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出发点,利用人际功能理论对"陈冠希道歉信"和"三鹿道歉信"进行语篇对比分析,挖掘出道歉类语篇的若干特点及"陈冠希道歉信"较"三鹿道歉信"成功的原因,探讨道歉信类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克林顿离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波 《科技信息》2009,(30):127-127
本文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对克林顿的离职演讲语篇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揭示演讲文体的意义及其语言体现。通过克林顿离职演说的分析,它的人际意义侧重在语气、情态、人称等各种手段的体现。演讲语篇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克林顿离职演讲的内容和意义。本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系统地分析了英语公众演说中人际功能的实现和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人际功能元素的特点,提出一个在人际层面上增强演说力度和提高演说技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使用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理论分析句子的信息结构,比传统的"主语—谓语"以及"话题—说明"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人际主位是主位结构中比较重要的类,它对交际的引导、发话人主观感情的表达及口语化功能都有较大的作用。描写和分析汉语口语中人际主位的成分、类型以及特点,对加深汉语口语的人际功能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人际元功能的讨论为理论框架,对所选社论语篇中指称美国现任总统的两种主要称谓形式如何构建人际意义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就指称总统的称谓形式而言,《纽约时报》社论具有选择"Mr."而非"President"的倾向性。这一方面是出于其履行媒体职能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交际参与者之间就阅读位置进行对话协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元功能的理论,试图分析律师辩论中语言的使用特点及其实现人际元功能的手段。以广州中级人民法院2004年审理的一起涉外敲诈勒索刑事案件的英语法庭辩论为语料,从体现语篇人际意义的情态、评价、语气等三方面举例分析英语法庭辩论中人际意义的实现及对法官判决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演讲语篇中的语气及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根据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就职演说为语料,从语气和情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探讨这一体裁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7.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功能之一。本文试从韩礼徳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出发,围绕语气、情态和人称三个方面浅析北宋著名词人柳永《雨霖铃》英译文的人际意义,探讨宋词英译语篇的语言特点,人际意义实现的手段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人元功能之一。本文运用韩礼德的有关人际意义理论分析了蕴含在奥巴马获胜演说中的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揭示了人际表达手段的选择与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该演说及其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为框架,从语气、人称、情态方面研究奥巴马就职演说词,探讨如何通过语言手段来实现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情态动词是表达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类情态动词的使用,有助于说话者调节与听者的关系,并加强说服力,从而实现相关的人际功能。根据Halliday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从情态动词的使用对马丁·路德·金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可以发现情态动词的选择对人际意义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演讲是演讲者利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就特定问题对听众传达信息,实现其话语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演讲有着丰富的人际意义。该文主要研究马丁·路德·金演讲《我有一个梦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功能语法认为语域、语言功能和语法成分具有三元一体的关系。以其中的人际意义模型,即情景因素的语旨,语言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和语言资源中的人际语法成分具有相互影响和实现的关系为理论框架,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及杨宪益和戴乃婕的翻译作人物形象的语篇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Halliday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可以发现:语言的选择对人际意义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礼德在其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 Grammar》中明确指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1]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参与者的意义潜势,是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表达他的态度和推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此功能还表示与情景有关的角色关系,如提问者与回答者之间的关系等。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语气、情态和人称等方面对语篇的人际意义进行了研究,如李战子、黄国文、孙东菱等,他们的研究表明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是实现人际意义的最主要方面。基于此观点,本文以诗歌"If by life you were deceived"(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分析探讨了人际功能在诗歌语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根据SFL情态框架模式探讨在"Exploding Tourism Eroding China's Riches"中的各种不同的情态措辞方式.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情态在文本的重要作用将通过文本的人际元功能得到阐明.文章分析了语篇的情态措辞,目的是为了显示在语篇中实现人际意义时情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梁玭婷  苏桡敏 《科技信息》2010,(8):I0149-I0151
语气是体现交换功能的核心,是人际意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理论为指导,对罗斯福的“珍珠港事件”全国演说进行小句(clarise)的语气分析,通过定性归纳方法找出语气选择与语篇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说明其在语气方面的意义和信息传达上的语篇特点,从而进一步找出其在体现语篇主题思想上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意义和情感载体的语篇,是人们理解其社会意义的基础,其情感主要由人际元功能实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框架下,互动模式和评价机制是人际意义在语篇层面的主要实现手段。人际意义在语篇层面的实现有两大模式,一为分散型模式,即语篇的人际意义隐含性的弥漫于整个语篇中;二为聚合型模式,即人际意义明显的聚合在一起,构成语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而情态是实现人际元功能的主要语义载体。以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传单为语料,运用功能语法的理论,探究传单文本中情态助动词所实现的人际功能,以及实现的人际功能与美军宣传者对目标受众实施说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向消费者传递了有关产品特征和属性的信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人际意义。文章以元话语实现的人际劝说功能为视角,探讨了中文标签因元话语使用不当而导致原包装信息所承载的人际意义缺失的问题,分析了中外标签背后存在的食品文化差异,指出在进口食品标签汉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策略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电影<克莱默夫妇>两个主要片段的人物台词,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中的言语角色、主语和评价理论,对所选台词进行人际意义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际意义是Halliday M.A.K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的三个语言元功能之一。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分析商务英语文本的一种——英文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语气和情态两个子系统来实现的。我们发现英文招聘广告的人际语旨和功能语旨是通过运用一致和不一致的语气系统,及不同频率地使用表示不同程度的可能性,经常性,义务和意愿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