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天一小时     
美国的“盖普洛民意测验所”曾对100位多才多艺的社会名流的成功经历进行调查,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也是简单至极的结论:他们只不过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了一小时。他们发现在二战期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精力十分旺盛,许多人认为总统是休息得好,还有人认为他食用了营养品。但调查结果却是,总统每天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摆弄邮票。总统出来的时候,就会一改疲惫不堪的样子,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世界织布业巨头威尔福莱·康日理万机,但在中年后,却成了一位出色的油画家。他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一直画到吃早餐。…  相似文献   

2.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不久,有位朋友来看我,作为医生,我一眼就看出他身体不大好。我劝他赶快检查一下,他却说太忙了,没时间,只是胃有时不太舒服,挺挺就过去了。我说:“不行,今天你必须让我为你作一个全面的检查。”结果查出他得了肺癌……事实上,这位朋友只有三十几岁,为了开个茶坊,他每天忙碌着,经常连饭都吃不上。由于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的睡眠严重不足。为了应酬顾客,他平均一天抽三盒烟,喝两三顿酒。就这样,在他事业有成时身体却垮掉了。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他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每天变本加厉地和朋友喝酒、吸烟、打牌。后…  相似文献   

3.
内江市中区交通乡红星村5社李志明老人,因为睡眠方式特殊,一睡半年,一醒几月,成了当地的"名人"。据老人介绍,他出生于1936年,年轻时身体并无异常,每天睡觉六七个小时。但到了1972年,当时在内江史家印染厂当工人的他,睡眠出现了异常,瞌睡越来越多,一天睡  相似文献   

4.
1960年12月一个下雪的凌晨.在人寿保险做推销的唐·里奇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刚从一个朋友的家里出来。虽然他每天工作都很勤奋,但由于性格老实,又不懂得钻营.所以他每个月能拿到的报酬很少。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了一份兼职,在朋友的店里做茶水服务员,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六个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5.
坚持的力量     
《科学大观园》2002,(12):59
一个白痴孩子,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他整天整天哭闹,并且做出吓人的模样,整个身体不停地扭动,没有人能够让他停止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他每天只睡3个小时,而且在这3个小时里,还会突然醒来。他的父亲几次想把他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相似文献   

6.
真佛在身边     
唐朝显庆六年,长安玉华寺来了一个小沙弥,初来乍到,他被安排每天在寺内扫地打杂。这个聪明能干的小沙弥,把院地打扫得一尘不染,什么杂务活在他手里,一会儿工夫就做好了。但小沙弥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一场车祸,让綦江男子余冠雄丧失嗅觉,左耳听力和味觉功能也大减。更可怕的是,他对饭产生极强的“厌恶感”,唯独喜欢喝水,每天以水度日。日饮水量多达25公斤“春节后就不想吃饭了,看到饭就有厌恶感。”余说。晓得肚子饿,可就只想喝水,水以外的啥子东西都没兴趣。他每天都要到医院外的商店买矿泉水和饮料。担心身体出问题,自己尽量控制饮水量,但还是要每天喝水20公斤左右,最多时25公斤。 2月18日,余住进重医附一院内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2,(3):16-17
1.每天睡够8小时会加速死亡 睡眠不足所带来的害处,相信我们都耳熟能详了:精力不济、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甚至是机体的过早衰老……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拥有的睡眠时间是7至8个小时,但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实验却得出了个耸人听闻的结论:“每天睡8小时会让你死得更快”。  相似文献   

9.
1854年,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的家庭。16岁那年,因父亲的公司破产,他被迫辍学走入社会做了一名推销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他每天都要乘车在公司和客户之间来回奔波。他推销过食品、日用百货、服饰、化妆品等各类物品。尽管他很勤奋也很努力,可他的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40岁时仍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10.
诚实的一课     
1935年,正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大萧条的时期。一位10岁的美国小男孩家境贫穷,缺衣少食,便在一辆大卡车上工作。他每天要向100家商店递送特别食品,干12小时的活,却只能挣得1个三明治、1杯饮料和50美分。在没有食品可递送的日子里,他就在一个街角处的一家糖果店打杂。一天,小男孩看见糖果店的桌子底下有15美分。  相似文献   

11.
辛文 《科学大观园》2004,(12):70-71
美国的罗伯特·麦克德莫特天生爱听别人的意见,他把这种天赋变成了有力的管理手段。1968年,48岁的麦克德莫特从空军退役,出任圣安东尼奥的美国汽车保险公司总经理。当时,该公司的保险客户大都是现役或退役军人。他走马上任不久就不悦地发现,每年有43%的雇员辞职;而且,如果一位新客户要投保,那就得办理55道手续。他立即着手提高公司职工的积极性,改善对客户的服务。他认为,这两个方面与公司的业务能否兴隆息息相关。他在公司中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并且兴建了一个新的总部。他开始强调职工培训问题。当时,美国汽车保险公司职工每年要培训70小时…  相似文献   

