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三大领域四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爱因斯坦一连写出6篇论文,尤其在3月到9月这6个月内,在3个不同领域中,他作出了4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写于3月)是关于光的基本性质的,提出“光量子”理论,把1900年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大大推进一步,对早已成为定论的光的波动理论提出有  相似文献   

2.
1905年,爱因斯坦一连写出6篇论文,尤其在3月到9月这6个月内,在3个不同领域中,他作出了4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写于3月)是关于光的基本性质的,提出"光量子"理论,把1900年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大大推进一步,对早已成为定论的光的波动理论提出有力挑战,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波动一粒子二象性.  相似文献   

3.
如果某些或所有的迫使我们考虑平行世界的数学被证明与现实有关,那么,爱因斯坦的著名疑问:"宇宙之所以如此,是否因为不可能存在另一个宇宙"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吗?19世纪晚期,当詹姆斯·C·麦克斯韦(James C.Maxwell)意识到光是一种电磁波时,他的方程显示光的速度应该是大约每秒30万公里。这个值与实  相似文献   

4.
汉斯·奥奇格(IhaClesilher)因病于1998年12月25日去世,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用现代物理学方法对地球系统的调查。特别是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制的许多方法已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奠基石。奥奇格在苏黎世的高等技术工业学校(EIH)作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受到培训,了解到重视物理学定律简洁性的重要,同时也认识到,在试图分割一个系统成各组分时经典方法的局限性,要想从整体上了解一个系统,单凭一些基本过程是不够的。奥奇格的论文是制作一个日计数器,测量衰变过程中发射的电子,1955年他就完成了这一仪器的研制,即现在所称的吴奇格计数…  相似文献   

5.
歌德反对牛顿(派)的光和颜色理论,试图用自己的理论取而代之。首先,他认为牛顿(派)解释自然的方式是内在封闭及贵族精英式的,方法论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的;其次,牛顿(派)靠社会力量而非学术因素建立了自己在光学领域里的权威地位,他们采取专横的方式对待不同意见;第三,牛顿著名的光谱实验,只是他的颜色游戏当中的一个变种,因而不具有普遍真理。与他所认为的牛顿(派)的贵族专横做法相反,歌德试图在光学领域里发动一场路德式的“革命”,推翻牛顿(派)独揽光学解释大权的局面,建立颜色研究领域的“共和国”。本文最后对这桩公案作了简短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银色的“项链” 1945年,一个名叫A.C.克拉克的英国人发表了一篇题为“地球外的中继”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设想,即人类有可能通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为地面通信建立设在空间的“中继站”。他还预言,在1969年前后,人类将登上月球。 历史完全印证了克拉克的预言。现在,数以百计的通信卫星相继升空,他们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犹同一串串套在地球姑娘颈上的“项链”,光彩夺目,波映人间。  相似文献   

7.
伪科学,当然是骗局一类的闹剧,揭穿了,一文不值。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还有一种是地道的以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为幌子的骗局,这就是科学骗局。 科学骗局,确实使一些普通百姓信以为真,而且也使一些科学家受骗。其实,这也不奇怪,科学家也是人。他(她)们在某一研究领域是内行、是权威,但对其他研究领域,他(她)们又是外行,是普通百姓。一旦有经过包装的所谓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同样也是会欺骗他(她)们的。 在20世纪的100年内,科学骗局出现过不少,有的是用论文发表的形式公…  相似文献   

