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目前,美国正在研制的地下交通工具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行星列车"——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25万公里,是音速的20多倍。它横穿美国大陆只需21分钟,而喷气式飞机则需5小时。这项计划要求首先在地下挖出隧道,铺设2—4根直径为12米的管道。然后抽出管道中的空气,使其接近真空状态,最后再用超导方式行驶磁悬浮列车。这项工程的费用主要将用干开挖隧道,代价虽很昂贵,但一  相似文献   

2.
行星列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目前研制中的"行星列车",又叫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它的设计时速是2.25万km,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它来横穿美国大陆只需要21 min,而喷气式飞机则要5 h.这种列车的轨道很特殊,要求在地下几十米处挖隧道,铺设2~4根直径为12 m的管道,将管道抽成真空状态后,用超导方式行驶悬浮列车.因为列车只能走直线,否则便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离心力.  相似文献   

3.
新知短信     
超音速列车不是梦超音速20余倍的列车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看来并非是科幻。他们正着手研制“行星列车”——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  相似文献   

4.
<正>月亮之母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泰坦女神,名为“忒伊亚”。传说中,忒伊亚和她的兄弟许佩里翁生了3个孩子,他们分别是“太阳神”赫利俄斯、“月亮女神”塞勒涅和“黎明女神”厄俄斯。根据这个神话故事,忒伊亚就是“月亮女神”塞勒涅的创造者,是她孕育了塞勒涅。在天文学领域,当人们谈到月亮的起源时,就会想到“忒伊亚”这个名字,它是指人们猜想中的一颗神秘的星球。据说45亿年前,原始的太阳系里存在过一颗“原行星”,它属于一种“行星胚胎”,由个头很小的被称为“星子”的微行星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碰撞聚集而成。在周围天体的扰动下,原行星又在相互碰撞和聚集中逐渐形成了真正的行星。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是太阳的疆域,它宛若一座庞大的帝国,八大行星是它的“行省”.行星旁的卫星和分布于这个疆域中的大小天体是它的“属国”。它看上去仿佛是荒芜的,似乎只有地球充满生机,存在生命,然而现在,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人们对太阳系中卫星的探测日益深入。人们发现,“太阳帝国”可能并非一片荒凉。  相似文献   

6.
<正>在大多数天文学家正寻找着可供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的同时,却有人对那些"自杀未遂"的恒星痴迷。美国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冈最近有点闷闷不乐,但其中又夹杂着兴奋。他的郁闷不无道理:他发现了第一批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简称系外行星),却几乎未得到认可。他的后续研究缓慢而又费劲,多次走进死胡同。但这些问题看来一点都没有困扰他,真正让他陷入矛盾情绪的,其实是这些行星本身。在已知的行星当中,地球的运气真不错:它环绕一颗稳定的恒星——太阳,太阳给它提供的热量又刚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现的那个绕脉冲星旋转的行星可能是一个合并物,据剑桥的天文学家说,当该行星及它的卫星与脉冲星碰撞后卫星在碰撞中毁灭了,合并成现在的行星。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日,一项重大工程在上海浦东黄楼镇正式动工。它宣告着:我国即将出现——会飞的列车"会飞的列车"是人们对磁悬浮列车的形容。它虽然属于陆上有轨交通运输系统,并保留了轨道、道岔和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等许多传统列车车辆配件,但它的行驶方式确实像"飞"一样,不但快而且几乎不着地。磁悬浮列车利用的是电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可  相似文献   

9.
正金星或许是距离地球最近、大小和地球也最相近的行星,但它却是个可怕之地:金星大气炽热,空气有毒,雨是硫酸,火山遍布金星表面。说到全球性温室效应,金星是现身说法的最佳"人选"。然而,尽管金星具有这些重要性,对它的研究相比其他行星来说却相对较少。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对金星进行了密集探测后,地球人对它的关注度迄今已基本丧失。不过,欧洲空间局的"金星快车"轨道器算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号"任务组近日证实,位于一颗类太阳(与太阳类似)恒星周围"可居住带"内、与地球大小相对接近的一颗行星被发现,这也是首次发现这样的行星。此外,还发现11颗可能也如此的候选行星。这标志着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方面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开普勒-452b——是迄今已知除地球之外在可居住带内运行的最小行星。所谓可居住带,是指能让行星在其中环绕一颗类太阳恒星运行、并且行星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地带。  相似文献   

