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罗 《自然与人》2012,(6):37-40
深海是养分奇缺、生物稀少的不毛之地。然而当高温的热泉从海底地壳涌入冰冷的海水时,那里便成了生命的绿洲。富含硫化氢气体,散发着臭鸡蛋味的深海热泉,反倒成了众多奇特物种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2.
徐娜 《世界科学》2012,(2):F0004-F0004
不少人喜欢泡温泉,喜欢那种来自大自然的温暖感觉。同样,在海底也有类似的温泉,其中一些温泉水温达到几百摄氏度(热泉)。近年来不少科学家发现,不少海洋动物也像人类那样喜欢泡温泉。最近,英国研究人员还在南极海底的热泉附近发现了大量奇异的生物,  相似文献   

3.
不少人喜欢泡温泉.喜欢那种来自大自然的温暖感觉。同样,在海底也有类似的温泉。其中一些温泉喷出的热水很烫,水温达到几百摄氏度,这些水温很高的温泉又被称为热泉。曾经不少人认为,热泉附近不会有生物存在。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4.
图1这幅照片是在水下2000多米处拍摄到的.怎么像个烟囱?是的,科学家们正是这么叫它的.但那里冒出来的不是烟,而是滚烫的水,所以实际上是海底的一股热泉.海底热泉现象最早是在1977年发现的.在这一年,一组美国科学家乘坐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离厄瓜多尔海岸不远的科隆群岛附近作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群落,从而揭示了这个奇特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5.
海底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在2000多米深的海水之下,没有一丝阳光,生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也已停止,只有那骇人听闻的巨大压力,约有1000个大气压,凭添一种恐惧的感觉!但是,海底并不全是寂寞冷清的环境:海底有热泉涌动、喷射!  相似文献   

6.
深海绿洲     
俗话说,如果没有阳光,地球上的万物就不会生长。可是,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所作的深海考察,却向这条千古不变的生命定律提出了挑战。1977年10月,美国地质学家乘坐"阿尔文"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首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个烟囱一样,向外喷吐着一股股的热液,热液的温度高达350℃。奇怪的是,在温泉口  相似文献   

7.
热泉微生物是地球极端生命体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们不但对于研究地球生命起源和生命演化意义重大, 而且在地球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采自中国广东省境内两处热泉光合自养微生物席为研究对象, 运用地质学和现代生物学的微观研究方法, 对其中的微生物矿化作用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热泉微生物席对Si, Al, Fe和Ca等多种元素具有重要的富集能力, 在SiO2, CaCO3和黏土等热泉矿物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胞外聚合物质(EPS)在热泉微生物矿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矿化过程主要限制在蓝细菌细胞壁外或鞘层外的EPS层中发生. 细菌壁外发育的鞘层同样对于蓝细菌的生物矿化意义重大. 由于鞘层的存在, 一些蓝细菌在表面矿化发生的同时, 还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根据两处微生物席的多种矿化特征, 提出将热泉微生物席的矿化过程划分为早期表面矿化、中期降解矿化和晚期矿物脱落等3个阶段. 上述认识, 对于理解发生在现代和古代热泉环境中的矿化过程、沉积过程以及微化石保存过程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3,(6):31-31
中国科学家在河北省的长城附近采集的矿石标本中,找到了距今14亿年前的海底原始生命的遗迹。专家认为,该发现对揭示生命起源和探寻外星生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有关的生命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来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给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通过对地球早期环境条件及其演化的研究,结合地质历史上最早生命的记录,一些科学家意识到,海底热液活动完全具备地球上生命起源必需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在热液条件下,不仅一些有机物能通过无机合成得以生成,喷口/海水界面上剧烈的物理和化学梯度为嗜热化能自养微生物提供了能量。嗜热化能自养微生物是热液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生物进化历史上也最接近“最后的共同祖先”。文章对“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液活动”这一科学假说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冰岛地处北极圈附近,常年覆盖的冰川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平均气温常常在零度以下,但冰岛又拥有丰富的地下热泉资源。首都雷克雅未克利用地下热泉供暖开始于1928年,而现在冰岛一半居民(14万人)的住宅都装有热水管道。即使在偏僻的乡村,居民也常常单独钻井利用地下热泉。冰岛居民用地下热泉在温室和暖棚中栽培西红柿、草莓和香蕉。冰岛是一座火山岛,它是在6000万年前大陆  相似文献   

