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二次供水设施接收与统一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梅  许月霞  库丽红 《科技资讯》2009,(20):119-119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二次供水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从供水企业的角度讨论了二次供水接收以及统一管理的办法及原则,为保障二次供水用户权益做一个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林庆凡 《海峡科学》2007,(5):54-54,71
该文分析了仙游县城区二次供水现状,并具体阐述了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原因,及加强城区二次供水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东敏  袁建峰  张岩 《科技资讯》2011,(19):143-143
本文从二次供水安全的角度介绍了城市二次供水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保障二次供水安全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根然  宋艳清 《甘肃科技》2007,23(10):184-185,115
从二次供水的方式及供水设施、管理等方面入手,对二次供水贮水设施、输配水管道及建造管理等方面造成的二次供水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盛华 《科技资讯》2007,(20):72-72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二次供水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由此带来了水质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立足我国二次供水的现状,分析了二次供水中存在的水质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水务建设的大背景下,二次供水的智能管理是解决供水"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结合深圳市二次供水管理实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设方案,为今后全市二次供水调度的智能管理建设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二次供水水质评价和智慧化运维管理的需求,对2类主要的二次供水在线监测指标(余氯、浊度)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工作,并对4种主要的二次供水水质影响因子作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提出基于K-means聚类法和熵值法的二次供水在线监测水质评价方法,并将该水质评价方法应用在L市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中。研究结果表明,在线监测水质评价方法为二次供水管理者提供重要参考,可在二次供水水质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二次供水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二次供水的广泛应用,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管理,保证用户用到符合国家水质水压标准的水,已成为市政府和供水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论述了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改造的必要性,并对二次供水改造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卫芬 《科技资讯》2011,(35):68-69
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生活水箱在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保障二次供水水箱的水质安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潜卫 《科技资讯》2007,(29):142-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满足用水需要的二次供水设施不断增加.但是,当前许多城市由于多方面原因,二次供水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之广大用户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的日益提高,暴露出很多卫生问题,迫切需要改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二次供水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改进二次供水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以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点检测方法,对福州市自来水出厂水水质和管网水水质进行国标35项指标监测。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福州市区管网直供水水质和二次供水水质进行8项常规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区管网直供水的合格率为99.17%,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81.67%,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1,P〈0.01)。管网直供水浑浊度(χ^2=9.84,P〈0.01)、余氯(χ^2=17.67,P〈0.01)的合格率高于二次供水,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福州市区二次供水的污染原因分析,提出解决二次供水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黎林 《科技资讯》2007,(27):40-40
二次供水是城市建筑供水的主要方式,我国城市常因二次供水污染,造成居民健康受到损害屡有发生,分析当前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措施确保居民生活用水水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二次供水     
贾巧玲  郑和平 《山西科技》2010,(6):36-36,43
介绍了二次供水的含义及造成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与危害,讨论如何对二次供水进行管理,减少二次供水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让人们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4.
对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内的4栋建筑物进行二次供水指标浊度、COD、余氯和细菌总数的长期监测.研究了二次供水指标浑浊度、COD、余氯和细菌总数与二次供水方式和管道材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改善校区内建筑物二次供水水质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供水的惟一选择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二次供水用水现状及供水设施的调查,简要阐述了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并根据实践提出了防止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管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凌洁 《广东科技》2013,(14):108+60
从2006年1月1日起,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接管了供水范围内的3.4万个居民生活用水二次供水水池的清洗保洁工作,二次供水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二次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无负压二次供水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调查,论述了目前二次供水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针对无负压给水产生的背景、原理及目前市场应用进行了分析,建议科学推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玉 《科技信息》2011,(14):I0371-I0371
随着生活饮用水消毒技术的日渐完善,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已成为饮用水消毒发展趋势。但由于二氧化氯技术推广的局限性,在我国大部分二次供水饮用水地区未得到推广应用。根据二次供水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常用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在二次供水消毒中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对二氧化氯在检测、产品使用推广技术方面进行应用性分析,提出了在推广应用中必须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二次供水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二次供水采用水箱、水池蓄水二次加压方式,水质普遍超标.同时由于水箱、水池设计不合理及施工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水质二次污染.针对二次供水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可以从完善管网提、高自压供水能力、规范设计、规范施工、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水质消毒管理等方面防止水质污染.只有防止水质因二次供水而受污染,才能保证用户用到水质合格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