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贞元以来一位较有影响的作家。据后晋刘(?)编撰的《旧唐书》柳宗元本传记载:“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一时,时号柳柳州云。”这说明柳宗元生前已名噪文坛。可是北宋沈晦却说:“至天圣间,穆修、郑条之徒唱之,欧阳文忠、尹师鲁和之,格力始回,天下乃知有韩柳。”以至“学古文必自韩柳”。这就是说,从柳宗元逝世(公元819年)到“天圣间”(公元1020—1031年),两百余年,却无人公开地、系统地、全面地研究他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如果说,这是受了  相似文献   

2.
莫诚案是发生于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的一桩“斗杀”案,柳氏在《柳州上本府状》中认为人犯莫诚依法当死,于情却罪不至死。从报应刑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本案,对唐律及其法律适用进行分析,最终认为,作为本案裁判官的柳氏在处理该案时的矛盾,是奉行具体刑主义和严格“罪刑法定主义”的唐律的自身逻辑使然。  相似文献   

3.
晚唐诗人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卒于乾符三年(876),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投诗姚合起,直至大中八年(854)进士及第之前,约十五六年。这一期间诗人刻意钻研诗句,并结交方干等许多诗人。第二阶段从进士及第起到乾符三年卒于建州刺史止,共二十二年。这期间诗人虽得进士,但仕途不显,最终只做了一个刺史而已,不过诗人交游甚广,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上,刊出有肖远新同志所写的《略论柳柳州》一文。在谈到历代评论家对柳宗元晚年思想发展的看法“相当地不一致”时,文章这样说:“比如宋朝有两位学者,一个说:柳宗元“以谪而出,至死不屈’。另一个则说:柳宗元‘在中朝时,方虚骄而恃气,永州之后,犹听影响;至柳州后,望之似木鸡矣。’”在这里,显然是把“一个”(即田锡)同“另一个”(即陈长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关于他的世界观实质,学术界不少同志认为:他是一个唯物主义元气一元论者、无神论者;也有同志认为他的思想主流是唯心主义,或至少是二元论者,其主要根据是:柳宗元曾自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柳宗元集》卷二十五:《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下引柳文凡只注明卷数者,皆见此书),并与佛教僧侣们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写作与佛教有关的诗、文、碑、记共达50篇之多,几占其文章总数的十分之一)。因此,为了弄清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有必要对他“好佛”的原因作深入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尸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白居易(72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唐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右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反对无  相似文献   

7.
天论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中山(今河北正定)人,因他做过太子宾客,所以又叫他刘宾客,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出身于中小官僚地主家庭,二十二岁(七九三年)时与柳宗元同时考中进士,后做过太子校书等小官。三十一岁时做监察御史,认识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并与柳宗元、韩愈等讨论学术,研究诗文。公元八○五年,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王叔文是唐顺宗的近臣,深得顺宗信任。  相似文献   

8.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对一个抱有政治理想的古代文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柳宗元满肚郁结,唯有寄情山水,并写下了很多传诵后世的山水游记。事实上,能够纾解柳宗元心灵上的痛苦的,不是美丽的山水,而是因游山玩水而生起的道家精神。细察之下,可以发现柳宗元在元和四~五年写的几篇山水游记,都是以道家思想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9.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淮河的中游,面积196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天鹅.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扬州途经破釜涧遇大雨,将破釜涧改名洪泽浦(《见元和志》),洪泽之名自此始.公元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原阳县决口改道南下,夺古泗水经淮河下游河道而入黄海.淮河下游河道因黄河泥沙沉积淤高而渲泄不畅,中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究竟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历代都有不同的评价,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谈点粗浅看法。一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中唐时期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即对国事动乱极为关注,忧国忧民,曾积极参与过著名的“永贞革新”,以图挽救日益腐朽的唐王朝。不幸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很有见地的历史理论家。柳宗元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对他的研究,多注重于文学、哲学领域,而柳宗元在史学上的成就,至今还少有系统的论述。实际上,柳宗元的历史学说还是比较丰富的,它分为历史发展学说和历史编纂理论两部分。本文试对其历史学说成就作初步的分析。一、柳宗元的历史发展学说柳宗元的历史发展学说主要有四部分内容:(一)关于天人的理论柳宗元否定了天有意志论,基本上还大以自然面貌。他认为“被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家。他不但“好佛”,而且还公然提出了“统合儒释”的主张。早在永贞革新之前,在其《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中,就已提出:东晋以来“桑门上首好与贤士大夫游”,“由是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而人知响方”,又说:“上人之往也,将统合儒释,宣涤疑滞。”(《柳宗元集》卷二十五。下引只注明卷数)谪贬永州后写的《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中,又赞许元十八“为学恢博而贯统,……悉取向之所以异者,通而同之,搜择  相似文献   

13.
《渊公碑》是云南著名的古碑,此碑全称是《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并序》,原在祥云县水目山。水目山是云南古代佛教胜地。据今存该处的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镜州婆罗门杨华严寿撰书的《水目寺铭》称:水目寺系宋代段氏大理国段正兴龙兴四年(公元1158年)普济大师开山。(碑文把普济说为唐宪宗元和时南诏劝龙晟的龙兴人。此误。)检清康熙  相似文献   

14.
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 柳文如奇峰异嶂,层见迭出。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对柳宗元的文章,作类似的评价,在刘熙载之前,并不少见。如宋代的黄震说,柳宗元“记志人物,以寄其嘲骂;模写山水,以抒其抑郁,则峻洁精奇,如明珠夜光,见辄  相似文献   

15.
广东韩江,古有鳄鱼。但属何种属,何时灭迹?未见史载。本文试图论述,并从中探讨粤东生态环境的演变,作为研究当今生态环境之借鉴。史载的韩江古鳄韩江曾是鳄鱼繁衍生息之地,许多史书有过记载,择要赘述于下: 当韩愈因谏迎佛骨事被贬潮州刺史赴任之时(唐代,公元819年),路过泷水(即粤北武水),乐昌泷吏告诉他道:“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依。”(《昌黎文集·泷吏》)。《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阳(即今潮州,曾称潮阳郡),既视事,询吏民疾  相似文献   

16.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原名罗池庙(因建于罗池西畔得名),现改名为柳侯祠,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界、文学界关于柳宗元柳州诗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诗文意识形态、风格的变化及原因分析、诗文个体分析等几个方面,文章对此作了简要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8.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高峰。其间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科学思想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他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而且在我国科学思想史上也有独到的建树。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柳州期间,为祖国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所著的《天  相似文献   

19.
中唐贞元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前代古文家们的理论和实践,成功地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散文革新运动,古文取代骈文登上了文坛主宰者的宝座。而从稍前于此的大历年间历贞元元和至大中年间,唐人传奇小说创作也在前期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空前繁荣的...  相似文献   

20.
忽必烈(元世祖)至元8年(公元1271年)正式定国号“大元国”,在至元13年(公元1276年攻下南宋首都临安(杭州),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灭南宋。从世祖迂都大都(北京)而称国号,共历九代,至顺帝退出大都(至正28年,公元1368年)共享祚九十七年。元王朝大一统的政权和疆域,都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王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