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为深入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加强专利协同运用,推进杭州高新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建设,6月12号,杭州高新区科技局举办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16家涉及物联网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人参加。会上,区科技局负责人解读了国家最新出台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文件精神。与会企业代表认为建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企业的共同诉求,是加强企业间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平台,并对推进产业  相似文献   

2.
寿涛 《今日科技》2009,(3):19-19
近日,我国首个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南林(南方林业)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暨安吉南林竹产业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在有着“中国竹乡”美誉的安吉县正式成立。随着中国竹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成功,竹制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提高,极少数国外企业采取抢注专利等非常手段,妄图垄断我国竹制品市场和销售,竹产品专利纠纷时有发生。为改变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3.
专利联盟是专利协同运用的重要方面,加快发展专利联盟,能够促进专利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本文对于如何发展专利联盟的问题,提出了其主要措施在于优化专利奖励政策导向、加强专利宣传和培训、推进专利人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制定支持政策、提升专利展示交易中心能力、加强协调指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0,(5):104-104
作为落实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江苏省专利信息中心、中国软件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近日在南京市签订协议,江苏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的成立.旨在广泛吸收和集聚省内外的优势资源,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作为联盟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共享逐渐受到重视。专利池可以为联盟打造知识产权共享平台提供良好支撑,是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有利工具。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视角下开展了专利池相关问题研究。首先,提出了联盟专利池的概念,梳理了其特点及作用;其次,提出了联盟专利池的建设流程;最后,对我国目前联盟专利池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联盟专利池建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状况昌平区经济发展逐年加快,知识产权在其中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入世后,昌平区的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知识产权工作能否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此,2002年,昌平区科委与清华大学来科委实习的研究生一起对全区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共调研了60个民营、个体、合资、国有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并写出了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昌平区90年代以后兴建的企业拥有专利多,民营企业拥有专利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多.这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多比较强.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在上海,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在联盟构建过程中,依托单位或理事长单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联盟内企业面l临的产业共性问题;部分联盟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了自主知识产权在产业中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8.
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斌  吕旸 《科技与经济》2004,17(5):54-56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产业、企业竞争力的最终体现。面对生物医药、特别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强劲走势,本文分析了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朝阳产业。就佛山市的产业发展而言,生物医药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是今后大力发展的方向。该文通过对佛山市生物医药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检索分析,从专利文献研究的角度分析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技术布局,了解相关技术研发的主要应用方向以及优劣势。针对佛山市自身的技术特点,提出专利布局实施方案建议,包括提高专利保护、管理、运用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把握各产业不同发展方式;提升现有技术竞争能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推送专利信息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制药业因其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特点,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业因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成熟的专利战略的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功。黑龙江省生物制药业应以国家和企业的专利战略为重点,以行业专利战略为主线,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切实实施好保护模仿创新、建立技术标准、利用国际公约等战略战术,促进该行业的长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建设能促进该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详细描述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省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投融资机制、高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共享资源平台、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05,(2):10-11
由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联席会议(8 1)联盟2004年年会在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计算机行业协会、上海汽车行业协会、上海光电子行业协会、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信息家电行业协会、上海新材料行业协会、上海通信制造业行业协会共八家单位。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前景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公共产权特征,其收益分配问题是影响联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该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前景知识产权收益分配的各种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风险因素及技术创新过程中动态因素的前景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模型,综合考虑了联盟成员投入额度、贡献水平、谈判能力以及风险等因素,得出了更为公允的收益分配值,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前景知识产权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14日,攀枝花市召开2014年知识产权工作会暨专利对接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钒钛产业专利联盟成员、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机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和来自辖区内的各区县等51家单位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家、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通达了我市2013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情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的生物医药产业SWOT分析 ——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也是竞争激烈的技术和产业高地。基于专利数据库,在SWOT结构化分析框架下,以福建为例,探讨生物医药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研究表明福建省近年来生物医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但生物医药专利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占比仍较低。与国内生物医药研发重镇相比,福建省生物医药研发仍相对落后。一批生物医药"专利悬崖期"的到来,为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也存在侵权与恶性竞争等风险。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福建省应推动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研发格局,加快建设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的生物医药园区,并通过研发外包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战略是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来源。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美国都借助于知识产权战略占据产业优势;韩国通过版权保护战略,跃升为举世瞩目的版权产业强国。中国应当采取注重知识产权管理、开展专利预警分析、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打造企业自主品牌以及促进知识产权交易等举措,从根本上增强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7.
市县动态     
正杭州举办欧盟专利申请策略及维权沙龙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在欧盟的专利布局运营能力及风险防控水平,近日,杭州高新区(滨江)举办了"欧盟专利申请策略及维权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联合主办,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支持协办,主讲嘉宾为德国科伦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性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转移的逻辑前提、法律基础、安全保障和平衡机制,知识产权策略在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实验室、临床成果向现实市场及临床需求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各多元化主体,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产生和运用的优势,利用该优势构建的区域专利运营体系能够有效地利用多方资源、建立区域业务网络、催生知识产权联盟。对立足于知识产权行业协会的区域专利体系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通过对其产学研情况的具体分析,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该区域的专利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主要以专利运营为业务的机构,主要包括:以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为技术支持的技术转移中心,基金公司,专利运营公司以及产业联盟。但专利运营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行政管理制度在专利相关问题上有待加强;其次,国内企业在专利运营市场中所处的主体意识还不强,对专利运营的研究过少。政府方面讲,应该增加对关键技术领域中知识产权运用和专利运营的资金支持和产业化资金投入。企业应大力发展专利研发能力,更多元化地实现专利作为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