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科研人员最近指出,每天吃一块巧克力,可以防止发生牙洞。他们发现,作为巧克力糖主要原料的可可豆,其某些主要部分可以阻止口腔细菌的侵入,中止牙齿受到的腐蚀。牙洞一般是在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产生一种叫做葡萄糖的粘性分子时发生的。牙洞可以帮助细菌将自己固定在牙齿上并形成斑块。斑块中的这种细菌和其他细菌,将糖转化成酸,吞食掉牙齿的表面,导致牙洞形成。巧克力不像其他许多甜性食品那样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科学家们相信,可可豆中的搞菌药成份会使其高糖含量趋于平衡。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塔卡什·欧什玛及其同事…  相似文献   

2.
智能药     
庄炎 《小学科技》2011,(5):28-28
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智能药"的药物口腔植入装置,它可植入在两颗牙齿中间,由具备定时功能的药物储存器、夹子和牙齿固定装置等部件组成。唾液渗入后,药物溶解形成药液,在设定的时间喷出。药物可通过口腔壁  相似文献   

3.
发电玻璃     
正科学家公认,太阳能是未来最环保、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不久前,我国科学家便发明了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玻璃。提到太阳能发电玻璃,其实早在20世纪就有人研究它。1991年10月,瑞士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太阳能玻璃。这种玻璃可以安装在各种建筑物上,看起来跟普通玻璃差不多,里面集中了二氧化锡导电层、二氧化钦半导体层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发电的设备,它不仅能够发电,还可以分解污水中有害的有机物质,节省能源.有利环保。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发电的设备.它不仅能够发电.还可以分解污水中有害的有机物质.节省能源.有利环保。科学家说.利用这种污水发电机,将会有那么一天.能使从马桶冲下去的秽物成为人们家中照明用电的来源。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这种发电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发明的.它是一个15厘米长  相似文献   

5.
李宁 《大自然》2011,(3):4-7
生物反应器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其基本原理却不难理解。小肠就是人体内部加工食物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反应器,食物经过小肠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后即变成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这也正是我们吃牛肉却不会长牛肉的原因。生物工程上的生物反应器是模拟生物体功能设计出来的用于生产或检测各种化学品的反应装置,即利用酶或生物体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或其他生物的器官内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装置系统,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例如发酵罐等。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最新科研成果,这样的高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吗?它真的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活吗?本刊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介绍有关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最新科学进展,让我们一起在文中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发现新的天然生物粘接剂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994年7月3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由海洋细菌天然产生的粘结剂,可以用来修补损害的船舶壳体而不必将船拖进干船坞进行修理,也可以用来治愈人体内脏遭受创伤的伤口。这种粘结剂是用一种生活在海底岩...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2,(9):25
有些科学家相信,我们将最终变成一种生物机器人,这是一种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也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这些科学家说,在未来,也许我们的子孙会面临一种选择:要不要做一个机器人?因为假若选择了要,他们便可以即刻拥有一些超凡出众的能力,如精准的记忆力、高超的演算能力等,而改变的过程也可能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简单。这种事会不会真的发生,目前我们还不能妄加论断,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它们看上去很有未来"生物机器人"的雏形,让我们  相似文献   

8.
方成水 《科技潮》1998,(11):47-47
在一般人的眼里,认为金属材料是敲不碎、打不烂的坚硬物质,不像陶瓷、玻璃等东西容易打碎,所以觉得金属永远不会损坏,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当金属材料受到周围环境如空气、水份、酸碱盐等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的作用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发生变化,形成了某些我们称之为锈蚀、氧化皮、铜锈等等的化合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钢铁材料表面呈褐色的锈蚀;铝合金(如铝锅、铝门窗等)表面的白色氧化物及点状腐蚀;钢制品的绿锈等,这些都对金属产生严重的破坏。金属由于腐蚀而发生的破坏及损耗是极大的,工厂中生产的轴承、刀具、量具及其  相似文献   

9.
姜岩  魏忠杰  钱铮 《今日科技》2002,(12):20-21
化学奖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这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1970年,科学家首次发明“基因接合”技术,便引起了释放基因加工生物的争论。基因接合所使用的方法是将一段带有 DNA 的遗传基因自某生物体取出(这段基因带有表现该遗传性状的能力),再嵌入另一个生物体。基因接合暗示着原来所无法想像的可能结果。然而,遗传工程这门新科学似乎打破了自然的屏障,使大自然从未发生的杂交变得容易起来,有些科学家因此认为它具有潜在的危险。假想的危险范围,从意外产生的致癌病菌到有意制造的剧毒细菌制剂都有。1975年2月,在加州召开了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根据会议的讨论成果,科学家们制定了关于 DNA 重组研究的正式指导方针。它依照假定的危险程  相似文献   

