊骨卜是在彝族社会里最为重要、最为使人信奉的。这里笔着重讨论的是彝族羊骨卜的卜法及卜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知识型的解构赋予本土知识、个人知识以合法性。本土知识与个人知识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现、彝族社区发展的需求以及彝族社区本土知识本身的发展呼唤彝族社区本土知识的继承。  相似文献   

17.
白彝支系服饰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的“活态史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白彝这一族群独特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意识。研究其民族服饰,对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进而开发民族商品与发展文化旅游,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彝族乐器“葫芦笙”独具特色,是彝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本试从葫芦笙的特色,使用情况和改良等几个方面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条标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结合南涧彝族“跳菜”的实际情况进行比照分析,得出了南涧彝族“跳菜”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陈世鹏 《凉山大学学报》2004,6(1):144-146,108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贵州彝族宗教中的几种仪式进行分析,力图除去人们的这种“心魔”,以实现真正的社会性别平等。让彝族妇女的潜能在当前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加快彝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