11.
深海探险     
在海洋下面几千米的地方,生存着某些最不可思议的动植物。这儿没有阳光,灼热的火山口将海水加热到异常高的温度,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这儿的生态系统却保持着盎然生机。在海底最深处,灼热的岩浆不断冲破地壳,最终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海底山脉,而且这一造山运动仍在不断进行着。流动的  相似文献   

12.
海底古城     
海底古城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因为那里蕴藏着古人的非凡智慧和金银财宝。几乎每年都有人声称自己发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古城遗址。大海底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全球迄今发现的一些最有名的沉没于海底的古城或古镇,区分事实与神话。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中有一些异乎寻常的微生物,每一种都有特殊的本领,能够适应类似但丁描述的地狱般的环境,下面是其中几种: 有些细菌可以在温度高达沸点的热泉中生存,西德的Karl Stetter博士1982年在地中海的海底火山发现了一种细菌,喜欢105℃的高温。去年有人报告说,在太平洋250℃、265个大气压的水中,有一种称为“黑烟鬼”的细菌生存。但有人对此质疑。大多数蛋白质受热即分解。过去曾认为,耐热细菌是靠迅速调整体内有关系统,重新合成蛋白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它们的一生就是和分解赛跑的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十分稳定,它们所以如此不  相似文献   

14.
深海鲸尸生态群落和深海热液泉生态群落的存在向我们暗示, 地球生命也许并非诞生于地表, 而有可能起源于黑暗的深海底或炽热的地壳深处,甚至是另一颗行星的地壳深处……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地质学家最近发现,一些海底热液泉会向海洋中释放出汞元素。这一新发现显示,海底热液泉有可能是鱼类等生物体内汞污染的来源。 加拿大地质勘探局专家对取自新西兰普伦蒂湾一带海底热液泉的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海底热液泉会将海底沉积物中所含的纯汞和硫化汞释放到海水中,每个海底热液泉每年释放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些细菌,经常生活在泥泞的海底或河流两岸的泥巴里,如果你想找到它们,方法其实很简单:准备好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海底或河流的泥巴中,就能将它们从躲藏的地方引诱出来,吸附到电极上。它们是一些特别的细菌,因为别人吃饭,它们吃电!这听起来好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怪能力,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还是“幼年”时,黑褐色的地球表面到处是突兀的怪石、陡峭的岩壁和暗绿色的海水。海洋和河谷瞬息万变,顷刻间便会浓雾四起,它们与灼热的地表、变化万千的大气演绎着地球生命的“交响曲”,让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原始的海洋里。最早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模样?海洋深处没有阳光,生物也能生长吗?不少科学家面对如今的海洋提出了问题。历史的车轮到了1977年,美国的一艘叫“阿尔文”号的深潜器,载着科学家来到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第一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高耸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  相似文献   

18.
传说中的大羿时期有九日当空,假如今天海水也被蒸发殆尽,那我们会看到一个怎样鬼斧神工的海底呢?下面让我们来一览海底大势。太平洋底东部是一片海底高原,中部是一条巨大的海底山脉,由海底山群组成,夏威夷群岛就是太平洋海底山脉中的一些山峰。太平洋南部有一些海底平顶山,这是海浪冲刷陡顶的结果。北部是巨大的北太平洋深海盆地,深海盆地在南部和海底山脉东面也有分布。印度洋底被印度洋海底山脉分成东西两大部分。西部地形切割复杂,是一些面积不大的凹地和起伏的海底山脉;东部是宽广的水下平原,平坦的海底几乎占据半个印度洋。…  相似文献   

19.
地球生命科学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人们已确认在地下数千米范围内有微生物,还认识到在海底或冻土层下的大范围内,由生物生成的沼气以冻结状态存在的事实。可见,在距我们脚下很远的地下深处就存在着以前未知的生物圈世界。日本在21世纪深海底开挖作业中,将派日本新建的先进挖掘科研船参与,以求探明地下深处的生物圈,对开创新地球生命科学有所建树。 把生命体的起源与进化(包括人类的进化)同地球环境与变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弄清地球与生命之间的联系的科学,叫做地球生命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生命科学,地下生物圈的存在已…  相似文献   

20.
<正>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依靠太阳。但哪怕是最清澈的海水,在200 m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维持生命,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属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