12.
连续几个小时没完没了地沐浴,不停地去察看炉子,房门是否已关好……许多德国人都受着这样的煎熬。现在已经有可能帮助他们摆脱这种困扰了。“过去我每天洗澡用12小时”,帕施回忆道,“皮肤都给擦伤了,我只能裹在一条浴巾里,一动不动地睡觉”。他56岁时就提前退休了。有一天,与他一起生活了半辈子的妻子,也开始  相似文献   

13.
有家公司破产了,老板卷款而逃,几十位员工也作鸟兽散,另觅工作,不再出现了。公司欠了不少客户的钱,每天,这些愤怒的客户会围在公司前,期待公司老板出现;有的甚至想冲进公司,变卖公司的电脑和桌椅,取得赔偿。但他们被一个保安死死地挡在了外边。保安是个农民,他已经连续两个月没领到工资了,但他却很尽职;他甚至不相信公司已经破产,仍旧天天驻守在公司的大门口,不肯让闲杂人员进入。有人告诉保安,这家公司已经不存在了,不会有人再给他发工资了。他还是不信,他拿出劳动合同给大家看,劳动合同上写着聘用时限,写着被聘用者的义务。保安特意指着“…  相似文献   

14.
陈刚 《科学大观园》2006,(24):53-54
达尔文从30岁开始备受疾病的折磨,全身都出现症状,经常胃疼、恶心、呕吐、心悸、皮肤发炎、口腔溃疡、失眠、头痛,每天通常只能工作两三个小时。用他儿子的话说,他“从来没有过上一天普通人的健康生活”。这个疾病折磨了他40年,在晚年时才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5.
家庭百科     
睡眠多于7.5小时等于暴饮暴食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而近日,英国科学家断言,超过7.5小时的睡眠纯粹是过量,“就像暴饮暴食吃得过多一样”。人们以睡眠时间长短来区分不同人的睡眠情况,但无论少眠或多眠,都或多或少受到遗传的影响,而且并非一成不变。据分析,少眠出现熟睡的比例较高,这种睡眠时间可能很短,但  相似文献   

16.
23岁的倪宏伟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回到家乡的这座滨海小城,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最终受聘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公司里,年轻的倪宏伟虽然被安排在开发部,但事实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干一些琐碎、无足轻重的小事。虽然不被重用,但倪宏伟并不怨天尤人,他不但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而且还主动利用闲暇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深得大家的喜欢。  相似文献   

17.
正对白岩松来说,一天只有24个小时,看书、听音乐、观察、聊天甚至发呆,都会让他产生新的想法,然后去实施。白岩松没有微信。原因是——"要是上了微信,别人问老白你有微信吗?我就得说有。那人家说加一个呗,我能说不加?我要加了,得在多少个朋友圈里待着?""我不想每天看同志们都在怎么样活着,我自己怎么样活着都没太搞明白。"他手机上装着各种新闻APP。有价值的东西,不用上朋友圈也会看到。  相似文献   

18.
千年雨     
他终于恢复了记忆,知道自己确实还活着,但死亡正在附近徘徊。周围连绵无际的荒漠、尘土使他一下子回忆起整个过程。他叫克莱德·安德尔斯,是第七人造卫星城的太空探险家。仿佛就在刚才,他在阿尔发·阿莱夫上着陆,进行一次两小时的考察。这是一颗从未被人类考察过的行星。虽然这是一颗干燥荒凉、毫无生机的行星,但它的大气成分却和地球相似。他注视着那些传奇般的色彩斑斓的“熔岩山脉”,干燥的尘土呛得他直咳嗽。  相似文献   

19.
多活一小时     
时间有时像尘土,需要打发掉;有时确实比金银财宝还要珍贵,但它又和流水一样,抓也抓不住。活者与死者之间的区别,就看有没有时间;没时间,生命就结束了。一天,有10个人失掉时间,死掉了。不管他们生前热爱还是厌烦生活,却都一样地渴望返回到世界上来,哪怕一会儿也好,这种感觉是活着的人不曾体会到的。这当儿,他们碰到掌管人们寿命的天神。天神手里刚好还富裕10个小时。他对这些恋生的死者起了恻隐之心,决定给他们每人一个小时,回到人间享用,10个死者欣喜若狂。但天神很有兴趣了解一下他们将怎么利用这短暂又珍贵的一小时的时光。下面是10个死者…  相似文献   

20.
湖北武汉青山区中国一冶公司武汉总部的张运炎,只要连续3小时不沾酒,他的手就抖得厉害。对这个“毛病”,张运炎也很烦。但是,对于患有直肠癌的他来说,喝酒让他在麻醉中忘却了许多痛苦。1981年,医院检查确诊他患有直肠癌中后期并伴有转移。医生为其做了直肠切除手术。为减轻肠胃负担,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张运炎慢慢地试着不吃饭,每餐饮一大杯白酒,既解饿也补充营养。半年后,他竟然重新上班了。通常,他每顿早餐要喝6两白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