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18Cr2Ni4WA钢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提高热处理中的冷却速度参数,可有效地控制粒状组织(Gs)的出现,同时采用复合热处理工艺,有效地改善18Cr2Ni4WA钢的金相显微组织,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18Cr2Ni4WA钢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提高热处理中的冷却速度参数,可有效地控制粒状组织(Gs)的出现,同时采用复合热处理工艺,有效地改善18Cr2Ni4WA钢的金相显微组织,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经渗碳、碳氮共渗、氮化处理后18Cr2Ni4WA、27SiMnMoV和25SiCrMoV钢的耐磨性.结果表明,经三种不同化学热处理后,25SiCrMoV钢的耐磨性最好,18Cr2Ni4WA钢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硬度对钢蜗轮副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为研究钢蜗轮副合理的硬度配对提供试验依据。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12Cr2Ni4低碳合金钢获得了5种不同硬度的试样,然后在无润滑,室温条件下,在SRV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硬度对12Cr2Ni4钢-18Cr2Ni4WA钢摩擦副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随着12Cr2Ni4钢硬度的增加,12Cr2Ni4钢的磨损体积减小,其偶件18Cr2Ni4WA钢的磨损体积增大,当12Cr2Ni4钢硬度位于HRC39-HRCAl之间时,摩擦副双方的磨损量相等;12Cr2Ni4钢的相对耐磨性和摩擦系数都随12Cr2Ni4钢硬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的相对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最大值均约为0.9。  相似文献   

5.
某些合金经热处理后产生退火不软化问题.作者对W18Cr4V和18Cr2Ni4WA2种合金钢进行了锻后软化退火试验,对退火组织进行了SEM分析,对合金钢的退火不软化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钢的退火必须根据等温转变C曲线(即TTT图),以确定其方法与工艺,从而获得最佳的切削加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18Cr4V钢经普通退火处理,硬度偏高(269~286HBS);采用等温退火方法,软化效果好,满足了切削加工对硬度的一般要求(<255HBS);无论采用何种退火方法,18Cr2Ni4WA合金钢的硬度均不能满足要求,只有采用高温回火的办法,方可使其软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W 18Cr4V钢凹模在冷冲压成型时开裂的原因 ,进行了几种W 18Cr4V钢热处理软化工艺试验 ,观察组织并测定力学性能 ,得到可用于生产实际的W 18Cr4V钢凹模坯热处理软化工艺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金钢18Cr2Ni4WA渗碳层热处理后残余奥氏体过多,硬度达不到要求这一问题,借助于实验方法,对18Cr2Ni4WA钢渗碳层中残余奥氏体在高温回火中转变机制进行研究,得知相变硬化消除理论和碳化物析出理论在高温回火的不同时间中的不同作用,提出680℃×3h空冷回火,650℃×2 h空冷回火,810℃×15min空冷淬火,180℃×1.5 h空冷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达到既能缩短生产周期又能满足性能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型奥氏体不锈钢00Cr18Ni10N的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冷却方式和保温时间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00Cr18Ni10N钢晶粒变大,力学性能降低,塑性提高.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都有所降低,断后伸长率略有提高,冲击韧性和断面收缩率变化并不显著.虽然冷却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和晶粒大小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在1050℃淬火,采用水冷可以到达更好的综合性能.因此,00Cr18Ni10N钢采用1050℃固溶、保温1h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组织和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9.
边界润滑条件下磨损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18Cr2Ni4WA钢 ,经渗碳淬火和冷处理后制成试样 ,然后在边界条件下与T10金属盘进行对磨实验 ,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磨损表面、显微形貌结构和边界润滑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分析对比了建筑用钢2Cr13马氏体钢和1Cr18Ni9奥氏体钢在不同焊接方法下的焊接接头组织,得到了不同焊接接头显微硬度的拉伸强度。比较结果表明异体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比同种材料有所降低,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这一研究有助于实际生产中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发动机喷油嘴针阀体用钢20CrMoS的切削加工性、热处理工艺性、回火稳定性及耐久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CrMoS钢不仅价格低,而且切削性、热处理工艺性及耐久性能良好,在280℃以下回火时亦具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替代18Cr2Ni4WA的喷油嘴针阀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低碳贝氏体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n,Si,Cr为主要合金元素,设计并制造一种新型的低碳贝氏体钢.系统地研究了选定成分和工艺对贝氏体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种在设定的等温淬火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无碳化物析出的奥氏体-贝氏体组织.含有该组织的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新型高速钢W_4Mo_2Cr_4VSi_2RE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W、Mo、V等元素价格昂贵、资源紧缺,开发高性能低成本高速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速钢合金化原理,通过添加高含量Si(2wt%)和RE,开发了新型低合金高速钢W4Mo2Cr4VSi2RE,其合金含量(W+Mo+V)比通用型高速钢M2低40%.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170℃以下淬火,该钢组织均匀,晶粒度为10级以上 但在1170~1190℃温度区间淬火,容易产生混晶,从而降低其韧性.通过提高坯料退火温度,缩短退火保温时间,发现在1170℃以上淬火可避免混晶.回火工艺研究表明,该钢二次硬化峰值温度为540℃.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该钢的硬度、红硬性及冲击韧性可达到M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简介了国内外刀剪材料的发展现状后,根据钢的合金化原理和Schaeffler图设计出了4Cr10Si2钢的化学成分。试验制备出6mm厚的4Cr10Si2钢板材并进行了退火。在对此板材进行了硬度、金相组织、室温拉伸、EBSD分析等测试后,进行了热处理工艺试验,确定了制作厨用切刀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范围。以其较佳热处理工艺制度处理出的试样作了抗弯强度及抗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对比试验,用该钢制成了厨用切刀。对刀具进行质量检测和试用结果表明,除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指标Ecorr和Icorr略低于4Cr13钢外,其余各项性能均优于此钢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择合理的硬度配对来延长机械式履带调整器中钢蜗轮副的使用寿命,在SRV Ⅳ 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设计了一种能实现硬度对钢蜗轮副磨损行为影响研究的试验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在无润滑,室温条件下考察了硬度对40CrNiMoA钢和18Cr2Ni4WA钢组成的钢蜗轮副磨损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蜗轮材料40CrNiMoA钢硬度的增加,40CrNiMoA钢的磨损体积减小,与之相对应的蜗杆材料18Cr2Ni4WA钢的磨损体积增大;在试验条件下,双方具有相近使用寿命的硬度配对出现在40CrNiMoA钢硬度为HRC43左右,可延长机械式履带调整器中钢蜗轮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38CrMoAlA钢不同淬火温度、冷却方式和回火温度对38CrMoAlA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1000℃淬火温度范围内,淬火温度对该钢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不同的冷却方式因淬火介质的冷却强度不同,导致淬火后的组织不同,从而影响该钢的力学性能。回火温度对该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100—400℃范围内回火表现出回火脆性,在620℃回火能得到较好的强韧配合。该钢采用940℃,1h,油冷620℃,5h,油冷的热处理工艺时,可获得适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不同硅含量的高强韧低合金冷模具钢系列(代号GD钢)进行试验,探讨了GD钢经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处理后,组织中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数量及其对GD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GD钢的硅含量时,GD钢复相组织中的下贝氏体组织形态和数量也随之改变.当硅含量达到1.82%(wt-%)时,复相组织中下贝氏体呈准下贝氏体形态.马氏体加上约28%(vol-%)的准下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