11.
<正>飞往木星系统的“果汁号”太阳系中有一些寒冷的天体,它们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冰冻卫星,人们称之为“冰卫星”。例如,土卫二就是一颗围绕土星运行的“冰卫星”,它的表面覆盖着极为寒冷的冰层,因此成为太阳系中已知最亮的卫星。海卫一也是一颗“冰卫星”,它的表面也呈现为耀眼的冰冻世界,白色的极冠覆盖了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极冠的物质组成是冻结的氮、一氧化碳和甲烷。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推出“光帆”新计划 美国行星学会一直致力于研发太阳光帆,它是一种被太阳光子推动的新型太空船。2009年11月,美国行星学会宣布说,他们将于2010年底之前发射一艘名为“光帆一号”(LightSail—1)的实验型太阳光帆太空船。根据行星学会的描述,“光帆一号”是一艘实验型的小型“太阳光帆”,也是他们计划发射的三艘系列“太阳光帆”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英国科学家宣称在太阳系附近一颗恒星的轨道上,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它的质量超过地球的3倍,气温约是零下238度。"超级地球"一般是质量大于地球的行星,但不像太阳系中海王星和天王星那样大。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称为巴纳德b星,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已知的系外行星,且是夜空中运转速度最快的星。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科学家最近在研究一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CJ436b时,在它附近偶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30光年、表面覆盖着岩浆海洋、体积为地球的3/4(也就是与火星大小相仿)的奇异行星——UCF-1.01,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天文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太阳系是否存在第十颗行星———冥外行星?最初,人们认为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冥外行星的理由非常简单。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天王星后,天文学家们注意到,天王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14,(2):4-4
正科学家最近运用新技术获得的探测数据暗示,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的行星"开普勒-78b"是一颗"不应该存在的"行星。这颗炽热的熔岩世界距离其母恒星不到160万千米,每8.5小时就环绕母恒星一圈。按照现行的行星形成理论,在如此靠近恒星处是不可能形成行星的,而行星形成于别处之后也不可能迁徙到这里。"开普勒-78b"  相似文献   

17.
Gree.  S 张钧屏 《世界科学》1990,12(5):13-13,18
“行星地球”空间计划(Mission Planet Earth)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计划。它跟踪全球的环境变化过程;记录复杂的自然过程和植物、动物、人类生活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还记录空气、海洋相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项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收集那些在未来10年内关于环境方面对国际组织选择正确方法和国家决定正确政策起作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6,(6):7-7
科学家今年3月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9000光年以外的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这是一颗冰冷的岩石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3倍,在其所在的恒星-行星系统外围区域环绕母恒星运行。其母恒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一半大。“超级地球”所在的区域有些类似太阳系  相似文献   

19.
正行星科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相辅相成,其发展历程与世界科技水平和人类文明进程密切相关.二战期间火箭技术的进步为太空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苏联与美国持续30多年(1957~1991年)的太空竞赛掀起了行星探测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行星科学研究驱动美国、欧洲、日本等在探测技术水平上屡创新高,中国强势崛起,印度、以色列、巴西等国家陆续加入.当今行星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其发展水平已然成为综合国力的标志.行星科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行星科学以地球科学和天文学为根基,广泛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支柱学科,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星科学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基础学科群与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要寻找外星人,首先应该寻找具有类似地球环境的行星或卫星。那么,宇宙中那些难以胜数的太阳中,是不是都拥有自己的行星系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因为行星都是自己不会发光的天体,而且个子与恒星相比又是如此渺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