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叙述新疆回族文化促进会作为抗日救亡团体的作用、爱国阿訇马良骏和陕文清的抗战爱国实践、新疆回族马赋良的外交抗日以及新疆回族支前活动,将新疆回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呈现出来,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中各民族的共生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析新疆回族的亲属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回族亲属关系呈现的回民之间相互支援网络和情感满足系统,包括亲属称谓和亲属结构,家庭是亲人关系的核心内容,家族是亲属关系的重要组成,回族亲属关系中男女有别、长幼尊卑有序。新疆回族亲属关系从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受到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处于削弱状态,从改革开放至今处于恢复状态,同时面临个人行为理性化和人际关系业缘化的新消解势力,总体上农村比城市保存得完整。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多生态区域的国家,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了多元的民俗文化,新疆昌吉地区回族音乐与回族舞蹈艺术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们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即而以一个活态的文化现象呈现在当下民俗文化当中,使得昌吉地区的回族舞蹈与音乐艺术更好的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新疆回族人生礼仪的文化变迁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正处于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存在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转型需要的迫切任务,回族作为新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也面临着同样的时代问题。对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就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回族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上。人生礼仪是回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的人生礼仪内容众多,主要有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割礼、婚礼、丧礼等。对新疆回族人生礼仪习俗的文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新疆回族的特点,发掘新疆回族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促进新疆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以及提高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艺术起源的地方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舞蹈作为文化的基本内核,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社会基本发展样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疆回族舞蹈在其农耕文化即静态文化与游牧文化即动态文化的影响下,舞蹈动态元素以其自己特有的方式承载和诉说着大漠新疆的回族风情,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疆回族文化的绚烂与多彩,更清晰的感受到新疆回族舞蹈文化的本土性与原生性.  相似文献   

6.
新疆正处于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传统化都存在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转型需要的迫切任务,回族作为新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也面临着同样的时代问题。对回族历史化的研究也就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回族化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上。人生礼仪是回族传统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的人生礼仪内容众多,主要有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割礼、婚礼、丧礼等。对新疆回族人生礼仪习俗的化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新疆回族的特点,发掘新疆回族化的精华,摒弃糟粕,促进新疆的精神明建设和民族团结以及提高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疆回族社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硬道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回族作为中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现代化的胜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是回族聚居的重要地区,新疆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必须在积极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克服与现代化冲突的部分,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回族文化体系,才能真正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处在边缘化位置的少数民族文学,由于迥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单纯对新疆新时期以来回族小说的创作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和阐释这一边缘地域回族文学和文化,并依此透视处于边缘状态的文化观念:通过民族文化认同层面去研究、解读新疆新时期以来回族小说的创作,可以窥见在新疆这一特殊地域,一种与传统主流文化有异的、别样的回族民族文化和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当夸世界的主旋律,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硬道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回族作为中国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少数民族,对中国现代化的胜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疆是回族聚居的重要地区,新疆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必须在积极吸收传统化精髓的基础上,克服与现代化冲突的部分,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回族化体系,才能真正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由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农村教育体制、教育投入机削与正在变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状况之间的矛盾等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致使当地一些村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导致对子女教育投入相对薄弱,子女辍学现象严重等问题。针对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对于早日实现区域问、民族间的教育公平、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关注伊犁农村回族中小学生的教育发展、大力普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伊犁的回族人口数量仅次于乌鲁木齐市,现有回族39万余人,是一个回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伊犁又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又因地缘因素,当地也是一个开放性和包容性较强的边疆民族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回族作为一个外来民族,借助当地资源优势,不断地适应当地文化,并逐渐形成了多样的开放的回族经济类型,在传承回族文化和发展回族经济,以及推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边境贸易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不可忽视的驱动力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分析了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重点从回族的自然观、生育文化、饮食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回族民族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这些因素在人文因子中具有基础作用.研究认为回族的自然观、婚育观念、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回族文化具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特点,回族文化作为一种因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学角度看回族的健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回族为例 ,从人类学整体观的角度阐述回族伊斯兰文化中所蕴涵的有关健康观的内容。认为回族的饮食、宗教、观念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塑造了回族的健康理念。其中伊斯兰教的教义、仪式、禁忌对回族的健康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认为这种健康理念同样是回族人互相认同的重要标志 ,它对于回民族的内聚力的加强和自我意识的强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地保持和传承伊斯兰文化中的积极的因素 ,正是回民族发展壮大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回族女性在伊斯兰文化中往往被搁置在男性附庸的位置。也由于回族首先是个隐忍而沉默的民族,更为缄默且坚强的回族女性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历来得不到太多的重视。在新疆新时期以来涉及到女性话语的小说对回族的民族性格特殊性的挖掘引发了读者对回族文学创作中女性话语深深的思考,对这一边缘群体的关注给予了文学史研究新的意义和课题。  相似文献   

15.
邢台是传统汉人居住区,今境内却生活着上万回族。关于邢台回族的来源,至迟可追溯到元代。元初以来,回回人以各种方式迁入邢台并落籍入居,构成邢台回族历史来源的主体成分,明初、清末民初时期是回族迁邢的两个重要时期。几百年来,因为经商、战争、灾荒、移民等原因,各地回族陆续落籍此地,形成了今日邢台回族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回族1600名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全面研究回族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内容、锻炼时间、次数等现状,结果发现,新疆回族青少年锻炼的时间和频度上总体偏少,球类、健身操、舞蹈等是青少年体育锻炼常选的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缺少,并存在不安全因素,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得到青少年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7.
纪文梅  马楠 《科技信息》2009,(15):117-117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生活方式,它深深地反映到回族的风俗习惯、民族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结构和民族生活方式中去。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遵循伊斯兰教法有关丧葬的规定,并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丧葬习俗。本文以西北回族的习俗为主要背景,就回族的丧葬习俗以及回族穆斯林对生死的认识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222-223,228
长治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回族进入长治市区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他们由原来的程、马二姓,发展到了今天的约五十个姓氏;由原来的数十人、数百人,发展到了今天的数万人。本文对长治市区回族的迁入及其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回族新文化运动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其中创办报纸是其主要的组成之一。回族报刊本着开启民智、发展教育、改革宗教、振兴民族、凝聚人心、化除畛域的宗旨,在回族社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场运动被当时著名汉族学者顾颉刚先生称为"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也被今天的学者誉为是"近代中国穆斯林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文化的第四次文化高潮"。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正是这场深入回族民间的伊斯兰维新思潮运动,推动了近代回族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1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国有回族721.93万。在广西的部分仅1.94万人,占全国回族人口的0.27%。广西回族主要分布在桂北和柳州、南宁等地。1982年,桂林市有回族8068人,柳州市有2289人,南宁市1461人,临桂县1238人,灵川县1213人,永福县910人,麂寨县782人,平乐县281人,百色市224人。其余分布在全区各地(市)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