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肖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生导师,“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05年,她带领的“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系统健康”科研团队入选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2.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创新团队成立于1998年,致力于解决移动通信领域的两大瓶颈难题一一移动终端关键技术和移动通信测试技术。该团队2012年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为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建宏教授。团队拥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2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4,(2):F0002-F0002
正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筹建。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教授。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拥有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利工程学科具有悠久历史,创办于1933年,并在当时创建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水利工程于2007年被评为(一级)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皆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国内致力于重大水利工程安全性基础研究的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实验室有固定人员76人,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15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东阁教授牵头的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军教授牵头的机器智能创新团队双双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数排全国第2位、广东省第1位。学校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高层次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总数达3个,排全国第3位。"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依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有机  相似文献   

5.
河海大学继刘汉龙教授和余钟波教授分别领衔的两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之后,又新增一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在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2年度"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名单中,河海大学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戴会超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申报的"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团队入选,成为河海大学第三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6.
<正>(http://mepro.bjtu.edu.cn/):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中心肇始于1998年,负责人为赵耀教授,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5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研究中心现有教师11人,博、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  相似文献   

7.
专家简介
  蒋庆,教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机械工程系教授、系主任,2009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回国,现任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为广东省首批领军人才、广东省首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主持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带领团队成员围绕骨关节工程、靶向输药与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和医疗仪器设备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在中山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建设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便携式普及型先进实用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生物医疗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创新团队”依托于“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2年团队建设评审为优,2013年入选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针对浙江沿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需求,瞄准卫星海洋学和遥感工程信息学前沿,重点围绕浙江沿海生态环境安全和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关键遥感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监测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9.
彭双阶 教授     
<正>彭双阶,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2012年获得第六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和973等项目。  相似文献   

10.
瞿金平 院士     
瞿金平(Qü Jin-ping),湖北黄梅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领域)为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理论及装备。现任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  相似文献   

11.
南方医科大学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高校和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医学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入围全球前1‰。由该校胡志奇教授团队承担完成的"毛囊再生及组织修复系列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推动我国再生医学和美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亮教授带领的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安全服役创新团队,入选2016年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汇集了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工程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包含10余名教授、20余名副教授,其中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詹天佑铁道科技成就奖、青年奖4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享受国务院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6月15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东阁教授牵头的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军教授牵头的机器智能创新团队双双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6年科技部共批准了67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其中广东省共获批5个,我校入选数排全国第2位、广东省第1位。学校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高层次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总数达3个,排全国第3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进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主要成员2005年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的中南大学范景莲教授.已主持和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五“863”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等。  相似文献   

15.
<正>"重质油高效转化的绿色化学与工程"创新团队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该团队依托化学工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屮心,以重质油化学、新材料合成、过程强化研究为基础,通过对重质油结构和转化机制的新认识、催化剂制备和过程强化方法的创新,瞄准  相似文献   

16.
《天津科技》2013,(2):2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国内致力于重大水利工程安全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简介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四个单位为依托建立的,联合实验室包括水污染控制、环境水质学、大气环境模拟和水环境模拟四个实验室。目前清华大学施汉昌教授担任联合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18.
<正>"油气地质与勘探"创新团队于2008年2月入选首批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并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该创新团队依托于中国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物理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油藏地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盆地分析与油气储层地质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室)。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储层地质与预测、油气藏形成于分布、油气资源探测方法与技术、油气藏描述、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服务京津冀地区地面沉降协同防控,首都师范大学地面沉降机理与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合作共建"德州地面沉降野外研究基地",合作签约仪式于2021年6月10日在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小娟教授、地面沉降机理与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宫辉力教授、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院长朱琳教授、北京市"卓青计划"陈蓓蓓副教授和团队成员,  相似文献   

20.
正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团队著的《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发展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二十六章,共计45.7万字。全书分为两个板块,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八章,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问题;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问题研究部分包括第九章至第二十六章,主要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发展"问题。该书是吴传清教授团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著作,也是一部专门研究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发展"问题的学术著作。该书是吴传清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