11.
钻石戒指或其他坚硬物体在玻璃上的划痕如研磨抛光修复很费时费力,有时要更换被划伤的玻璃。现在有了一种修复这种划痕的办法。将多层透明的聚碳酸脂薄层用中等强度的黏合剂粘贴在一起,再用强度更高的黏合剂把它贴在玻璃上。当表面被划伤时,维修人员利用简单的工具除去最上面的一层聚碳酸脂,表面又像新的一样了。 (摘自《世界发明》2001年第2期,大有/文)修复玻璃的划痕@大有  相似文献   

12.
新知     
《科技潮》2002,(5)
科学家发现咖啡的新功能科学家发现;咖啡里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有助于阻止细菌在牙齿表面滋生,从而防止蛀牙。意大利安科纳大学的科学家使用人工合成的牙齿表面物质,浸在成分与人类唾液相似的溶液里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咖啡里的氯原酸、烟碱酸和葫芦巴碱等物质能防止导致蛀牙的变异链球菌附着在人工牙齿表面上。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饮食结构和蛀牙的关系。但也有专家认为,在真正的牙齿与溶液里的合成牙齿上,细菌形成的牙斑结构并不相同,咖啡对真正的牙齿是否有防蛀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确认。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对于曾经因为虫牙而损坏了的牙齿,即使经过治疗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最近,日本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溶解于酸性溶液里的氟磷灰石粘贴材料。只要把这种粘贴材料涂抹在受到损伤的患者牙齿的表面,就会在牙齿表面重新形成羟磷灰石的结晶。这样,对早期虫牙就可以进行更积极的治疗了。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2008,15(2):197
当今生物学及医学实验使用小白鼠是司空见惯的事,主要的理由是它和人类具有85%相同的基因组。然而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的基因,在人类和小鼠之间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显型。美国科学家追踪120个通过影响生存或生育,从而对生物体达到性成熟和繁殖来说必需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小鼠身上也存在,并已经被研究过。  相似文献   

15.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2月20日报道:最近,英国的研究人员用水母的基因创造了一种酵母菌,当这种酵母菌遇到能破坏DNA的致癌物质时,它就会发出嫩绿色的荧光;而且DNA破坏越严重,发出的绿光就越亮。因此,这种酵母菌可以成为一种新式的生物传感器的元件,有可能引起检测和鉴定污染物技术的革命。研制这种生物传感器的科研小组负责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理查德·沃姆斯利说,研制这种传感器的目的是为了克服1973年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家布鲁斯·艾姆斯发明的检测致癌物方法的缺点。艾姆斯的检验方法,是利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与众不同的新型玻璃最近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玻璃 .这种玻璃如普通玻璃一样 ,可以让光线通过 ,但是与普通玻璃不同的是 ,这种玻璃可以阻止大部分的热量 .如果办公室采用玻璃 ,夏天房子内就不会象温室一样闷热了 .悉尼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新型聚合体 .这种聚合体放置在玻璃中间 ,可以阻止红光以及比红光波长短的光 .这些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种“夹心”玻璃 ,从侧面看过去 ,有一点蓝色 .如果正面看是透明的 ,略带绿色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的这种聚合体称为六硼化镧 .科学家将这种物质细小的微粒作为玻璃的夹心 .这种微粒比可见…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技》2005,(12):41-41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款独特的照像底片,它由厚厚的一层感光细菌组成。尽管用这种底片照一张照片需要花费4个小时,并且只能在红光环境下工作,但是它却能照出分辨率非常高的照片。生物照相机可以通过光线改变底片上转基因细菌的基因,随后将一种记录图像的化学物质变暗。底片上的感光细菌非常细小,因此使得传感器达到每平方英寸100M像素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杭州科技》2012,(3):3-3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拼写检查”基因序列新方法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一种快速、可靠、简便的纠错方法,可如同计算机检查文字拼写错误那样,发现基因测序过程中产生的扩增序列DNA代码错误。新方法编制的软件称为“刺槐(Acacia)”,是由基因测序仪阅读DNA碱基代码的四个字母,并拼写出不同生物体的基因后,  相似文献   

19.
牙科机器人     
美国亚特兰大的科学家新近发明了一种用做牙科教具的机器人。每个机器人有3个用塑胶、金属和橡胶做的头,头上有头发,嘴里有牙齿,一切都与真人无二致。机器人的牙齿和牙龈里装有小型电脑,能准确测定实习学生所使用的医治方法与技术水平。机器人身上还有“血液”和“唾液”,  相似文献   

20.
每天刷牙太麻烦,有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健齿方法呢?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能消灭细菌的菌株,但它不会杀死人口腔和内脏中的有益细菌。不过,这种菌株也有缺点,它会将糖转化成乳酸并腐蚀牙齿。为消灭这种弊端,科学家对它进行了基因处理,去除了将糖转化成乳酸的基因。在婴儿口腔孳生有害细菌之前,把这种菌株涂在小孩牙齿上,龋齿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