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对利用传统离散趋近律设计变结构控制时系统抖振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合趋近律设计思想。针对系统不确定部分,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在线学习,使变结构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鲁棒性并有效减弱抖振。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不确定性离散时间系统 ,提出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和等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既保持变结构控制的强鲁棒性的优点 ,又消除了系统的颤振现象。并引进积分控制 ,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 ,使系统获得了满意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离散幂指数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器设计问题,对利用传统离散指数趋近律设计变结构控制器时出现的稳态抖振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滑模趋近律,该趋近律克服了指数趋近律固有的的缺点,能有效地减小系统的抖振,并保证系统渐近稳定。用该算法设计离散变结构控制器,并选取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作为仿真研究对象,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将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应用于Acrobot系统的平衡控制器设计的问题.首先给出了Acrobot在垂直向上平衡点处的离散化数学模型.分析了离散指数趋近律存在抖振的机理,针对其不足给出了一种改进的趋近律,并将其应用于Acrobot系统的控制中,设计了离散时间变结构平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趋近律可有效地减小系统的抖振,并保证系统渐近稳定,实现了Acrobot系统基于滑模的离散时间变结构控制.  相似文献   

5.
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的常用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趋近律,并利用它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对不确定部分建立灰色估计模型,估计出参数值.该方法缩短了系统到达滑模面的时间,有效地减弱了抖振强度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构表明,此方法是可靠的,使所得到的变结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了一类离散广义双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滑模控制器设计问题。利用Lyapunov函数的方法,给出了离散广义双线性系统的滑模控制的理想准滑动模态和趋近律形式的到达条件,设计滑模控制器,实现离散广义双线性闭环系统是因果的、稳定的,同时也使得滑动模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切换面或切换带内实现滑模运动,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趋近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中趋近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参数之间的定性关系 ,根据这些参数的定性和不精确关系 ,提出了基于模糊规则的趋近律控制——模糊趋近律控制 ,即用模糊规则来选择趋近律的参数 ,以达到改善品质控制的目的 .仿真结果表明 ,笔者给出的方法既保留了传统趋近律方法所具有的较强鲁棒性优点 ,又使控制系统的品质控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 ,同时还比传统趋近律方法更有效地削弱变结构控制系统中固有的颤振 .  相似文献   

8.
δ—算子描述离散系统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δ-算子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比移位算子更能反应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了单输入的δ-算子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给出到达条件(即离散趋近率),得到变结构控制的一般设计方法.对准滑动模态,证明其稳定性并给出切换函数的求解方法.探讨了扰动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给出其设计方法.对一个简单的确定系统作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且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抖动,优于相应的q-算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趋近律抖振大、趋近速度不快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趋近律。通过在指数趋近律切换项系数中加入非线性函数,实现了切换项系数随运动点到切换面的距离从大到小逐步变化,加快了趋近速度并降低了抖振,间接提高了系统鲁棒性。仿真结果证明,离散非线性指数趋近律具有良好的趋近品质,对确定性系统和不确定系统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不确定离散系统,设计了输出反馈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基于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了稳定的滑模面,然后分析传统离散指数趋近律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根据滑模到达条件提出一种改进的指数趋近律.该控制律加快了系统状态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抖振.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系统状态不完全可测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滞后离散线性定常多输入的准滑模变结构控制问题,给出了滞后离散线性定常系统的准滑模,理想准滑模,非理想准滑模与准滑模带的概念,还给出了实现准滑模的条件,通过非奇异性变换,将上述系统化成了简约型,并给出了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于带有一个积分环节的线性定常能控系统,分析了指数趋近率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过程,给出了抖振幅度、周期和趋近率参数、控制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超薄快速铝铸轧机前箱液位控制系统中,为防止塞棒挂渣,要求塞棒以一定幅度和频率抖振,这正好可以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有抖振的特点,但必须对抖振加以控制。该文为此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进行了系统仿真并与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结果,也表明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准确模拟发射药在膛内发生破碎后的燃气生成规律是发射安全性研究的关键与难点。运用离散单元法建立发射药离散单元力学模型,通过预设离散单元小球模型代表的正六棱柱几何模型,建立正三角形燃烧模型,推导燃烧函数;分别运用新建立的燃烧函数和传统形状函数对正常和破碎程度相同的发射药进行密闭爆发器燃气生成规律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燃烧函数能够精确计算发射药发生破碎引起的增面、增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射药在膛炸前发生局部随机破碎后燃气生成规律计算方法缺失问题,可应用于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近 20 a 来,激光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领域,三维扫描振镜作为一种更高效的激光加工仪器,其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针对国内对三维扫描振镜系统研究较少,且在传统控制方法下,振镜电机普遍存在阶跃响应慢和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与干扰补偿器相结合的离散滑模控制器,该控制方法有效补偿了外部的干扰,具有强鲁棒性。 首先,建立基于三维扫描振镜系统的音圈电机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离散化,构建其离散状态空间方程;其次,依据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离散系统控制器;最后,通过 Simulink 搭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1%和 10%的全行程阶跃响应时间分别为 2. 1 ms 和 2. 4 ms,10%全行程正弦信号位置跟踪的定位精度在 3×10-4 mm 以内,实现了对指令信号的完全跟踪,达到了工程应用要求,为高速三维扫描振镜系统的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离散Lurie系统以及离散不确定Lurie系统的混沌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在控制律的适当选取下,Lurie混沌系统是同步的这一结论。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