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比较氯胺酮复合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的麻醉特点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术前静注2mg/kg氯胺酮,术中分别用咪唑安定0.1~0.2mg/kg/h或异丙酚8~12mg/kg/h持续静脉注射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0~15min,若术中患儿对手术刺激有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1~2mg/kg.结果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咪唑安定组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捷,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化依托咪酯在早孕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玉芳  杨小华  阮玉娴 《甘肃科技》2010,26(14):147-149,124
探讨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配伍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选择ASAⅠ级人工流产者320例,年龄20~40岁,体重45~65kg,随机分为四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A组)、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B组)、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C组)及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组(D组),每组8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A组和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3~5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或乳化依托咪酯0.15~0.2mg/kg,C组和D组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随后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3~5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或乳化依托咪酯0.15~0.2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操作,面罩吸氧。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记录乳化依托咪酯用量、异丙酚用量、阿托品和麻黄素的使用情况、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及术后苏醒时间;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A组和C组比较,B组和D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降低,术中最低血压升高,麻黄碱使用率降低,术中肌阵挛的发生率及麻醉医师的满意程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术中肌阵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升高(P0.05)。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术中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我院应用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阻滞能行小儿腹部手术57例,麻醉安全有效,优于单一麻醉方法。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2岁,手术时间45min~3h10min。手术种类:肠梗阻、畸路瘤、腹部外伤、嵌顿迹、阑尾炎。术前30min阿托品002mg/kg肌涂,1岁以上小地加安定0.2mg/kg肌涂。入手术宝前肌徐氯胺酮sing/kg,待患儿入睡后接入手术室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点较成人低l~2个椎间隙。局麻药用0.7一1.33%利多卡因,首量7mg/kg,尽量控制麻醉平面在、以下。间隔50min追加首量的工/3一1/2。术中以患儿安静为原则.给予氯胺酮li…  相似文献   

4.
严宛鸿  王世太 《甘肃科技》2013,29(8):130-131
探讨了氯胺酮基础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择期行DDH手术患儿(1~7岁)7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组;B组:氯胺酮全麻组。两组患儿均在麻醉复苏室内肌注氯胺酮5mg/kg行基础麻醉,A组患儿加用骶管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安静程度。A组MAP、HR、RR都较B组平稳(P<0.01),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A组患儿明显较B组患儿安静。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芬太尼,丙泊酚与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F组芬太尼1μg/kg,K组氯胺酮0.3 mg/kg,两组丙泊酚诱导用量,均以达到睫毛反射消失时用量.观察术中循环功能、麻醉苏醒及停药后不良反应.结果:K组生命体征影响小,不良反应少;F组生命体征变化略大于K组,但清醒时间短.结论: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均能在人流术中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不良反应氯胺酮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2.5mg/kg,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30~50mg以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术中持续惠普监测仪测量HR、BP、SPO_2,比较诱导前与诱导后的变化.并统计麻醉时间、麻醉总用药量对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麻醉时间的延长、麻醉用药量的增加对术后恢复时间无明显影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麻醉诱导后2分钟BP、HR、SPO_2.与诱导前相比下降(P<0.05),手术结束时恢复正常.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术后恢复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80例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K组(氯胺酮组)和R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先给予静脉诱导后,术中麻醉维持K组采用静脉泵注氯胺酮和异丙酚,R组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及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用VAS方法)、麻醉苏醒等情况.结果发现: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但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术后苏醒恢复状况均优于K组(P<0.05).在相同的麻醉效果下使用瑞芬太尼的患儿术后苏醒快,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咪唑安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A组静注生理盐水后静脉推注异丙酚,B组在静脉推注异丙酚前静推芬太尼50ug+咪唑安定lmg。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记录异丙酚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和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完成胃肠镜检查。异丙酚总用量A组比B组多;睫毛反射消失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呼之睁眼时间,B组比A组延长。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咪唑安定麻醉是安全有效的胃肠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最低有效剂量单位的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SA Ⅰ-Ⅱ级.心肺功能无异常、性别、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Ⅱ组实施传统结肠镜检查.通过两组的BP、HR、SPO2及不良反应来判断各自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结果 Ⅰ组患者检查过程舒适无痛苦,对检查过程无知晓,无任何不良记忆.Ⅱ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有明显不适感如腹痛、腹胀、恶心、肛周疼痛等.结论 100~200 μg/kg氯胺酮1~2 mg/kg异丙酚在结肠镜检查中镇痛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少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中的痛苦.方法:检查前5~10min用1%丁卡因行咽喉部喷雾麻醉2~3次.缓慢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总量1.5~2.0m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一般40~70mg达镇静),病人进入睡眠状态时,立即插镜.术中、术后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80例患者完成检查顺利,术后一般5~7min内清醒,无严重并发症及副反应,患者反映满意.结论:无痛性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无记忆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