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已有的双向偏心受压L形截面柱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基于单向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双向偏心受压L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方法简单、实用,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柱截面形式为异形柱的板柱连接冲切受力性能,进行了柱截面形状分别为3种典型异形柱(十字形、T形和L形)和对比方柱所构成的板柱连接的冲切特性试验.根据所进行的柱截面为十字形异形柱-板柱连接冲切特性的试验成果,提出了十字形柱-板柱连接的屈服线形式,并应用屈服线理论,导出了十字形异形柱-板柱连接的抗弯承载力表达式.该式形式简单、应用方便,其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符合较好.结果可供类似柱形的板柱连接强度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L形和T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根据L形和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试验结果,在证明了试件的横截面符合平截面假定之后,采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数值积分法编制程序作非线性分析,由该程序所算得的构件承载力和试验的极限荷载有较好的符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压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L形截面柱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论述了15根L形截面柱的受剪试验情况,讨论分析其破坏特点及剪跨比、轴压比等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出受剪承载力公式,并进一步推导出适合工程设计使用的受剪承载力公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卷边C形截面不锈钢短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直接强度法,构建了轴心受压和两端受弯矩作用的不锈钢短柱承载力假定模型.结合已开展的38根卷边C形截面不锈钢短柱试验结果,通过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对98根轴心受压和94根偏心受压短柱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拟合出适用于卷边C形截面不锈钢短柱承载力的直接强度法计算公式.将拟合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拟合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预测卷边C形截面不锈钢短柱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软件实现了钢筋混凝土T形柱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变形全过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之上,将不同温度下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关系代入T形柱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钢筋混凝土T形柱构件的正截面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初步研究了火灾对混凝土T形柱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的影响,为异形柱构件耐火性能研究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7.
L形和T形型钢异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6根型钢异形截面柱和两根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柱的轴心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受压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型钢异形截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塑性要优于普通型钢异形截面柱的塑性。  相似文献   

8.
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2根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截面异形柱试件,并进行双向偏心压力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以揭示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截面异形柱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并计算了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截面异形柱的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似,计算的横截面平均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腹板开洞有利于提高混凝土与钢骨的协同工作能力,钢骨腹板开洞基本不影响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截面异形柱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概念,通过4根不对称T形截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揭示了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验证了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编写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计算机程序.试验和程序计算结果表明,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相比,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阶形柱的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首次计算了实腹式工字形截面阶形柱极限承载力和荷载-挠度全曲线。理论分析可计入各种初始缺陷的影响,并可考虑加载次序及截面纤维加、卸载效应的影响。经与试验结果比较,证明本文理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在大量参数运算的基础上,分析了规范实用计算方法的误差及其原因,提出了验算阶形柱上、下柱的建议方法,经计算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模糊测试中随机变异生成的测试数据破坏了目标程序的输入规范,导致测试数据无法通过验证,造成代码覆盖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异策略动态构建的模糊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插桩执行的反馈信息动态构建控制变异策略和关键字变异策略,指导模糊器变异出高覆盖率的测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变异相比,该方法平均使代码分支覆盖率提高了约40%;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糊测试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理论的传统谱分析方法无法满足发动机过渡态振动测定试验数据分析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发动机飞行试验的工程特点,建立了发动机过渡态试验转子振动信号的阶比跟踪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发动机试飞数据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实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扩展WSDL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用来生成Web服务测试数据.该方法通过扩展WSDL,采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随机生成法相结合生成简单测试数据以后,再采用IPO方法生成复杂测试数据,能够有效地防止参数组合爆炸和人为加权造成的测试数据生成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考虑加载历史影响的蠕变试验数据整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页岩多级循环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所得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加载历史对岩石试件变形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这种影响的多级循环蠕变试验数据的整理方法。用该法整理出来的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岩石试件本身的流变力学行为,从而有助于建立岩石的本构方程。这种方法可供对粘弹塑性岩石进行多级循环蠕变试验时整理所得到的试验数据之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使用微波着陆系统(MLS)对仪表着陆系统(ILS)进行飞行检验的一种新方法。从理论上分析表明,通过选择特殊的检验航线及数据处理方式,此方法可适合于对仪表着陆系统远区场进行检验,且可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组合覆盖测试用例生成的研究已不少见,但考虑有参数约束情况的并不多.针对有参数约束的两两组合覆盖测试用例生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PO策略的有参数约束的两两组合覆盖测试用例生成算法,并与经典的AETG方法作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某些待测软件系统上可以得到比AETG方法更小的测试集.另外,该算法的确定性组合的特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根据现场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文地质参数是野外外文地质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当抽水含水层的边界形态,边界条件较为复杂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式用来计算水文地质参数,考虑有越流和一侧有隔水边界的影响,基于承压不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提出一种确定含不层水文地质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褚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893-2896,2901
本文主要对超音速下的压力分布测量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对压力分布测量的试验方法、测试原理、试验飞机、测试设备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研究了飞行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得出了超音速飞行试验中压力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飞行试验结果误差分析,并得出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国内在超音速气动力飞行试验领域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中所给出的计算方法可为今后的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境试验仿真中,不同数据源的集成可视化,研究了两种集成可视化方法:一种是将试验测量数据和有限元计算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以有限的测点数据为标准,将其它位置的物理量映射到有限元模型上,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不但能更形象地显示试验结果,而且增强了显示的整体性和相关性,改变了只能以二维曲线显示试验测试结果的可视化方式. 另一种方法基于 TSP树,采用3D纹理切片和几何透明片断的融合绘制,实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环境几何样机的可视化,改变了只能孤立地观察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集成可视化方法可使工程人员能站在全局观点观察数据,从而为环境试验仿真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捷联惯组参数的稳定性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捷联惯组测试数据的小样本等时间间隔二次修正插值法,以此来构建大样本容量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ARMA时间序列建模的方法来研究捷联惯组误差系数的变化情况,并验证其在捷联惯组测试数据建模分析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