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太空游     
摆脱轮椅,体验无拘无束的零重力飘浮——2007年4月26日,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终于迈开了他太空之旅的第一步·在飞行结束后,霍金用他标志性电子合成嗓音说:“感觉太奇妙了……我可以一直这样飞下去。”当然,霍金的目标不会止于零重力飞行,他的目标是挺进太空。“霍金也要游太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新闻,引发了“太空旅游”这一话题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2.
李良  张雯 《科学之友》2007,(2):19-19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星球,并采用更先进的太空火箭帮助人类移居到适宜生存的星球上。这已经是他半年内第二次发出类似的惊人之语了。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初的太空,一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热闹,浩渺无垠的宇宙,强烈地吸引着地球人的目光。飞离地球,奔向太空,寻找新的生命与生存空间,成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使命。正如霍金所言:"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发展的技术摧毁了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而我们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今天,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有了很大变化,关注热点从卫星上天、载人飞船、登上月球转向探索火星、土卫六、  相似文献   

4.
霍金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是现代理论物理的天才和奇人。我要感谢霍金 ,不是因为他在理论物理领域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而是有感于他对基因工程创造超人的担心转变为支持者。这个转变 ,实际上是霍金的现实主义态度的真实反映。作为一位科学家 ,他不能不面对现代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大碰撞。要么采取视而不见 ,要么考虑自己的态度。霍金面对现实 ,他终于转变成一位基因工程的支持者。当初他曾对用基因工程和生殖技术使人类能够创造出在体能和智力上远远高于其他人的“超人”表示担心。基因工程和现代生殖技术有这等魅力 ?可能许多人还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5.
斯蒂芬·霍金教授访问杭州,是发生在去年夏秋之际的事。这位科学巨人的传奇经历和惊人成就,令人不胜惊愕;身居方寸之地,却在思考着浩渺无垠的太空问题。一个囚禁于轮椅上的人,竟然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在21岁时,他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消耗肌肉的的疾病(卢伽雷氏症),预计只能存活几年。然而,这位对科学充满憧憬的有志青年,却不甘心命运的摆布,他在轮椅上写作了大量的科学论文和书籍,其中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风靡全球。20世纪70年代,他又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共同获得了著名的1988年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11,(10):F0004-F0004
根据美国空间探测计划,美国宇航局(NASA)未来的一项重要太空目标是派遣人类抵达火星,并将火星作为人类未来的殖民基地。从地球到火星,其间不仅需要克服技术挑战,同时还要满足火星居民的日常饮食。因此,营养且多品种食物是未来火星之旅最难实现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21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GR17大会)上,《时间简史》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富有传奇色彩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向来自世界各地、齐聚一堂的科学家和记者宣布,他解决了物理学中重要的一个问题:黑洞究竟有没有破坏被其吞噬的信息。大会上,霍金演讲了他的最新发现,他宣告推翻了自己若干年前建立的著名黑洞理论,并重新讨论了信息守恒的问题。“30年来,这个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真是太好了,”霍金在演讲中这样说道。他的有关论文将发表,他将在论文中进一步阐释他的新…  相似文献   

9.
李墨 《科学之友》2006,(8):39-39
2006年6月19日,“2006年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世界科学大师史蒂芬·霍金出席此次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你们听得见吗?”霍金教授以他招牌式的问候开始了45min的演讲——对他来说算是长的了。现场观众听到的是霍金教授利用电脑控制的语音合成器发出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声音。霍金教授斜靠在轮椅上,像在安静地休息,不过讲述的话题,却是最吸引人的宇宙的起源和归宿。“宇宙有无起点?宇宙是否永恒?”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中的智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威尔逊山上用2.54m的望远镜观测天象后,情形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哈…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已近尾声。自阿波罗太空船将人类送上月球以来,人类在太空开发上已获得不少成果。在日本,从官方到民间,太空热已然形成,一场美妙的太空梦会如何实现?本文将为你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年纪轻轻就身患恶疾的霍金曾被医生预言只能活两年,而他却顽强地活到了76岁。如今,一代科学巨匠霍金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坚强的生存意志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决心,在今后仍将鼓舞后人,他伟大的思想和见解也将继续对全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霍金谈心态——如果是自愿的,受病痛折磨的人应该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我认为这会是个大错误。尽  相似文献   

12.
正在《火星救援》里,尽管马克·沃特尼坚持了一年多,但他的内心是不想留在火星上,成为太空鲁滨逊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之后的救援行动。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却是如何让人类留在火星,甚至走向太空深处。在出演了《零点定理》、《极乐空间》等科幻电影之后,或许马特·达蒙自己也没想到,他竟然成了火星英雄。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名字都将是探险太空的人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今天,太空业的本质就是开拓新的经济领域。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迄今仅仅四分之一世纪,就已有数百家公司直接参与了太空商业活动。今后二十五年里,太空商业活动的规模将可与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工业相媲美。未来学家们指出,此后的二十五年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绩:在太空设置的太阳能板组可通过微波把电能传送到地球上;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开采矿物;也许,人类还会在火星上定居。位于马萨诸塞州坎  相似文献   

14.
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认为,全球变暖、核战争和病毒都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彻底毁灭地球上的生物,因此人类探险的范围需要远远超过地球,以保证人类能够长期存活下去。霍金说:“只要人类被困在独一无二的一个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是,一旦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恒星。”  相似文献   

15.
行前火箭发生爆炸 列昂诺夫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成为人类历史上进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人,还于1975年参与前苏联"联盟号"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在太空的对接,并与美国宇航员在太空握手,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正>霍金生前曾对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做了多个令人惊恐的预言。但说多了,有人便不以为然,甚至说他不靠谱。其实他的这些提醒,应该引起人类的重视。而今看来,保护地球的确刻不容缓。史蒂芬·霍金21岁就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渐冻症"),医生预计他最多只能活两年。但他在忘我的科学研究中,一直坚强地活到76岁,被整个医学界视为奇迹。正如伦敦西敏寺大教堂院长霍尔所说:"我们不仅赞扬霍金作为科  相似文献   

17.
退役于2003年的俄罗斯宇航员阿夫杰耶夫博士在1992—1999年间执行过三次太空任务.他在“和平号”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747天14小时11秒,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2004年8月,阿夫杰耶夫访问日本.《牛顿》杂志的记者专门就其长期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各种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这次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上,加加林空难已过去了45个年头了,或许加加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他确是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太空载人飞行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赛维奇·加加林刚满27岁,还是一名年轻的空军少校.他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太空游历了108分钟后回到地球,圆满完成了人类首次的太空之旅,成为令全人类仰慕的英雄.然而他却在7年后,进行空军工程学院进修毕业考试时,遭遇空难,不幸离世.2013年,是加加林遇难45周年,回首当年的空难,令人痛惜.  相似文献   

19.
许多被认为是爱因斯坦的继承人的科学家将永远同黑洞的研究联系起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斯蒂芬.霍金(stephen.ukg)的形象很容易辨认,他被困在轮椅上,不能讲话,只用两个手指操纵一台计算机和声音合成器与外界联系,这就是霍金留给人们的最初印象。多年来,大众和科学界都这样评价。他  相似文献   

20.
北青 《科学之友》2006,(8):36-37
中国又一次迎来了霍金。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智慧的大脑诞生了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那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德国纳粹的狂轰滥炸之中。霍金和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