8.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CO2同化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转PEPC,PPDK,NADP-ME,PEPC+PPDK基因水稻及原种为材料,比较C4途径有关光合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CO2交换等生理指标,重点研究了转PEPC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结果如下:(1)转PEPC基因水稻PEPC活性比原种高20倍,光饱和光合速率比原种高55%,羧化效率提高50%,CO2补偿点降低27%;(2)在高光强(3h)或光氧化剂甲基紫精(MV)处理后,与原种相比,转PEPC基因水稻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下降较少,证明其耐光抑制和耐光氧化能力增强;(3)在高光强条件下,转PEPC基因水稻中RuBPCase活性变化不明显,但碳酸酐酶(CA)诱导活性增加1.8倍。这些结果为揭示高光合效率机理和高光合效率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期,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人类第一次完整地测序完一条染色体:第22号染色体。论文发表在12月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得悉这一消息后,记者约访了中科院院士、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陈竺教授,请他评论一下这一事件的意义,以及谈谈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
苏彬  邵元华 《科学通报》2002,47(9):674-678
玻璃微米管针尖可用于支撑微米级的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并用来研究二苯基-15-冠-5(DB15C5)加速钠离子和钾离子转移反应的机理和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在两种极限情况下,即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远大于有机相中DB15C5的浓度(DB15C5扩散控制过程)和有机相中DB15C5的浓度远大于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金属离子扩散控制过程),循环伏安研究表明,加速钠离子转移反应均发生1∶1(金属离子:载体)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相应的一级络合常数分别为logβ1=8.97±0.05和logβ1=8.63±0.03.而对于加速钾离子转移反应,当 DB15C5扩散控制时发生的是一个1:2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当钾离子扩散控制时,在电位窗内却观察到两个过程:一个较低电位的1∶2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和一个较高电位的1∶1界面络合转移过程.两种极限条件下所求算的钾离子和DB15C5的二级络合常数分别为logβ1=13.64±0.03和logβ2=11.34±0.24.  相似文献   

11.
IC1318     
《知识就是力量》2010,(11):F0003-F0003
IC1318或天津一区域(Sadr region)是位于天鹅座中心的一个大面积弥漫性氢发射星云.尺度甚至超过100光年。大图中包含有:IC1318A、IC1318B、IC1318C、NGC6910(疏散星团)、NGC6914(散光星云)以及将IC13188和IC1318C分成两部分的遮蔽暗尘埃LDN889和许多暗星云。  相似文献   

12.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09,(11):14-15
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对光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数字时代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Charles Kao)获得了该奖项的一半奖金500万瑞典克朗(约70万美元),他在1960年代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通过光导纤维内的光来实现数字通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NSABB)决议认为,关于禽流感(H5N1)变异研究论文的全文发表.可能会引起生物安全危险。NSABB建议不要将论文完整地向公众发表.而是建立一个新机制.将论文中一些重要细节不对公众发表.只对公共卫生官员以及病毒研究者公开。  相似文献   

14.
1920年6月,卢瑟福在贝克讲座上首次提到可能存在着一种中性的粒子。这种想法他早就有了,并认为这种中性粒子是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的紧密联合体。几个月以后,卢瑟福邀请我同他一起继续做氮原子的人工裂变实验。这些实验,他在曼彻斯特曾经做过。他之所以邀请我,以及我之所以也十分高兴接受这一邀请,有几个原因。其一是我曾经对闪烁计数方法作过一些技术上改进,其二是我制作过一些较好的光  相似文献   

15.
一场由蝴蝶引起的风波 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罗西(J.E.Losey)等学者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转基因花粉伤害了君王斑蝶幼虫”(Transgenic Pollen Harms Monarch Larvae)的论文。该文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这篇不到一页的论文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抗虫转基因(Bt)可产生杀除鳞翅目害虫的蛋白质。Bt转基因玉米可在不施用化学杀虫剂的情况下防治玉米螟虫。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度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工作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主要取白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T)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4年度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相似文献   

17.
光对高等植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维荣 《世界科学》1989,11(1):20-22
光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分化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除利用光能来转化和贮藏能量的光合作用这一高能反应外,植物对光的另一个低能反应——光形态建成反应已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反应实质上是受光调控的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光的几个参数都很重要,它们是:光谱质量(光质)、光照度(光强)、光照频率(单位时间的照光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光照的空间对称性与非对称性。从40年代发现光敏色素至今,人们对于植物对光的反应的研究已分别从植株、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去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第16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专门讨论了植物光敏色素及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会议的论文几乎都是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特别是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报道是关于高等植物的基因表达受光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植物光生物学的研究益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是个特立独行的速度狂人。在他童年时期,他常常闯入旧金山未隔离的机场中,骑着自行车与飞机赛跑。在校期间,他曾获得游泳冠军,并且在游艇竞赛中取得不凡的成绩。但他第一次受众人瞩目还是在他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比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度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引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已完成。国际论文数据主要取自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国内论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2005年度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52种。  相似文献   

20.
挂在化学课堂内墙与印在化学教科书内封上的元素周期表将首次被改写。 2010年12月发布的新版元素周期表将以一个新的方式表现氢(H)、锂(Li)、硼(B)、碳(C)、氮(N)、氧(O)、硅(Si)、硫(S)、氯(Ci)、铊(TI)这10种元素的原子量。这种方式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这些元素如何在自然界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