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郜旭庆 《太原科技》2008,169(2):36-38
介绍了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对其中两种主要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即端口扫描技术和漏洞扫描技术.指出了各类端口扫描技术及漏洞扫描技术的实现原理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微细粉尘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环境治理,有必要对微细粉尘治理技术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线索和研究基础。综合国内外微细粉尘治理技术最新文献,回溯了常规除尘技术,整理了微细粉尘凝并去除理论及技术的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了电凝并技术、声凝并技术、蒸汽相变技术的技术特点,同时也对其他凝并技术如热凝并技术、化学凝并技术、磁凝并技术、湍流凝并技术、光凝并技术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全面分析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指出了微细粉尘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给微细粉尘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利平  韩永刚 《科技信息》2011,(19):I0155-I0155,I0187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技术的引入,促使焊接自动化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路由器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对Ipv6技术、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技术、可编程ASIC技术、VPN技术、QoS技术、MPLS技术、多播技术、网管技术等八种与路由器相关的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这些技术的发展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下,采用稀燃技术的柴油机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NOx和颗粒物(PM),从燃油品质、机内净化技术和柴油车后处理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机内净化技术重点论述了进气管理技术、新型燃烧技术、燃油喷射技术、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等。柴油车后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氮氧化物处理技术和颗粒物捕集技术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特征码反病毒技术、虚拟机技术、沙盘技术、启发式和主动式反病毒技术、实时监控技术和云技术原理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反病毒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提出了一套建设现代农业中植物快速克隆的方案设计。该设计利用了生物反应堆技术、植物声谱技术、高压电场技术和现代照明等技术,研究开发了一套植物快速克隆系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当前,移动通信的技术特点体现为传输宽带化、业务多样化、体制并存化和网络泛在化。分析了宽带无线移动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讨论了3G技术的后续演进LTE及AIE的主要特点和宽带无线移动接入技术WLAN、WiMAX及McWiLL的发展趋势;比较了宽带无线移动技术与接入技术,指出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最后,讨论了商业运营的技术演进路线,给出了多种无线移动技术的比较和演进关系,分析讨论了网络融合、技术融合以及接入综合技术,指出移动通信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与固定的宽带接入在技术上的融合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以及有关的内容,阐述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联系。探讨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运行风险与社会控制机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哲学视角出发,提出了技术系统寿命概念,揭示了技术风险的认识论特征,剖析了技术风险存在的根据、技术灾害的类型以及技术风险与恐怖主义之间的关系,最后还提出了控制技术风险的对策措施。笔者认为,技术风险潜伏于技术系统运行过程之中,始终处于发展演变之中,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相似文献   

11.
对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洁净煤转化的技术途径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洁净煤热解技术、洁净煤气化技术、洁净煤液化技术及燃煤发电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并对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借助煤层气井开发的多年经验,初步探讨了煤层含气量测定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气含量测定、煤层气成分分析、煤质工业分析等三方面出发,阐述了探区煤层气开发前需进行的各项气含量分析工作,为煤层气大面积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数据,并可进行有利选区、优化井型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当前炼焦配煤技术、配煤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对比了具有代表性的配煤理论及技术,提出了已有配煤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指出了炼焦配煤理论和配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强化配煤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炭用户对产品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炭单品种出售很难完全满足用户需要,而有的煤矿生产的优质煤种单独出售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对各煤种的煤质情况做出准确分析,掌握各矿煤质特性,并根据煤炭特点合理利用资源,强化配煤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决定煤矿的开采工艺,对煤矿设计有着指导性意义。通过对虎龙沟煤矿顶煤冒放性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得出3-5号煤层适应综放开采,对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煤层综放开采适应性给出宏观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影响煤样代表性的主要因素是煤炭本身的变异性和煤炭采样、制样操作的合理性。为了保证煤炭样品的代表性,在煤样采制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17.
夏冰 《山西科技》2004,(2):46-47
煤炭开采业目前是以井工开采固体形态的原煤产品为主。近阶段世界各主要采煤国正在加大对煤层气开采的研究和试验 ,煤层气开采有望成为煤炭采掘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地下气化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如果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煤炭采掘业中 ,洁净的气体产品比重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煤炭洗选技术发展的现状,重点说明了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性能,预测了选煤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选煤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煤种粉煤的无粘结剂常温成型,发挥发分煤加粘结剂成型和双组分型煤热成型等,运用煤岩学原理,采用显微观测,显微照相、扫描电镜观察等煤岩学方法,对粉煤成型机理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用煤岩学原理研究和解释成型机理是可行的,显微结构是决定型煤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镇城底矿由于断层多且比较发育、煤层顶底帮弱、局部地方低于奥灰水水位超过90m属于带压开采等不利因素形成了很多边角煤地段。该矿南一、东二采区都已进入收尾阶段,由于断层切割、无炭柱的影响留下多处不规则段。此类边角煤及煤柱在采区收尾封闭前如不及时回收,将会丢失。为了延长矿区寿命,尝试采用轻型支架放顶煤工艺进行边角煤回采、窄小煤柱回采及变采长壁式回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