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珂  刘勇 《科技信息》2010,(19):414-414,396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的泄露和散发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其资源化利用的现状,阐述其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分析了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的温室气体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垃圾填埋场是温室气体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有资料表明美国的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占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50%,笔者分析计算了填埋场的温室气体产量,气体产生的主要垃圾成分;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的几个途径,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爽 《科技资讯》2013,(4):214-215
本文阐述了利用筛分技术减少大粒径物质在填埋垃圾中所长比例,从而达到延长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的目的。现阶段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生活垃圾填埋场尤其是平原地区的垃圾填埋场面临着填埋年限缩短,或者库容严重不足的情况,在经济实力薄弱地区,无法建设新填埋场或焚烧厂的情况,延长现有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成为此类地区的首选技术方案。本文就以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填埋场类型为例,阐述采用简单筛分技术对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概述了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城市垃圾常用的几种处理方式与综合利用途径,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对土壤环境、水体环境、人体健康及生态等环境污染和危害问题,进而提出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这两个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污染防治对策和已关闭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解决办法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工程.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的分析研究,着重介绍了场底平整、雨水导排和防渗系统、渗沥液和填埋气体收集导排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终场覆盖系统等工程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吴珂  王静 《科技信息》2010,(21):12-12,61
介绍了垃圾填埋气体运移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对渗流场一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垃圾填埋气体运移进行分析,对城市生活垃圾(MSW)中有机物降解规律和垃圾填埋场的沉降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技术发展的历史、开采的原因和目的、开采的方案和技术措施;对填埋场的开采做了效益~费用分析:通过开采和资源化利用可恢复75%~80%的填埋容积系统.介绍了矿化垃圾的综合利用和填埋场开采后原位生态修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静  赵三青 《科技信息》2010,(19):8-8,200
针对目前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现状、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和污染减排目标的严峻形势,遵循循环经济、废物资源化利用理念,以控制垃圾填埋场污染物减量为目标,提出了以废治废,资源化利用改性污泥进行填埋场封场覆盖以及生产生态水泥方案。通过改性污泥封场覆盖技术,实现了填埋场安全性、卫生性及渗透性的优化,构建一套卫生填埋场终场覆盖改性污泥防渗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填埋是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过程产生的恶臭问题及其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文章概述了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及产生机制,并对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迁移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前国外和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综合利用的发展及现状,对填埋气的产气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接着列举了五种填埋垃圾产生的填埋气的综合利用途径。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城市垃圾沼气回收利用的措施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林 《科技信息》2011,(31):421-421,416
卫生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当前垃圾处置方法中的难点。本文概述东北地区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总结了当前各种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适宜东北地区渗滤液处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大型生活垃圾堆场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多数垃圾堆场面临着二次污染控制和封场利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对填埋场稳定化的研究成果,采用垃圾中的生物可降解有机质(BDM)作为生活垃圾堆放场稳定化状态的简易判别指标.通过对哈尔滨市5座大型垃圾堆场的垃圾BDM研究,分析了堆内垃圾稳定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下环境污染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其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城市垃圾填埋造成的土地、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3个实例分析。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渗滤液中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迁移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在地下出现了4个顺序氧化还原带,分别为产甲烷带、Fe(III)还原带、NO-3还原带和氧还原带,微生物在每个带利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是不同的。最后以北天堂垃圾填埋场为例,建立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型,对垃圾渗滤液污染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计算表明,北天堂垃圾填埋场顶部防护层的设置,必须使外部水进入垃圾场的入渗量控制在小于36 mm/a,才能有效控制渗滤液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能持续一定时间的暴雨造成的滑坡及其二次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已成世界性问题.本文从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垃圾边坡稳定分析入手,研究在不考虑渗流力的作用、考虑渗流力的作用下雨水入渗对边坡的稳定影响两种情况中,计算了堆填高度、放坡系数对垃圾堆体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的来源、特性、物理化学组成,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技术方法,指出在选择处理工艺时,应充分考虑渗滤液的水质水量变化的特性,采取综合处理的措施,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危害在于垃圾淋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本文以洛阳市某垃圾场为例,运用MODFLOW和MT3D软件模拟分析在未来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结果证明,虽然该垃圾场做过卫生防护,但仍然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污染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渗滤液造成的水污染、填埋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评价技术方法。采取一定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填埋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才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相似文献   

18.
Landfill is an important atmospheric mercury emission sourc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ue to the speci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mercury is a global pollutant which could be aeriallytransported cross the borders[1,2]. Both natural processesand human activities emit mercury to the air. The majoranthropogenic mercury emission source categories arecoal combustion, waste incineration, chlorine-alkali plant,metal smelting and refining and so on[1—3] . Human activi-ties emit not only elemental mercury (Hg0), which has along lifetime in the air, but also reactive gaseous mer…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置技术,以解决当前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通过综合调查和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研究了填埋、堆肥、焚烧、回收再利用等几种主要处置方式特性。重点研究了填埋处置技术,研究表明:(1)处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处置成本制约,填埋法成本最低,约为其他方法的1/3~1/10;(2)填埋法处理容量大、速度快,国内现代填埋场日处理量一般为500~2000t;(3)必要时可重新资源化;(4)填埋工程的结构和材料问题在设计、施工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得出卫生填埋因成本相对较低、应用前景广阔,将成为我国处置城市固体废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