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认为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后,世人皆以为士大夫词自李后主始。其实,士大夫词具有其自身独特文学特征,而且必须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以上条件是李煜词作所不具备的。真正的士大夫词从李煜到柳永,一直到欧阳修,必须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准备过程,才能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2.
李煜后期词的成就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后期词作在语言运用和艺术结构上取得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成就。他的词影响了宋一代的许多词人,同时将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创作主体和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是客体中寄寓了主体的主观情思的具体形象,是客体经过主体的艺术物化所产生的结果。李煜词中的意象运用丰富多彩,其中有"愁"意象、"梦"意象、"月"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对李煜的词作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尤以他的词作著称。他生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当时他的父亲已沦为后周的附庸。李煜继位后无所作为,最终为北宋王朝俘虏,全族被拘送东京。李煜家人到开封后,虽然都得到一官半职,但大都默默无闻,仅有少数后裔留名后世。李煜在开封过着屈辱的生活,深深的怨恨和期望只能用笔墨来发泄,由于怨恨过切,引起猜忌,被赐酒毒死。李煜在开封的故宅,宋代已成佛寺,元代毁于兵火,但人们同情他的遭遇,名其遗址为孙李唐庄,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5.
李煜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开阔词的境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词人,往往被人们提及,时时被人们称道,这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凭着他那些烩炙人口的词作,他本该受到人们长期的称赞。但在对李煜词的赞扬中,有些同志看到李煜词里有不少抒写亡国之痛和追怀故国的内容,便认为这些作品是爱国主义的,甚至把李煜的词和杜甫、文天祥的爱国诗相提并论。这就使人感到困惑了。  相似文献   

6.
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在词史上颇有影响的杰出词人,他的词以南唐灭亡为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写宫殿的艳情,词风华靡,后期却是一个囚徒的哀吟,寄慨遥深.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本文从前期李煜是南唐的国君和后期他是赵宋的囚徒两个方面对比说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煜的词朴实无华,清新隽永,读来令人愁肠百转。上苍赋予他太多的哀伤,亡弟、亡子、亡妻、亡国接踵而至,悲伤程度的不断加深,促成了他词作的升华,尤其是亡国之后,他悲凉的心境又增寒意,忆往昔,仿佛天上人间,为渲泄心头的怨愁,只有借酒消愁、濡墨填词,长歌当哭。  相似文献   

8.
刘克庄作为辛派词人,却能突破婉约与豪放之争的藩篱,对词体的认识较为全面与包容:他反对词作雕章琢句,推崇反映现实之作,自觉地把笔触伸向社会现实,对辛弃疾、陆游发自内心的慷慨激昂之作倍加赞赏.同时,他承认词有"要渺宜修"之特质,并不排斥婉约绵密之作;主张词作要协律、可歌,反对"以气为色".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李煜《喜迁莺》中的隐喻及其句内句间组合的分析,揭示出词作修辞效果的实现方式.通过分析词作隐喻的情感域映射,以及隐喻的句内顺向组合、逆向组合和超常组合,句问向心、离心组合解析词作意境的构造和升华,总结了隐喻组合对修辞效果最大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格式塔框架下意象个体之间的邻近性为理据,品读了李煜词作中存在的意象王国。并用异质同构说阐述了意象王国里意象个体的阶段性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